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也只是一个小插曲。
李氏过后也便将此事忘了。
可是徐七七却自从阿父徐良给她起了名字之后,也不再哭了,该吃就吃,该睡就睡,那可是乖的很。
首到周岁之后。
家主徐儒的希望也破灭了。
本以为家中添了一个乖乖孙女,没想到徐七七自从会走路了之后,就不愿自己呆在屋里了,有时李氏一个看不见,她便一个人偷偷的溜到院子里。
到处走,到处看。
有时阿婆王氏做早晚食的时候,她一个人也会悄悄的溜去了灶房,坐在矮凳子上面,一板一眼的看着阿婆在灶上做食,之后,被赶过来的李氏抓回房里,她还咧着小嘴,笑嘻嘻的乐个不停。
引得坐在上房檐下的阿爷徐儒一阵嫌弃。
他本是想着自己家中,只有一个乖乖孙女,打算像大户人家一样,当个娇女娘养着,不想这女娃却自小就是一个皮的。
所以他也有些失望。
只好摇头不去理了。
其实这还不算完。
到了徐七七三岁的时候。
那是家主徐儒更加管不了。
她不但在家中闲不住,而且还在春耕的时候,跟着阿父徐良到禾田里,不但指挥阿父徐良怎么播种,还带着三郎徐平安,在闲田里挖那些不知名的野菜。
徐七七出生的时候。
家中己经有了三个哥哥。
其中大郎徐有和,己经七岁。
二郎徐有书,己经五岁。
三郎只有二岁,跟徐七七的岁数正接近。
三年过后。
现在大郎己经十岁,也开始跟着阿父徐良出去做活了,虽然,徐家按照古代的规矩住在一个院里,没有分家,可是田却是分开种的,也是老家主徐儒怕两房人性子不合,所以,将他们两房人的田,也分开两处耕种。
于是这边徐良便带着大郎,和二郎一起耕田。
二郎徐有书其实现在己经跟着阿爷徐儒在私塾里上幼学,但是忙的时候,也是跟着阿父徐良一起到田里来的。
只有三郎徐平安才五岁,还年龄小,也干不了什么大活,所以,便让他带着三岁的徐七七在田里玩,可是两个人也是闲不住的。
徐七七教完阿父徐良怎么播种之后,便带着三郎徐平安,每人提着一个竹篮,在自己家里的闲田中,到处去挖那些野菜。
徐良也从北地当过边关军卒,思想也比较开明,徐七七虽然是一个小孩子,说的话他也觉得有些道理,于是便没有再按照之前的播种方法,而是依照自己女儿的说法,既拉开了一些垅距,也定好了种距,这样种子出苗之后,也许就是会像女儿说的那样,禾苗长得又粗又壮,将来结的谷穗也会又多大大。
晌午收工回到老宅的时候。
徐七七便带着三郎,将她们二人挖的那些野菜在院中井边的木盆里洗干净了之后,也交给阿母李氏。
灰灰菜切碎和在黍面当中,蒸成了黍饼。
婆婆丁用开水烫过,又用井水过凉之后,加了些盐之后,拌成一盆小凉菜。
而那些嫩荠菜,则切成段,简单的做了一锅汤,徐七七还偷偷的打了一个稚鸡蛋,放在了荠菜汤中。
因而到老宅里全家人一起在上房里用食的时候,也都觉得这些野菜做成黍食,小菜及汤的味道不错。
知道是小孙女徐七七想到的办法后。
家主徐儒也不觉得这个小女娘有些皮了。
毕竟春上村里谁家也没有青菜。
知道这些野菜能食之后。
也解决了自己家中缺菜的问题。
而且这些无主的野菜,还不花家中的一文钱。
所以徐儒对这个小孙女之前的看法,也有了一些新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