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兰虽然没有明说。
但是墨长明也从夫人口中,听出了题外话。
那就是新官初到地方上,第一步先要做的事,就是要先了解民情,然后解决民生问题,以后才能在吏部政绩上记下一笔,也为了之后的升迁铺路做准备。
当下也应下。
由于这几日连日赶路,当晚也早早歇下。
等到第二日开衙的时候。
墨长明也记下当日夫人崔兰叮嘱的话。
先是召集了县丞孟鸿,县尉李敬,主簿刘书文,一起问询了解了一下常平县,当地的一些民生,及环境地理条件。
崔兰昨天晚上特意叮嘱他。
最主要是了解到当地环境条件如何,才能更好的想出对策改变民生。
县丞孟鸿首先说了常平县的一些情况。
他来常平县比较早,由于是举人出身,算上墨长明,他己经算是连任三任县丞,现在见墨长明有意改变常平县的民生问题,他也想着这次机会,如果以后县令墨长明政债好升迁了,他也想更进一步。
福州府闽侯州及常平县的主要地理环境,一是山岭多,而是有些地方靠海多。
当然其中的地方也有一些沃田。
各个方面都很丰富,但是又不像北方平原那样可以统一集中,所以在他所任的两任县令,也拿不出实在可行的办法,最后都是到了任期,无果而走。
墨长明听了之后,也沉默半晌。
县尉李敬对政事不通。
主簿刘书文只负责县衙财政及记事,也说不上什么。
于是,他便与三人商量。
是否去常平县辖下之地,巡视一番,再做决定。
其他三人赞同。
时间定在明日。
由主簿刘书文明日留在县衙看守。
之后,又外理了半日衙內政事,午食后,西人又去常平县城墙上巡视了一圈,之后便散衙了。
回到县衙后院内宅。
墨长明也将今日所了解之事,详细的对崔兰说了。
崔兰思忖之后,给他提出了应该注意的三点。
既然常平县地处山岭多,必须到山岭上先转一转,看看山岭上都生长什么东西,适合种植什么东西,这个跟山农要多了解一下。
沃田,不外乎是水田,因为福州之地雨水多,当然水田多,另外,也可以种植一些甘蕉,甜菜,但是崔兰不知道现在宋时有没有这些东西,所以让墨长明先了解问明了再说。
水田多。
想必藕塘是有的。
至于靠海一说,无非就是为了捕鱼及养殖,但是现在海边是什么条件,也必须得明日墨长明去看了以后再说,如果有闲散捕鱼的渔民,可以跟他们多了解一下情况,毕竟出海捕鱼,也要需要一些条件,比如渔船。
一艘差不多的渔船,也需要花费不少银子。
零零总总。
崔兰说了许多。
墨长明听了之后,也觉得有些汗颜。
他努力读书学习,参加科举,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还不如夫人这一席话,看来明日到常平县辖下巡视的时候,一定要多多向当地禾农,山民,渔民学习了解一下了,否则一些话说出去,还不如自家一个内宅夫人懂得明白,也只会让外人笑话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