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遇险境 仁医援手渡难关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青石镇的街道上,新入学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嬉笑打闹,唯有少年李向阳形单影只地徘徊在医馆门前。他衣衫破旧,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愁容,攥着衣角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推开了医馆的门。
"周大夫,求您救救我娘......"李向阳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带着哭腔,"她咳血半个月了,家里没钱去大医院,我怕......"周杏杰连忙将少年扶起,仔细询问病情。原来李向阳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抚养他和年幼的妹妹,靠着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如今母亲病重,家中己揭不开锅。
周杏杰即刻随少年赶往家中。只见李向阳母亲躺在床上,面色惨白如纸,剧烈咳嗽时手帕上沾满鲜血,气息微弱。周杏杰搭脉后,发现其脉细数无力,舌质红绛少苔,结合症状判断为肺痨重症,属阴虚火旺之症。
"别怕,有办法治。"周杏杰轻声安抚,转身对王丽芬说,"取百合固金汤加减,再加白及、百部润肺止血。"王丽芬点头,却面露难色:"可是这白及价格昂贵,李家......"话未说完,便被周杏杰打断:"先救人要紧。"
此后半个月,周杏杰每日亲自上门看诊,根据病情调整药方。李向阳母亲的病情逐渐好转,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少年因照顾母亲,多次旷课,面临被学校劝退。
这天,周杏杰诊完病,看着正在劈柴的李向阳,突然问道:"想不想学医?"少年一愣,手中斧头差点掉落。周杏杰继续说道:"你若愿意,可来医馆帮忙,一边学医术,一边照顾母亲,我每月给你些工钱。"
李向阳眼中含泪,重重磕头:"周大夫大恩,我做牛做马也报答不完!"就这样,少年白天在医馆打杂、跟诊,晚上照顾母亲、研读医书。周杏杰和王丽芬倾囊相授,从最基础的药材辨识,到望闻问切的诀窍,毫无保留。
然而,平静的日子被一纸通知打破。县卫生局来人检查,发现李向阳没有行医资质却在协助问诊,当即开出罚单,并要求医馆停业整顿。李向阳得知消息后,躲在药材仓库里痛哭:"都怪我,害了周大夫......"
周杏杰找到卫生局负责人,诚恳解释:"李向阳只是帮忙记录病情,从未独立看诊。他是个好学的孩子,家境困难,我实在不忍心看他埋没天赋。"负责人却不为所动:"周大夫,规定就是规定,若是人人都这样,行医岂不是乱了套?"
正在僵持之际,李向阳突然冲进办公室,扑通跪下:"是我求周大夫收留我的,要罚就罚我!"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嘈杂声,数十位村民涌了进来。为首的王大爷大声说道:"周大夫是好人,李向阳这孩子我们都看着长大的,他帮忙也是为了给乡亲们方便!"
在村民们的求情下,卫生局最终网开一面,免去了罚款,但要求李向阳必须参加正规培训取得资质。周杏杰松了口气,拍着李向阳的肩膀说:"走,我带你去报名。以后,你要堂堂正正做个好医生。"
夕阳西下,周杏杰、王丽芬带着李向阳走在青石镇的小路上。少年的脚步不再沉重,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而周家医馆的善举,也如同一颗种子,在青石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