扶苏外传
扶苏外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扶苏外传 > 第12章 阴山暮影(三十七年七月丙子)

第12章 阴山暮影(三十七年七月丙子)

加入书架
书名:
扶苏外传
作者:
逝风如梦
本章字数:
2580
更新时间:
2025-05-31

阴山的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刃,裹挟着无数细小的砂砾,呼啸着掠过苍茫大地。那些砂砾不断撞击着长城的残垣断壁,在砖石上刻下一道道崭新的纹路,仿佛是岁月与战争留下的无声控诉。扶苏骑着一匹矫健的战马,马蹄重重地踏过秦匈边界的「斥堠堆」,那是用土石堆积而成的警戒标志,历经风雨的洗礼,依旧倔强地伫立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山坳之中,狼鹿纹相间的旗帜在风中烈烈翻卷,在黯淡的天光下显得格外醒目。旗帜上的纹路粗犷而神秘,既有着狼的凶狠霸气,又带着鹿的灵动优雅,仿佛在诉说着匈奴部族的勇猛与智慧。随着扶苏一行渐渐靠近,左贤王的毡帐终于出现在眼前。毡帐高大而宽敞,尽显草原王者的气派。帐前,七名匈奴骑士身姿挺拔如松,他们手持弯刀,刀刃深深插入地面,共同支起一座巨大的青铜鼎。鼎中,马奶酒正欢快地沸腾着,浓郁的酒香混合着苜蓿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闻之欲醉。这是匈奴款待贵客最高规格的「金帐之礼」,然而,令人诧异的是,鼎足之处竟雕刻着楚地特有的「云雷纹」,古朴而精美,与匈奴的粗犷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公子腰间玉璜,可是楚威王赠给郑妃的『江汉之璜』?」左贤王掀开厚重的毡帐,大步走了出来。此时,夕阳的余晖正好洒在他额间的狼首银饰上,银光与金光相互辉映,为他增添了几分神秘而威严的色彩。他的汉语说得字正腔圆,还带着些许赵地口音,显然是在邯郸作质子时,曾深入学习过《楚辞》,对楚地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

扶苏闻言,下意识地抚过玉璜上精致的鸟虫书,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惊讶:「左贤王竟识得此物?」

左贤王仰头大笑,笑声爽朗而豪迈,在空旷的山间久久回荡。他伸手从颈间扯下一串皮绳,上面串着一块狼髀石,石上刻着模糊的「东皇太一」铭文。「当年在邯郸,我与公子的母舅春申君喝过酒。」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追忆,眼神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在中原的岁月,脸上洋溢着怀念的神情。

进入毡帐,一张巨大的羊皮舆图平铺在地上。舆图上,阴山与黄河蜿蜒交错,勾勒出一个天然的「太极形胜」,山河的走势与阴阳之道完美契合,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左贤王的手指缓缓划过舆图上的「高阙塞」,眼神中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若公子愿开此塞互市,匈奴铁骑可替秦人守北疆。」他忽然压低声音,语气变得严肃而凝重:「冒顿王子己杀父自立,新单于要的不是牧场,是咸阳的宫殿。」

扶苏的目光瞬间落在舆图角落的「头曼城」,那里清晰地标着匈奴右贤王的势力范围。这个细节,是黑冰台此前从未探知的重要情报。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波澜,意识到局势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复杂和危险。冒顿的野心昭然若揭,而匈奴内部的势力纷争,也将对大秦帝国的边境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

毡帐外,暮色渐浓,阴山的轮廓在夜色中愈发显得神秘而深邃,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帐内,气氛凝重而紧张,两人的对话,仿佛决定着两个民族未来的命运走向。扶苏深知,这一次的会盟,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外交谈判,更是一场关乎大秦安危的激烈博弈。他暗暗握紧拳头,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为大秦守住这片疆土,为百姓换来安宁的生活,绝不让匈奴的野心得逞。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