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在温馨与忙碌中一天天流逝。江砚和林知夏的感情愈发稳固,而他们在医院的工作也依旧开展得如火如荼。
这天,医院接收了一批因重大交通事故送来的伤员。急诊科瞬间忙成一团,林知夏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展开急救工作。由于伤者众多且情况复杂,涉及多个科室,医院紧急启动多科室联动的应急预案。江砚所在的心脏外科也参与其中,负责处理心脏受到撞击或损伤的患者。
林知夏在急诊大厅里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各项急救措施。她快速对伤者进行初步诊断,为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开辟绿色通道。“这位患者肋骨骨折,可能刺穿了肺部,马上送去胸外科!”“那位患者心脏有明显杂音,疑似心脏挫伤,通知江医生他们科室准备。”她的声音坚定而清晰,让现场紧张的氛围多了几分秩序。
江砚接到通知后,立刻带领团队赶到急诊室。看到林知夏在混乱中镇定自若地指挥,他心中不禁涌起敬佩之情。两人对视一眼,无需言语,便各自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
江砚负责的是一位心脏受到严重撞击的年轻男性患者。患者被送来时己陷入昏迷,生命体征极其微弱。江砚迅速对患者进行检查,“患者心脏破裂,情况危急,马上准备手术!”说着,他和团队成员迅速将患者送往手术室。
手术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江砚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手中的手术刀精准地划过患者受伤的心脏组织。“输血,保持血压稳定。”他冷静地发出指令,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林知夏在完成急诊室的初步处理后,也匆匆赶来手术室协助。她深知这场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江砚此刻需要最得力的助手。
“林医生,帮我递一下血管吻合钳。”江砚专注地盯着手术部位说道。林知夏迅速准确地将器械递到他手中,同时密切关注着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时间在紧张的手术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关乎着患者的生死存亡。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艰难奋战,江砚终于成功修复了患者破裂的心脏。他长舒一口气,疲惫地首起身子,额头上满是汗水。“手术成功了。”他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欣慰。林知夏也露出欣慰的笑容,看着江砚,眼中满是敬佩与心疼。
从手术室出来后,两人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其他伤者的后续治疗中。一首忙到深夜,所有伤者的情况终于暂时稳定下来。江砚和林知夏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医院的天台透气。
夜晚的风轻轻拂过,吹散了他们身上的疲惫。两人静静地站在天台边缘,看着城市的夜景。“今天真的好累,但看到患者们都脱离了危险,又觉得一切都值得。”林知夏打破沉默,轻声说道。江砚点了点头,“是啊,这就是我们作为医生的职责。”他转头看向林知夏,眼中满是温柔,“不过,今天你在急诊室的表现真的太出色了,有条不紊,临危不乱。”
林知夏笑了笑,“这都是平时积累的经验。而且,大家都配合得很好,才让这次急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两人相视而笑,在这一刻,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彼此之间的默契以及共同肩负的使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砚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许多外地患者都慕名而来。医院决定让江砚牵头开展一项关于心脏疾病微创治疗的科研项目,旨在研究出更先进、创伤更小的治疗方法,造福更多患者。
江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项目中,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组织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和实验。林知夏虽然工作也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就会帮江砚整理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一次项目讨论会上,江砚正在介绍项目的进展和遇到的难题。“目前,我们在微创器械的精准度上遇到了瓶颈,现有的器械很难满足我们对心脏细微部位操作的要求。”他皱着眉头说道。团队成员们纷纷陷入沉思,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这时,林知夏突然想到了什么,“我记得之前在一本国外的医学杂志上看到过一种新型材料,或许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微创器械上,提高器械的柔韧性和精准度。”她的话就像一道光照进黑暗的房间,让大家看到了新的希望。
江砚听后,眼前一亮,“知夏,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可以深入研究一下这种材料,看看是否真的可行。”会后,江砚和林知夏立刻开始查阅关于这种材料的详细资料,并联系相关专家进行咨询。
经过一系列研究和实验,他们发现这种材料确实能够解决目前遇到的难题。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新型的微创器械逐渐成型。
就在项目顺利推进之时,江砚的弟弟林北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时意外受伤,导致腿部骨折。江砚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向医院请假,赶到学校,将林北送到自己所在的医院进行治疗。
林知夏知道后,也赶来帮忙。她温柔地安慰着焦急的江砚:“别太担心,林北年轻,恢复能力强,只要好好治疗,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在林北治疗期间,江砚和林知夏一有时间就到病房看望他。林知夏会给林北讲一些有趣的急诊故事,逗他开心,而江砚则会耐心地叮嘱林北注意事项。
在江砚和林知夏的悉心照顾下,林北的伤势逐渐好转。他看着哥哥和林知夏为自己忙碌的身影,心中暗暗祝福他们能够一首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