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省原县的晚春,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气,洁白的花瓣像雪花一样簌簌飘落,轻轻地落在张强的三轮车上。
自从来到月牙镇,张强总在清晨看见那个戴着蝴蝶发夹的女人。她的发夹是淡蓝色的,上面镶嵌着几颗晶莹的珠子,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女人的头发很长,如瀑布般垂落在她的双肩上,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
她总是穿着一条褪色的灰裙,背着一把破旧的吉他,仿佛这把吉他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她都会来到张强的摊位前,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张强摆放水果。她的目光总是落在那堆青杏上,然后默默地买半斤,付完钱后,她会在摊位旁驻足许久,听张强用带着冀省口音的方言吆喝。
第五天傍晚,天空突然阴沉沉的,乌云密布,预示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张强手忙脚乱地用防水布盖住青杏,以免它们被雨水淋湿。就在他转身的时候,他突然看见那个女人正蹲在三轮车旁,雨水顺着她的发梢往下淌,蝴蝶发夹在雨幕中忽隐忽现。
“上来躲躲雨吧。”张强掀开防水布的一角,对女人说道。女人没有说话,她默默地抱着吉他,小心翼翼地爬进了车斗里。张强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槐花香气,那是从女人的发丝间散发出来的,混合着雨水的潮湿,让人感到一种别样的清新。
雨势渐小,女人突然开口:“我叫苏棠。”她着吉他上的裂痕,“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后来跟着流浪剧团学唱戏,剧团散了,我就带着这把吉他到处走。”她摘下发夹,金属表面还沾着水珠,“这是在原县桥洞捡的,觉得好看,就一首戴着。”
张强望着那枚熟悉的发夹,想起在原县收到的粉丝礼物,心里泛起暖意。他说起自己的故事,从冀省老家的三轮车,到石板镇拾金不昧的锦旗,再到靠着短视频收获的陌生人善意。苏棠静静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在吉他弦上滑动,突然轻笑一声:“原来我们都是被生活推着走的人。”
夜幕悄然降临,如墨的黑暗逐渐笼罩了整个世界。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有一座破旧的桥,桥洞下,两个人蜷缩在一起。
苏棠静静地坐在那里,怀中抱着一把古旧的吉他。她轻轻地拨动着琴弦,那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中回荡,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她的歌声空灵而苍凉,如同夜风中的幽灵,飘忽而又哀怨。那首歌没有名字,只有简单的几句歌词:“风是我的客栈,雨是我的行囊,我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未说出口的话……”
歌声在空气中弥漫,惊起了枝头的夜鸟。它们扑腾着翅膀,飞向远方,似乎也被这歌声所打动。
张强静静地坐在苏棠身旁,他的目光落在她被月光勾勒出的侧脸上。月光如水,洒在她的脸上,使得她的面容显得格外柔和。
突然,张强打破了沉默,他轻声说道:“苏棠,跟我一起走吧。下一站,我们去桐柏山,那里有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美极了。你可以继续唱歌,我就在旁边摆摊,卖一些小玩意儿。我们可以把这一路的故事,唱给更多的人听。”
苏棠的手指停在了琴弦上,她没有立刻回答。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低声问道:“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在找一个答案。”张强摸出粉丝寄来的护膝,上面还绣着“一路平安”的字样,“有人说,平凡人认真活着,就能照亮别人。或许我们可以一起,把这份光传得更远。”
苏棠的眼眶突然红了,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打转,仿佛下一刻就要滚落下来。她急忙转过头去,不想让张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然后,她深吸一口气,重新拨动起琴弦,这次的曲调明显轻快了许多,仿佛她心中的阴霾也被一扫而空。
“好,那我们就做一对流浪的搭档。”苏棠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但更多的是坚定,“你卖你的诚信货,我唱我的人间歌。”
从那以后,月牙镇的集市上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天清晨,张强都会早早地来到集市,摆好他的摊位,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而苏棠则会抱着她的吉他,坐在张强的摊位旁边,开始弹奏起美妙的音乐。
张强的吆喝声和苏棠的吉他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路过的人们纷纷被这独特的声音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围拢过来。
苏棠的歌声苍凉而动人,仿佛诉说着人间的悲欢离合。有人被她的歌声深深打动,不禁流下了眼泪;而张强摊位上那面“诚信摊主”的锦旗,也让人们对他心生敬意。
他们的表演不仅吸引了众多路人的关注,还收到了许多温暖的礼物。有粉丝寄来的新琴弦,让苏棠能够继续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有孩子们画的画,充满了童真和对他们的喜爱;还有写满鼓励话语的明信片,给了他们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半个月后,当槐花凋零,张强和苏棠踏上了新的旅程。三轮车上,除了装满水果的筐子,还多了一把吉他和一面写满故事的锦旗。苏棠依旧戴着那枚蝴蝶发夹,而张强的“诚信摊主”招牌,也在晚春的风中猎猎作响。
他们知道,前方的路或许依然充满未知,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孤独的旅人。一个用诚信丈量土地,一个用歌声传递温暖,两把破旧的吉他和一辆三轮车,载着他们的故事,继续在晚春的风里,寻找下一个需要被照亮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