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南宋:能不能一起躺平啊
穿越南宋:能不能一起躺平啊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南宋:能不能一起躺平啊 > 第39章 煤化工

第39章 煤化工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南宋:能不能一起躺平啊
作者:
Perovskite
本章字数:
4486
更新时间:
2025-06-22

1.

海康县醉仙楼里,五人围坐一桌。

“所以——”谢泉夹了块鲈鱼,眼睛却盯着谢铮,“那个林风,什么来路?”

谢铮放下酒杯,正色道:“此人不简单。”

他细细讲起林风的能耐——从占城王族的铜符,到海盗船的弱点判断,再到他那一手精准的刀法。

“最关键的是,他熟悉南洋航线,人脉也广。”谢铮压低声音,“咱们以后要搞海运,没这么个人不行。”

陈启皱眉:“那你把望远镜给他了?”陈启分明看见,林风手上拿着的木盒,正是上船前时他亲手塞谢铮的,里面是南宋第一台望远镜。

谢铮点头:“结拜弟兄嘛,总要用好东西做信物。”

黄守正突然嗤笑一声,慢悠悠地倒了杯酒:“契兄弟啊……史书记载,明代闽南的契兄弟,可是要同吃同住,甚至——”

黄守正比了个手势,右手环握,套在左手食指上来回抽动…

“没有!”谢铮耳根瞬间涨红,“我们就是商业合作!同财共命而己!”

陈蘅噗嗤一笑:“同财共命?那你脸红什么?”

谢铮恼羞成怒,抓起个馒头塞她嘴里:“吃你的饭!”

众人哄笑,饭桌上的气氛顿时活络起来。

2.

谢铮稳了稳心神,将筷子放在桌上,露出严肃的表情:"诸位,说正事,我们必须组建自己的船队。"他蘸着茶水在桌面勾勒出一条蜿蜒的航线,"从雷州到占城,货物利润能翻倍;若是首航三佛齐(苏门答腊),香料之类的货物可得十倍利。"

陈启眼睛一亮,正要说话,谢铮却突然用指尖戳穿了酒渍画出的航线:"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个人,"这些商船,是未来组建海军的第一步。"

谢泉纤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沿:"可以让林风负责采购船只、招募水手,但必须派我们的人全程跟着。"她微微蹙眉,"这个人的底细还需要..."

几个人就谁监督林风开始讨论,不过没什么头绪。

"监督林风的人选问题先搁置吧。"谢铮打断了无效讨论,"眼下有几个技术难题必须立即解决。"他的手指在桌上敲出三个清晰的节奏,就像在强调这三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3.

谢铮从怀中掏出一支炭笔,在洁白的桌布上画出一个坐标系。"六分仪和牵星板只能确定纬度。"他在纵轴上重重一点,"但经度测算需要精确的计时工具,我们必须尽快造出钟表。"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谢铮,看得他头皮发麻。

"喂!我是学车辆工程的!"谢铮拍桌而起,桌上的碗碟跟着一跳,"机械表这种精密仪器..."

"抗议无效。"谢泉一锤定音,她纤细的手指轻轻点着桌面上谢铮画的坐标系,"咱们在座的,其他人对机械一窍不通,只有你的专业背景沾边。再说了,你连纺织设备都懂,把黄道婆忽悠得五迷三瞪。区区钟表算什么?"

谢铮:"……"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谢铮叹了口气,拿起一根筷子,突然"啪"地折断。"你们看,"他将断筷横在桌面上比划,"现在的水密隔舱,工艺还是挺落后的——"

他蘸着茶水在桌面画了个船体剖面:"桐油浸泡的麻绳塞缝,木板拼接处用鱼胶黏合。平时还行,可一旦遇上大风浪..."

陈启突然首起身子:"等等,你是说那些泉州船厂造的福船也..."

"福建船厂的工艺确实好些。"谢铮摇头,"但雷州本地的船匠…"他缓缓摇摇头。

陈蘅皱眉:"所以需要更好的胶粘剂?"

"没错。"谢铮眼睛一亮,"而且要能耐受海水腐蚀的。"

陈启突然拍桌:"这不巧了嘛!尿素我们己经熬出来了...加上甲醛,可以合成脲醛树脂!"

谢铮补充:"不过最理想的还是橡胶密封条。"他看向陈启,"能不能合成橡胶..."

"橡胶不归我管!"陈启几乎要跳起来,"天然橡胶树还在美洲雨林里呢!"他掰着手指数,"要引进橡胶树,就得先航海到美洲,要航海到美洲,就得先组建船队,升级船舶技术..."

"行了行了又来了,鸡生蛋蛋生鸡,你自己绕着玩吧。"谢泉斜眼,"照你这个逻辑,葡萄牙人永远也到不了美洲。"

"人造橡胶有好多种嘛,"谢铮插话,"除了丁苯橡胶,还有硅橡胶,等等,哪个好做做哪个,咱们要求不高…"

"要求不高!"陈启惊恐地捂住耳朵,"丁苯橡胶,苯乙烯和丁二烯都是石油化工产品,现在哪有石油?"

"茂名好像就有石油,离这儿不远,"黄守正露看热闹不嫌事大,"再说了没有石油,可以用煤嘛,煤化工也能搞出各种产品。"

"煤化工!"陈启眼睛瞪得溜圆,"这玩意是说搞就能搞出来的吗!这需要…"

"行了行了,技术问题你自己攻关,还有赵友钦帮忙呢,"谢泉挥挥手,"下一个议题。"

4.

"这次遇到海盗实在是凶险。幸亏只是有点皮外伤,"谢铮摸了摸手臂上结痂的伤口,丝毫不提这是自己摔的,"要是感染就麻烦了。青霉素太重要。"

陈蘅放下筷子,开始絮絮叨叨讲遇到的问题:"培养基配方,温度控制,菌种来源和纯度……"她叹了口气,"倒是筛选出青霉菌了,旺得像野草一样,但是死活看不到抑菌环。"

陈启点点头,补充分析道:"确实,这个年代做这种实验确实难度很高,消毒、温度控制、表征都是大难题,就算做出来了,还要做发酵工程设备,那个难度也不低。"

陈蘅慢悠悠地转向陈启:"要不你来做磺胺嘧啶吧!"她突然兴奋地说,"这也是抗生素,人己经不怎么用了,但是在宠物医院时经常用这个,给狗治疗..."

"停!"谢泉赶紧打断,"说重点!"

陈蘅讪笑着蘸水在桌上写下分子结构:"NH?-C?H?-SO?-NH-?H?,苯环上是对位取代,"陈蘅本科学的是生物学,也懂有机化学,"结构不算复杂。启子你来做吧。"

陈启凑过去眼睛一黑:"不复杂!你看看还有嘧啶环!有机化学我就学了个皮毛!杂环化合物哪里会弄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