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
徐晓七回到军营小帐。
之后。
先是吩咐护兵李壮去替王文强,到军营灶房里去打晌食。
然后,把王文强叫到身边,低声叮嘱了一遍。
等到护兵李壮打完晌食回来。
王文强便在军营小帐里用食。
而护兵李壮早己与校尉徐晓七,在白玉关用过晌食,于是便在小帐门口,一边歇息,一边守卫。
而王文强则一边用完了晌食。
带着徐晓七给他的一叠银票。
骑马出了营,首奔小镇。
他们这些校尉的亲卫护兵,都有专门的腰牌。
守卫军营的士卒,一眼看过便会放行。
因为这些木牌上面,都刻有一个"亲卫"二字。
这些人,也不是他们这些守门的军营士卒们可以得罪的。
王文强策马,到了镇上一个小院。
找到了本家大伯。
本家大伯名叫王铮。
在镇上开了一家成衣店铺。
也买了一个宅子,布店铺面就在宅子前面。
因为这个宅子临街,所以靠近街面这一边的房舍,经过修缮之后,便改成了店铺,专门卖一些布匹成衣。
并且也靠着军营,也赚了一些钱。
因为他们也是军营里面都尉王琅的一脉。
但是,不是嫡系,而是分支。
当初和王文强也是一起,投奔了军营里的都尉王琅而来的,受王琅的照顾,他们便在小镇上购置了一个宅子,并开了这家店铺。
店铺里经营售卖葛麻布,及粗掺麻棉成衣。
因为军营士卒,时有换季,除却军服,里衣,里服之类需要的布料成衣,军营采办便从他们这个店铺里拿上一些。
但也不是全从他们这边拿。
因为军营都统赵功,也有一些分支本家,也在做这种生意。
虽然如此。
一年下来。
他们的店铺,有时也不少挣。
当然都尉王琅的好处,他们私下里,也是给的,毕竟王文强也给了他们这许多的便利。
所以今日,王文强一来。
王铮便以为是为了王琅的事。
安排店铺里的小厮,看着店铺的布匹生意。
到了店铺后面的房中。
王铮这才知道,自己的侄子王文强,己经从本家都尉王琅的军营里,调拔到新来的校尉军营小帐之中,做了亲卫。
也知道,这是本家都尉王琅,为了照顾本家,特意安排的,也算是把好处给了自家人。
毕竟亲卫护兵,不是谁都可以当的。
一是条件好,与上官同住军营小帐,有时,还可以同食。
另外,上官的军营小帐份例好。
并且冬日炭火充足。
也冻不着。
自然也不像其他军卒里营帐,里面那么拉沓。
上官的军营小帐里面,肯定是干干净净。
因为里面的亲卫护兵,要时时打扫。
做校尉亲卫的好处,自然也是多多。
但是王文强没有去想大伯王铮,这些心里想法。
喝完一盏茶,之后。
先是掏出了徐晓七事先给他的银票,接着对着大伯王铮的耳边,低语了一些话。
王铮听完,鄂然回头。
半信半疑的瞅着王文强。
但是王文强却坚定的点了一下头。
确定这件事肯定是真的。
王铮暗忖一下。
也下了决定。
但是这个事情牵扯太多,需细细冷静,慢慢图谋。
但若这事成了。
他们的好处,自然可不是以前那样一星半点的可比性。
王铮摸着短须。
禁不住,有些高兴。
难道上天也要给他们家送来一场泼天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