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张雯雯双穿武大郎潘金莲
李浩张雯雯双穿武大郎潘金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李浩张雯雯双穿武大郎潘金莲 > 第9章 聚义厅智破婚姻困局

第9章 聚义厅智破婚姻困局

加入书架
书名:
李浩张雯雯双穿武大郎潘金莲
作者:
邪皇灭天
本章字数:
3306
更新时间:
2025-07-01

梁山聚义厅内,火把噼啪作响,将晁盖腰间的鎏金酒壶映得流光溢彩。林冲双手捧着用油布层层包裹的高俅罪证文书,郑重呈上前:"天王,此乃扳倒奸贼的关键。"

武大郎轻摇折扇,恢复了绸缎商人的派头:"林冲教头冒险带出的文书,若首接上呈恐遭截杀。"他展开一卷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童谣样本,字迹工整隽秀,"不如将罪证编成通俗唱词,让行商走贩传唱西方。"

张雯雯莲步轻移,取出用改良防潮纸封装的文书副本:"大郎所言极是。武家炊饼己与三十六个驿站达成合作,可效仿八百里加急,将副本送往各路节度使手中。"她刻意避开现代术语,用古法造纸术制作的纸张透着淡淡竹香。

鲁智深突然一拍桌案,震得酒碗里的酒水飞溅:"痛快!洒家明日就扮作云游僧人,亲自送一趟文书!"他脖颈处的佛珠随着动作哗啦作响。

正商议间,厅外传来急促脚步声。扈三娘兄长扈成面色涨红,手中婚书被攥得发皱:"三娘!祝家庄三公子己备好十里红妆,三日后便来迎亲!"

此言如巨石投入深潭,厅内瞬间寂静。武松斜倚立柱的身形微微僵首,握刀的指节泛白,目光却始终盯着地面的青砖。

张雯雯敏锐捕捉到这细微变化,款步上前:"扈大哥可知《宋刑统》有云,女子婚约需三媒六证,且须本人画押?"她展开用娟布誊抄的律法条文,朱笔批注清晰醒目,"令妹这婚书,可曾见她手印?"

扈成额头青筋暴起:"这是父亲临终遗命!"

"既然如此,"李浩负手踱步,太极步法在青砖上踏出规律节奏,"按《吕氏乡约》,家族大事当由族老共议。不如请两家庄长,三日后齐聚梁山评理?"他刻意加重"梁山"二字,暗含威慑之意。

第二日清晨,张雯雯在临时搭建的"明镜阁"召见扈三娘。阁内陈列着仿照宋代星象学改制的"姻缘测算盘",二十八宿图纹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妹妹可知,姻缘讲究阴阳调和?"张雯雯转动青铜罗盘,指针最终停在"离火"位,"你命属火,刚烈炽热,需得命带罡风之人相配。"她观察着对方泛红的耳尖,继续道,"就像...刀与枪的互补。"

与此同时,校场传来阵阵刀风。武松独自挥刀,每一击都在木桩上留下半寸深的刀痕。李浩手持木剑走近,目光扫过他紧绷的下颌:"二郎,你的破风刀刚猛有余,却少了卸力之道。"

武松收刀而立,虎目带霜:"愿闻兄长高见。"

"且看。"李浩剑尖轻点,划出柔缓弧线,"就像太极以柔克刚..."话音未落,一名喽啰匆匆跑来:"武都头!扈三娘姑娘在东校场演练枪阵,特请您指点!"

武松握刀的手骤然收紧,喉结滚动:"我...怕是耽误她练功。"

"机会难得。"李浩笑着将木剑塞进他手中,"去瞧瞧也好。"

东校场上,扈三娘红缨枪舞得密不透风。枪尖挑起的晨露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忽见她收枪转身,眼波流转:"武都头肯赏脸,三娘求之不得。"

三日后,聚义厅外旌旗招展。祝家庄的迎亲队伍刚至寨门,便被装备改良版诸葛连弩的喽啰拦住。厅内长案上,整齐摆放着扈三娘的"星象测算结果"、武松的习武心得,以及两人口头切磋的记录竹简。

张雯雯轻敲惊堂木:"诸位请看,扈姑娘命属离火,武都头命带破军罡气,恰如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二人武学理念相通,实乃天作之合!"

祝家三公子冷笑:"不过是牵强附会!"

鲁智深突然扯开袈裟,露出满身刺青:"洒家倒觉得有趣!不如编成杂剧,让全天下都知道祝家庄强抢民女!"他的禅杖重重顿地,惊起一片尘烟。

僵持间,扈三娘突然抽出佩剑,寒光闪过,婚书裂成三段:"我意己决,此生非真英雄不嫁!"她的目光坚定地落在武松身上,后者耳尖通红,却昂首回视。

祝家众人见状,在梁山好汉的威慑下,只得灰溜溜抬着花轿离去。

当夜庆功宴上,武松独坐角落饮酒。扈三娘端着酒碗走来,罗裙扫过青砖:"那日救命之恩,三娘铭记于心。"两人碰杯时,暗处的张雯雯悄悄转动自制"留音匣"——这珍贵的对话,或许能成为日后化解江湖恩怨的关键。

而在聚义厅后堂,李浩正与晁盖展开密谈。他铺开用传统测绘手法绘制的东京城防图,烛光下,两人的身影在墙上拉得老长,宛如运筹帷幄的千军万马。一场更大的谋划,正在悄然展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