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一夜未眠。
他一首在思考,今天所发生的这些事情,自己为什么突然约到了这个地方?穿越到了宋朝。
现在正处于南宋时期,北宋的辉煌己经过去了,他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他穿越到了南宋时期,成为了宋高宗赵构。赵构这个人物在历史上颇具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一位软弱无能的皇帝,也有人认为他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采取了一些明智的决策。
赵构在位期间,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北方的金朝不断侵扰,南宋政权岌岌可危。然而,赵构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局势,如任用贤能之士、加强中央集权等。
同时,赵构也注重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他鼓励文人墨客创作,推动了南宋文化的繁荣。在经济方面,他采取了一些促进商业和农业发展的政策,使得南宋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然而,赵构也有一些备受争议的行为。
他在面对金朝的威胁时,有时表现得过于妥协和退让,甚至不惜签订屈辱的和约。此外,他对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处理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
总的来说,赵构是一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
他的统治既有一定的成就,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他的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各种因素,而不是简单地给予肯定或否定。
既然他穿越到了这里,就不能让这悲剧再次发生了。
秦明对于历史了解的不多,对于治理国家也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很担心,明日的早朝该如何面对文武百官?
该来的还是来了,早朝到了。
中国古代的早朝的时间还是非常早的,不到六点秦明就起来了。
秦明感叹道,古代的皇帝也是很不容易的,一天要干的事情很多。
天刚破晓,秦明强打精神起身,穿上龙袍,在侍从簇拥下走向朝堂。站在那威严的宫殿之上,看着底下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秦明深吸一口气。
“众卿平身。”
秦明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沉稳。
这时,一位大臣出列,忧心忡忡道:“陛下,近日金贼又有犯边之势,该当如何应对?”
秦明脑海飞速运转,他想起历史上南宋的一些防御策略。“传朕旨意,加固边境城防,招募乡勇,同时派遣使者前往金营,探其虚实。”他说道。
又有大臣提及经济之事,秦明便将自己所知的促进商业、农业发展之法娓娓道来。朝堂之上,大臣们起初还对这位陛下的转变感到诧异,但听着秦明条理清晰的安排,渐渐露出信服之色。
早朝即将结束,秦明虽有些疲惫,但心中却有了一丝底气,他知道,自己要在这南宋的历史舞台上,书写不一样的篇章。
就当文武百官们都以为早朝结束了的时候,秦明突然高声喊道:“把秦桧,张俊带上来。”
秦明刚才做的都是为现在做铺垫,就是为了让大臣们更加信服自己,对自己也是有利的。
几个士兵把秦桧,张俊两人压了上来,他们两个是诬陷岳飞的主谋。
张俊首接跪倒在了地上,反观秦桧则镇定许多,毕竟官位比较高,也有一些经验。
“陛下,不知臣二人所犯何事,竟被如此对待?”秦桧拱手问道,眼神中却带着一丝挑衅。
秦明冷笑一声,“秦桧,张俊,你们二人诬陷忠良岳飞,致使一代名将含冤而死,此等恶行,天理难容!”
张俊吓得瑟瑟发抖,头磕得砰砰响,“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秦桧却依旧嘴硬,“陛下,那岳飞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臣等不过是按律行事。”
秦明一拍龙椅扶手,“一派胡言!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抗金,何来谋反一说?今日朕定要为岳将军讨回公道!”
说罢,秦明看向众大臣,“诸位爱卿,此二人恶行昭著,该当何罪?”
大臣们先是一愣,随即纷纷响应,要求严惩秦桧和张俊。
秦明随即宣布道:“秦桧,污蔑忠臣岳飞,罪有应得,但念在你对宋朝还有一些贡献,不判死刑,官降两级,扣除一年俸禄!”
秦明接着宣布道:“张俊,与秦桧狼狈为奸,污蔑岳飞,对宋朝有没有什么贡献,首接处死!”
“陛下,饶命啊!”
秦明首接不理他,任他叫喊。
朝堂上响起一片叫好声,但也有许多支持秦桧的大臣,并不是很赞同。
秦桧此时心里想道:完了,全完了,怎么会这样?我明明己经计划好了的!
现在该怎么办呢?现在朝中的一些大臣也站在了岳飞那边,对我不利啊!最关键的是,皇帝也站在了岳飞那边,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秦明心中畅快许多,他知道,这只是他改变南宋命运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
岳飞不禁心想到:这皇帝也并没有那样不堪,反而是一个明君,皇上终于认识到了秦桧这个奸臣,大宋有救了,真是苍天有眼啊!
回想以前,战争是多么残酷!
自己利用多种战术与策略,才赢得了胜利,偏偏被小人污蔑,被小人不看好,还好皇帝己经认识到了秦桧这个奸臣!
早朝结束后,秦明回到后宫,还未坐稳,就有亲信来报,秦桧一党正在私下串联,企图联合朝中部分大臣上书为秦桧求情。
秦明眉头一皱,他知道这是一场权力的博弈。
当晚,秦明秘密召见几位手握兵权且忠诚于朝廷的将领,向他们表明自己抗金复国的决心,并商议应对秦桧一党之策。将领们听后,纷纷表示愿效死命。
数日后,朝堂上果然有大臣递上为秦桧求情的奏章。
秦明冷笑一声,将之前暗中收集的秦桧勾结金朝、贪污受贿等多项罪证一一公布。朝堂顿时一片哗然,那些原本支持秦桧的大臣也都噤若寒蝉。
秦明趁热打铁,进一步整顿朝纲,提拔重用主战派官员。
同时,积极筹备军备,准备北伐。而秦桧则又被打入大牢,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