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头“平民人设”坍塌的消息,像块被投入平静水潭的巨石,在幸福里社区激起了滔天巨浪。短暂的愤怒和嘲笑过后,一种奇异的、近乎疯狂的氛围迅速蔓延开来——既然锦鲤可以是假的,是可以包装可以策划出来的,那岂不是意味着,幸运的密码就在眼前?人人都可为之?
居委会的李金花主任显然经验丰富,反应迅速。眼见第一个“人造锦鲤”塌房带来的负面影响,她当机立断,把危机包装成了“机遇”,宣布将“锦鲤”活动扩大升级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锦鲤孵化运动”!
“幸福里社区首届锦鲤赋能培训班”在活动中心火爆开班。报名表在半天内被抢光。王大妈第一个报了名,戴着那副视若珍宝的老花镜,坐在第一排。讲台上,一位自称“城市形象策划师”、穿着紧身格纹西装的小赵老师,拿着激光笔,对着PPT唾沫横飞。幕布上赫然是放大版的锦鲤册子精修内容。
“……核心要义就是制造‘反差感’!”小赵老师慷慨激昂,激光红点在PPT上划过刺眼的轨迹,“记住!真正的锦鲤,绝非躺在功劳簿上!而是在中奖后、在拥有巨大财富(象征性)之后,依然保持最朴素的品质,并发扬光大!要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呈现这一点!举例!你在垃圾分类时,面对可回收垃圾,如何站位?如何表情?这就是学问!”幕布上放出一张设计图:一个人在脏污的垃圾桶旁,手里拿着几个矿泉水瓶,必须微微弓背,眉头轻蹙,流露出一种“为了环保,不惧脏累”的坚定,背景最好是模糊的社区“中奖”横幅一角。接着又换了一张图:“收快递的姿势!当快递小哥递给你一个写着‘拼多多9.9限时特惠’的大纸箱时,你要在拆开时露出里面廉价却实用的商品,同时配合一种‘精打细算’的幸福微笑!要让围观(或潜在拍摄者)的邻居感受到,你就是消费主义的泥石流里一股清流!你就是性价比之王!”
王大妈听得一愣一愣的,感觉像在听天书。她旁边的刘婶则飞速在小本子上记录,一边记一边喃喃自语:“对对对,明天就去买一堆特价品,专门在楼下拆……”
隔壁独居的李大爷,行动力则更胜一筹。他从培训班回去当晚,就把他平时积攒的、准备卖废品的那一大蛇皮袋矿泉水瓶全部翻了出来,在昏暗的灯光下忙活了半宿。第二天一早,社区门口就多了一个“奇观”——一张铺了红布的小桌子,上面密密麻麻摆放着他清洗干净、擦得亮晶晶的空矿泉水瓶。每个瓶身都用强力胶牢牢贴着一张裁剪整齐的红纸条,上面用毛笔歪歪扭扭地写着:“李氏锦鲤转运瓶”、“摸瓶沾喜气,好运自然来”、“福到运到,瓶(平)安即财”。李大爷端坐其后,穿着他那件最体面却仍显陈旧的灰夹克,戴着小赵老师培训班附赠的、上面印着个Q版金鱼Logo的鸭舌帽,一脸神秘莫测的庄严。还真有人围上来,试探性地摸摸瓶子,再摸出五毛一块塞进桌上的功德箱(一个旧鞋盒),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仿佛真沾了喜气。
社区的孩子们很快也捕捉到了这股“锦鲤”病毒。小学生们发明了名为“锦鲤打卡”的课间新游戏。规则很简单:谁在走廊、操场或者教室角落捡到一支粉笔头,立刻就要模仿老张头当初站在充气拱门下那咧着嘴、眼神发懵、带点无措傻笑的经典表情,旁边要有朋友迅速拍照(摆出“快看啊!我捡到幸运啦!”的姿势),发到朋友圈或班级群,配上统一文案——“无意捡到xx,莫非今日我是小锦鲤?”
荒诞的高潮出现在社区的中秋晚会。为了把“全民锦鲤”推向极致,李金花主任策划了一个震惊全场的压轴节目——“幸福里活体锦鲤水上祈福巡游”!她不知从哪里租来了十几套颜色艳俗、充满义乌小商品市场风格的充气锦鲤玩偶服,大的足有三西米长,小的也有一人多高。参与者必须钻进这巨大的、布料廉价闷热的鱼肚子里,在社区中心门口那个喷泉水池(仅能没过脚踝的浅水)里扑腾表演。灯光师打出俗气的彩色光柱,音响里播放着劲爆的电音版《金蛇狂舞》和《好日子》的混音。
王大妈“不幸”被选中(或者说是观察员“职责延伸”),分配到的是一条长约三米的、红金相间的巨大胖鲤鱼道具服。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几个工作人员帮助下才把臃肿、散发着塑料味的鱼身套在身上,只留出眼睛处的两个小孔勉强看路。刚一步一挪地跳进浅浅的池水里,身上粘着的水草道具就缠住了她脚下的充气蹼鞋。为了保持平衡和表演要求的“活泼”,她奋力扭动那庞大的鱼躯,甩动笨重的尾巴。然而脚下打滑,身体瞬间失去重心,“扑通”一声摔倒在冰冷浑浊的池水里,水花西溅。巨大的冲击力和慌乱中她挣扎着想站起来,那个为了演出效果临时戴上的、花白而浓密的假发套,被甩得飞了出去,划过一个完美的抛物线,不偏不倚,“啪嗒”一声,扣在了评委席正中央李金花主任精心打理的头发上!
全场死寂了一秒。随即,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掌声、笑声、口哨声和手机闪光灯的疯狂闪烁!
“好!摔得好!”
“太真实了!”
“这就是锦鲤跃龙门的代价啊!”
“看啊!锦鲤王掉发套了!”
“绝了!官方策划都搞不出来的名场面!”
“锦鲤不易,王姐努力!”……
评委席上,李金花主任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用力扯下那湿漉漉、还带着池水腥气的假发套,看着水池里被工作人员七手八脚搀扶起来的、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在笨重鱼嘴里喘着粗气的王大妈,居然也跟着鼓起掌来,对着麦克风激动万分地喊道:“谢谢!谢谢王大妈的倾情演绎!多么传神!多么生动!这正是我们想传递的信息——锦鲤的幸运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汗水和……困境!王大姐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幸运需要勇气!需要努力!掌声在哪里?!” 台下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附和声。王大妈透过鱼眼睛的小孔看着外面狂欢的人群和刺眼的光,湿透的衣服贴着皮肤,冷得彻骨,耳边轰鸣着那句掌声注解:“这才是真实的锦鲤困境!” 她竟想冷笑,泪水却先一步模糊了视线,在狭小的、布满塑料味的鱼嘴里无声地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