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守护函
樱花守护函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樱花守护函 > 第70章 花开的声音

第70章 花开的声音

加入书架
书名:
樱花守护函
作者:
寒杉浮梦
本章字数:
3484
更新时间:
2025-07-02

"念念"开花后的第七天,守春园的老槐树下多了张木桌。

桌上摆着陈默带来的便携显微镜,镜头对准花蕊里那粒极小的种子——和"念念"芽尖上最初那粒,纹路分毫不差。小芽趴在桌沿,鼻尖几乎要贴到载玻片上:"陈默叔叔,它是不是在'睡觉'?"

"它在等春天。"陈默调整着焦距,"这粒种子的休眠期和普通续春花不一样,可能需要更温暖的环境。"他抬头看向小芽,"或者...更温暖的'心'。"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屋檐,守春园就热闹起来。

朵朵举着个纸喇叭喊:"快来瞧!'念念'又长新叶子啦!"航航抱着个玻璃罐跑在前面,罐子里装着他昨晚和小伙伴们收集的露水——说是要给"念念"喝"春天的饮料"。小芽蹲在花坛边,用软毛刷轻轻扫去"念念"叶片上的晨露,动作轻得像在哄睡熟的婴儿。

林亦可站在廊下,望着这一幕笑。她想起昨夜秀姨说的话:"陈姨当年在戈壁滩种花,总说'花听人心'。你对它用心,它就把春天捧到你手里。"

上午九点,社区活动室坐满了人。

陈默站在投影仪前,屏幕上是"念念"的花粉扫描图:"这些花粉颗粒的排列方式,和1947年陈素琴奶奶日记里画的'希望的芽'完全一致。"他点击下一张图片,"更重要的是——"

画面切换成一份泛黄的档案扫描件。林亦可凑过去,看清了标题:《1947年延安革命根据地植物志·续春花附录》。

"这是..."严颂的声音发颤。

"我托人在中央档案馆查到的。"陈默推了推眼镜,"1947年陈素琴同志在延安种下的'守春花',被当时的边区农林局记录在案。文件里写着:'此花耐寒耐旱,根系深扎,象征革命精神生生不息。'"

人群突然安静下来。

王阿婆抹了把眼角:"我就说,陈姨埋的不只是种子,是念想。"

张秀兰(秀姨)从包里掏出个旧铁盒,里面装着半本1948年的笔记本。她翻到最后一页,泛黄的纸页上,陈素琴的字迹依然清晰:"1948年春,小秀来信说,戈壁滩的'沙漠玫瑰'开了。我摸了摸她的头:'等春风再吹一遍,等有人把心意种进土里。'"

"原来..."小芽的声音发颤,"陈素琴奶奶早就知道,春天会从戈壁滩,从延安,从所有有人愿意弯腰的地方,长出来。"

午后,阳光穿过"念念"的枝桠,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

林亦可、秀姨、小芽和陈默围坐在花坛边,看着"念念"的新叶在风里轻轻摇晃。叶片边缘的淡粉色像被水彩晕染过,脉络里的金色纹路细得像游丝,却在阳光下泛着暖光。

"陈默叔叔,"小芽突然指着花蕊,"那粒种子是不是要发芽了?"

陈默凑近看了看,摇摇头:"它还在攒力气。可能需要等一场雨,或者...等更多人来看它。"

"那我们给它办个'春天派对'吧!"朵朵举着彩纸喊,"用红布做横幅,用续春花做装饰,还要请陈素琴奶奶的'影子'来参加!"

"好主意。"林亦可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不过'影子'不用请——"她抬头看向老槐树的方向,"她一首都在。"

暮色渐浓时,守春园的老槐树下多了盏纸灯笼。

灯笼是朵朵和航航用红布叠的,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欢迎春天"。小芽踮脚把灯笼挂在"念念"的枝桠上,银锁在晚风中闪着光:"陈素琴奶奶说,春天藏在砖缝里;陈默叔叔说,春天藏在花粉里;我要说,春天藏在每一个来看它的人眼睛里。"

深夜,林亦可坐在守春园的老藤椅上。

月光透过"念念"的枝桠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她摸出秀姨的银锁,锁扣内侧的"秀兰"二字在月光下泛着暖光。远处传来小芽的笑声,小女孩正和朵朵、航航在花坛边给"念念"唱新编的歌:"春天来啦,春天来啦,十二颗心,一起长大......"

风里飘来续春花的香气,混着青草的甜。林亦可望着"念念"在月光下轻轻摇晃,突然想起陈素琴日记本里的最后一页:"春天不是花,是种花的人。种花的人也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而此刻,这把火种正随着孩子们的笑声,随着"念念"的花香,随着每一粒新埋下的种子,在更辽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

次日清晨,守春园的花坛里传来动静。

林亦可打着灯笼凑过去,新翻的泥土里,冒出了点嫩绿——是株续春花的幼芽,叶片边缘泛着淡粉,脉络里的金色纹路连成了完整的图案,是朵未开的樱花。

"姐姐!"小芽从远处跑来,手里举着盏纸灯笼,"陈素琴奶奶托梦给我了!她说,'念念'的种子,要在春天传给第十二个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