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来亩地,大家伙干的热火朝天。
而彭振国和朱翠英在家把所有的铁锅都支起来了,生火开灶,麻利的炖了好几锅肉再加上土豆腌菜一起。
喷香的油润味道首接传出去好几里地,让人闻着食欲大开。
村头王婶子洒下一把种子,用脚把土埋了一遍,咋舌道:“军娃子,你从哪收来的种子?咋这么大,将来长出来的甜菜绝对壮实!”
种子好,才能将来的苗好。
她跟看见稀罕物似的,仔细抚摸过种子。
彭立军嘿嘿一乐没多说。
被灵泉泡过的种子不仅长得快,而且不怕万里寒冬。
大冬天也能长得倍儿快!
首接就折腾到了晚上,天色擦黑,大家伙吃的满足,干的也快。
就这么连着干了好几天,天菜地也种植完了,家里头房子也修好了雏形。
彭立军让老爹把跟着自己开荒的这些人都记上,到时候好让村长按时发工分。
这可都是上头批下来的,名正言顺!
期间,彭立军还带着林文强几个修建了一个专门用来制糖的厂房,不大,但是够用。
就盖在他家院后头,里头还放着收来堆积成小山的甜菜和甘蔗。
天冷,能储存不少日子。
现在彭立军还顾不上制糖,他得紧着把媳妇接家来!
“娘,我去供销社一趟!”
彭立军拿上钱就揣进了兜里。
他这两天都在张罗结婚要用的东西。
起码的三转一响,都要有。
所谓“三转一响”,就是极为体面、昂贵且稀缺的自行车。
再加上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等贵重物件。
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几乎等同于奢侈品。
而且现在他兜里不缺钱,打算着在这基础上再给林秀芝多准备些。
走进供销社时,里头的大姐正在嗑瓜子,眼也不带抬的问道:“买点啥。”
她在供销社干了这么多年,一眼就看出来彭立军是周围的村民。
顶多花个块八毛,还得抠抠搜搜的。
彭立军也不废话,首接掏出一把工业券和票子拍在了展柜上,“那辆凤凰牌自行车我要了,还有收音机也要。”
说完话音一顿,彭立军一眼瞧见了放在柜台最中心位置的那一对上海牌手表。
当即又掏出了一摞大团结,“这对手表也包起来!”
这么大的手笔,首接惊呆了大姐。
最后乐呵的眼都眯成了一条缝,连忙应声。
随后彭立军又盯上了放在旁边的那一大件缝纫机,崭新锃亮。
大手一挥,要了!
这些东西通通都置办齐全后,赶着牛车带回去,让朱翠英都系了红绳放家里。
眼看着接亲在即,家里谁也没闲着,全都在热火朝天的筹备。
朱翠英摸着崭新的三转一响,笑得合不拢嘴,“军娃子,你跟小林知青结婚,咱们就讨个好彩头,你看彩礼给多少合适?”
彭立军想了想,“给六百六十六。”
一锤定音!
彭振国在旁边听着,烟杆子都差点磕在炕头。
眼珠子都快瞪下来了,“你个败家子,咋一下给这么多。”
“你俩成亲可还是要过日子的,这钱可不能瞎花。”
话是这么说,但也没拦着。
人家小林知青知书达理,又有学识。
要不是赶着被下放,这么好的女人咋也不能嫁到他家来。
彭立军无所谓的耸了耸肩,“钱也不是攒出来的,我多上山几趟就挣回来了。”
现在账面上趴着好几千块钱,留着干啥使?
先风风光光把媳妇娶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