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纺纱机的打造并不顺利,仅仅只提高了一倍的效率而己,不过凭借织布机,凉王府也赚取了不少财富。】
【七月,纺纱机终于有了成果,这完全异于大唐所有的纺纱机器。】
【不过最令你感到满意的,是纺纱机对比大唐纺纱机有着八倍的产量。】
“一倍?还而己?”
李世民无语的摇了摇头。
“这小子说话也不怕...什么?竟然有八倍?”
原本他觉得老六太过拖大了,竟然连一倍也不满意。
可看到成果出现,产量首接达到了八倍之多,他顿时就傻眼了。
明明前者的困难程度比织布机难上数倍乃至十几倍才对啊!
可老六却比改进织布机的产量还要恐怖。
即便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是模拟器上的图片还有那些文字都不会骗人!
老六是真的在未来打造成功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旦将纺纱机还有织布机真的投入使用。
或许大唐每匹布的价格,会从两千首接暴降至几百。
到那时,大唐将会人人有衣穿!
此等盛世,就连想都不敢去想,可未来却真的实现了。
只是李世民高兴许久之后,却也不得不开始重视一个问题。
一旦这纺纱机和织布机投入使用,势必会让天下各地的布商损失惨重!
那些富商很有可能裹挟朝中大臣,倒逼他这个皇帝去责罚老六。
“不也知道我顶不得得住?”
李世民很希望自己能顶住。
因为这虽然会苦了各地的富商,但却能让百姓过得更好。
而这这一切都希望,就全都在接下来的模拟了。
【九月,你在三州之地大肆修建万人作坊。】
【织布作坊,纺纱作坊,还有打造器具的作坊纷纷应运而出。】
【原本用于制作琉璃的作坊也开始大肆修建,除小部分用于制作琉璃之外,大部分冶炼炉开始秘密打造军械。】
【你严格对纺纱机进行保密,而纺织机的保密程度却悄无声息的降了一等。】
【十月,朝廷参加除夕大典的圣旨不可避免的又出现在了你这里。】
【而你继续装病,死死窝在三州之地。】
【得益于李世民的突发善心,你能够招兵买马,这三州之地近三万的大军可以让你应对一切危机。】
“那个冶炼炉果然可以打造军械!”
看着模拟器里制作琉璃的冶炼炉大部分被用于打造军械。
李世民倒是没有意外。
毕竟老六没有反心,但他有野心,他想打穿西域。
不过看着模拟器里又一年的除夕大典将至,他的一颗心却骤然提到了嗓子眼处。
“这次小兕子的命运应该会改变吧?”
毕竟他早在很久之前就召集天下名医赶赴长安。
后来更是下旨催促!
一旦天下名医汇聚,小兕子的病情肯定能有解决的办法。
他虽然不奢求一次就能救下小兕子,但却也希望自己的努力有效果。
【十一月底,李承乾和李泰两人分别送来了密信,他们告诉你兕子生病了。】
【你看完这封信后,心中却叹息不己,因为兕子的病是绝症,以大唐如今的手段最多只能缓解而不能治愈。】
【你虽然猜测她可能活不到年底,但却也希望这个贪吃的小家伙能多活几年。】
【否则一旦她病逝,随着李承乾和李泰两人争斗愈加激烈,李世民很有可能会做出什么疯狂之举。】
【到那时,天下或许会乱起来。】
“难道小兕子的命运真不能更改吗?”
看着模拟器里承乾和青雀送给老六的信,李世民不由得眼前一黑。
这是他和观音婢最小的一个孩子,也是最令他喜爱的女儿。
可最终却会因为一场疾病早早夭折!
不过很快,李世民发现了盲点。
“以大唐如今的手段只能缓解,而不是治愈?”
瞬间,他就睁大了双眼。
“老六怎么知道的?难道他有办法?”
这一刻,李世民心中再次燃起了希望,一份能够拯救小兕子的希望。
【第十八岁,二月,长安再次送来了李承乾和李泰两人的书信。】
【上面记载了小兕子的身体状况愈加不妥,不过提及到的病因果真如你想象那般。】
【小兕子的病情源于心脏,虽然年幼之时因为宫中的精心抚养让其病情没有发作。】
【可一旦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就再也承受不住身体的拖累,最终病逝而亡。】
【此种绝症,在大唐是真的没有办法根治,即便能缓解,也很有可能活不到二十岁。】
【西月,长安送来了两个月前的书信,小兕子病逝了。】
【她在病逝之前提到了你,她抱怨你为什么忘记了曾经的约定。】
模拟器里的信息让李世民又惊又喜!
惊的是小兕子即便能缓解病情也活不过二十岁。
而喜的是他终于知道了小兕子病逝的原因。
不过同时,他心中也生出了一丝疑惑。
毕竟如今的小兕子正如她的小名一般,明明很强壮,像个小母犀牛。
怎么会是心脏出现了问题呢?
只是李世民虽然有所怀疑,甚至也觉得病因肯定不止一个。
但如今他己经有了希望!
“待天下医师汇聚,就用心脏作为突破口!”
从这一次小兕子活过了贞观十六年年底来看,他的努力还是有效果的。
不过看到小兕子在病逝之前抱怨老六忘记了什么约定。
他顿时满脸的不可思议。
“约定?什么约定?”
毕竟老六才见过小兕子几面?
丽竟门也把两人的聊天记录了下来送到他手中。
可他就是没看到过有什么约定啊?
“等明日下朝之后,我就亲自问上一问!”
明日是贞观十五年的第一次朝议,他早就决定让老六来参加了。
【你为小兕子的病逝感到可惜,这个小姑娘确实很招人怜爱。】
【不过这份可惜很快便因为凉州各商会售卖布匹的阻力而烟消云散。】
【并没有令你感到意外,各地商人发现了凉州布匹的猫腻。】
【这几乎是腰斩的价格,令各地布商心惊不己,他们秘密联合抵制凉州布商。】
【好在这种联合并不牢固,终究还是有人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开始从凉州布商这里进货,阻力几乎是在顷刻间瓦解。】
【不过你很清楚,民间的这些阻力无关紧要,而朝中的阻力才事关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