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洞察五姓七望阴谋,果断再出新举措。
“成立以李靖为中心的特别巡视组,刻不容缓。”
“李靖,巡视重任交付于你,务必严格执行。”
李靖出列,身姿挺拔,抱拳领命气势足。
“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严察各地。”
“让新作物种植,在大唐顺利推进。”
很快,巡视组组建完毕,成员皆是精兵强将。
“此次任务重大,关乎大唐未来粮食大计。”
“大家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可懈怠。”
巡视组马不停蹄,奔赴大唐各地展开巡查。
每到一处,仔细查验种植情况,毫不马虎。
“土地翻耕是否到位?种子播种是否合规?”
在某郡县,巡视人员发现官吏消极怠工。
“新作物种植进度缓慢,你们在干什么?”
“朝廷三令五申,为何不认真落实?”
该官吏支支吾吾,试图狡辩:“大人,这……”
“天气不好,所以进度才有所延迟。”
巡视人员一眼看穿,严厉斥责:“休要狡辩!”
“分明是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
“跟我们回府衙,接受处置!”
当即,将这官吏带回,上报李靖。
李靖得知后,毫不留情:“按陛下旨意,撸官帽。”
“以警示其他官员,认真对待新作物种植。”
消息传开,各地官吏纷纷警醒。
“可不敢再偷懒,不然饭碗就没了。”
“好好督促百姓种好新作物,保住乌纱帽。”
在巡视组的严格监督下,种植工作加快推进。
“百姓们积极配合,新作物幼苗茁壮成长。”
“看着这一片生机,丰收似乎指日可待。”
五姓七望得知巡视组行动,阴谋难以施展。
“这李靖太厉害,把我们计划全打乱了。”
“难道就这么看着新作物在大唐扎根?”
他们心有不甘,却又无计可施。
而各地新作物种植,在巡视组守护下进展顺利。
红薯藤蔓爬满田野,土豆植株也越发繁茂。
“这长势喜人,今年收成肯定错不了。”
老农们精心照料,满心期待丰收时刻到来。
“就盼着新作物大丰收,日子越过越红火。”
“多亏朝廷重视,我们农民才有盼头。”
随着时间推移,新作物在各地生根发芽。
“从南到北,到处都有新作物的身影。”
“大唐土地上,处处洋溢着希望的气息。”
五姓七望见粮食反扑计划彻底失败,元气大伤。
“这次栽了大跟头,得收敛收敛了。”
“但李丽质,我们不会轻易放过她。”
李丽质得知新作物种植步入正轨,心中欢喜。
“这段时间努力没白费,新作物站稳脚跟啦。”
“接下来,可以继续研究新东西咯。”
她又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工坊,开始琢磨新发明。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发明点实用东西?”
“不如就从厨房用具下手,看看能有啥突破。”
她召集工匠,说出想法,大伙立刻来了兴致。
“公主这想法不错,厨房用具确实能改进。”
“咱们一起努力,搞出个新奇玩意儿。”
他们开始研究现有的厨房用具,找问题找灵感。
“这铁锅炒菜容易粘锅,能不能改进一下?”
“还有这菜刀,切东西久了手很累。”
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先从铁锅的改良入手。
“给铁锅内壁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试试防粘效果。”
“要是成功,做饭可就轻松多了。”
工匠们西处寻找合适材料,反复进行试验。
“这种材料涂上后,效果好像不太理想。”
“再换一种试试,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
李丽质也亲自参与,和工匠们一起探讨。
“要不把材料混合一下,看看会不会有变化?”
“多尝试几次,总会找到最佳方案。”
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找到一种合适材料。
“涂在铁锅上,防粘效果竟然真的不错。”
“太好了,这铁锅改良成功啦!”
李丽质开心得像个孩子,给新铁锅取名“不粘宝锅”。
“这名字好记又贴切,希望大家喜欢。”
“赶紧生产一批,让百姓们都能用上。”
消息传开,百姓们对这新铁锅充满期待。
“不粘宝锅?听起来很厉害,真想试试。”
“要是真不粘,做饭能省不少事呢。”
李丽质又开始琢磨菜刀的改良。
“给菜刀加个舒适的手柄,减轻手部压力。”
“再把刀刃打磨得更锋利,切东西更轻松。”
工匠们依言操作,经过一番努力,新菜刀诞生。
“试试这新菜刀,手感果然不一样。”
“切东西又快又稳,太好用了!”
李丽质满意地点点头,命名为“省力快刀”。
“这名字体现了它的优点,肯定受欢迎。”
“安排生产,和不粘宝锅一起推广。”
在推广新厨具过程中,李丽质又有了新想法。
“不如举办个厨艺大赛,用新厨具做菜。”
“既能展示新厨具优点,又能增添乐趣。”
她把想法告诉身边人,大家都觉得是个好主意。
“这主意太棒啦,肯定能吸引很多人参加。”
“厨艺大赛,肯定特别热闹。”
于是,李丽质开始筹备厨艺大赛相关事宜。
“确定比赛规则,邀请评委,准备场地。”
“要把这场大赛,办得红红火火。”
消息一经传出,各地厨师和烹饪爱好者踊跃报名。
“这么有趣的大赛,怎能错过。”
“用新厨具展示厨艺,说不定能拿奖呢。”
五姓七望听闻此事,又心生嫉妒。
“李丽质这丫头又搞新花样,真让人不爽。”
“想办法给她的大赛添点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