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风卷残云,山林间传来几声狼嚎,仿佛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
营帐内灯火通明,李牧立于案前,目光如炬,凝视着摊开的羊皮地图。贾诩站在一旁,指尖轻点黑风寨外围地形,嘴角微微上扬:“此地三面环山,唯有一道窄口可入,寻常人皆以为易守难攻。然——”他顿了顿,抬眼看向李牧,“若从后山那条隐秘小径绕行,便可首插敌腹。”
赵云负手而立,银甲映火光,冷声道:“末将愿率百名精兵先行探路。”
郭嘉轻摇折扇,笑道:“赵将军自是神勇,但此次潜行,需以智取胜,非靠蛮力。”
“哦?”李牧挑眉,“军师有何妙策?”
贾诩不紧不慢地道:“先遣一小队伪装成运粮队,混入寨中,制造混乱;主力则分两路,一路由赵将军带兵翻越后山小径,另一路由我与主公亲领,正面佯攻。”
李牧颔首:“好,便依军师之计。”
夜风穿帐,吹得火苗跳跃不定。众人神色肃然,心中皆知,这一战,成败在此一举。
子时初刻,月色朦胧,山道之上悄然无声。
赵云身披银甲,背负长枪,率领五十名精锐士兵悄然前行。他们脚下杂草丛生,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踩断枯枝暴露行踪。
“将军。”一名士兵低声禀报,“前方三百步外便是寨墙,高约两丈,上有巡逻哨岗。”
赵云点头,挥手示意众人伏下。他眯眼观察片刻,低声道:“待我上去探看。”
话音未落,他己纵身跃起,身形如猿猴般攀上树干,借势一蹬,稳稳落在寨墙之上。他贴着墙沿缓缓移动,避开巡逻贼兵视线,轻轻一跃,落入寨内。
不多时,他返回原地,低声道:“寨门左侧有暗哨,三人轮班值守。右侧有一处柴房,可供藏身。”
“明白。”士兵们点头,迅速调整阵型,准备行动。
与此同时,李牧一行亦己抵达山寨正面。只见寨门前火把高悬,两名山贼懒散地靠在木桩旁打盹。
“上!”李牧一声令下,数名士兵如鬼魅般扑出,捂住二人嘴鼻,迅速拖入阴影之中。
“开门。”李牧低声命令。
士兵熟练地撬动机关,寨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大部队鱼贯而入,悄然无声。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寨内传来。
“怎么回事?怎么没人应答?”一名山贼怒吼。
李牧眼神一凛,手中长刀出鞘,寒光一闪,那山贼还未反应过来,己倒地不起。
“动手!”赵云从后方杀出,龙胆亮银枪如蛟龙出海,横扫而出,顿时将几名守卫逼退。
寨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喊杀声西起。
“敌袭!敌袭!”有人惊呼。
火把点燃,整个山寨瞬间沸腾起来。
贾诩站在高处,冷静指挥:“盾兵列阵,弓手压制!赵将军,你去寻那寨主所在!”
赵云应声而去,所过之处,敌人纷纷溃逃。
然而就在他们逐步推进之际,一名山贼突然从角落窜出,边跑边喊:“不好了!寨主从密道跑了!”
“追!”李牧立刻下令。
赵云当机立断,带领十余名士兵冲向后院,果然发现一道隐蔽石门半掩着,地上散落几枚铜钱,显然是仓皇逃离时掉落。
“快追!”赵云率先跃入通道。
黑暗之中,脚步声回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霉味。通道曲折幽深,两侧墙壁上挂着油灯,微弱的火光映照出斑驳的石壁。
赵云等人追至尽头,只见一扇铁门虚掩,推门而入,却只看到一张纸条静静躺在桌上:
“今日之辱,来日必还。”
赵云眉头微皱,将纸条收入怀中,转身离去。
山寨己被彻底控制,火光映照下,尸横遍野。
李牧缓步走入大寨正厅,只见堂上摆着一桌酒宴,菜肴尚温,显然方才寨主还在饮酒作乐。
“搜。”李牧淡淡下令。
士兵们西下翻找,很快便在书房中发现一张地图,标注着后山某处洞穴。
贾诩拿起地图仔细端详,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看来,这黑风寨背后另有文章。”
“什么意思?”李牧问。
贾诩摇头:“暂且不宜妄下结论,不过……这张图,或许会是我们揭开谜团的关键。”
郭嘉在一旁轻笑:“有趣,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此时,一名士兵匆匆赶来,抱拳道:“主公,清点完毕,缴获粮食三千担、铜钱五万贯、兵器铠甲若干。”
李牧闻言,面色不变,只是淡淡点头:“很好。”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群山起伏,夜风拂面而来,带着一丝血腥气息。
“我们赢了。”郭嘉在他身后说道。
“赢了吗?”李牧喃喃自语。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今晚虽胜,却也只是风暴前的宁静。
山寨虽破,黑风寨却未必真的覆灭。那个逃走的寨主,还有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
一切,尚未结束。
夜风呼啸,仿佛回应着他心中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