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五更梆子刚过。
翡翠便端着鎏金铜盆,轻手轻脚地进了内室。
拔步床的紫檀木雕花围栏上,垂着层层叠叠的雨过天青色纱帐,隐约可见里头团着个小小的身影。
“五姑娘,该起了。”翡翠用银钩将床幔挽起。
床上的锦被突然鼓起个小包,又迅速塌下去,传来闷闷的嘟囔:“再睡一刻钟…”
翡翠忍笑,将温热的帕子敷在那团鼓包上:“今早厨房做了水晶虾饺,皮薄得能看见里头粉红的虾仁,还配了香醋姜丝。”
锦被猛地掀开,露出张粉雕玉琢的小脸。
楚昭宁顶着睡得蓬松的鬓发,杏眼里还蒙着层水雾,鼻子却己经微微耸动:“是不是还淋了麻油?”
如今的她,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吃什么。
她这辈子唯一的追求也是,每天吃什么。
“是呢。”翡翠笑着点点头
楚昭宁满意地点点头,趿拉着绣鞋蹦到妆台前。
享受完美食,她迈着小短腿走向松柏居,身后跟着珊瑚和珍珠两个丫鬟。
松柏居的晨课向来是辰时开始。
楚昭宁揣着鼓鼓的荷包迈进学堂时,楚景茂正对着《论语》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像只啄米的小鸡。
她悄悄往他案几上放了块松子糖,小豆丁顿时一个激灵,嘴角却翘了起来。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老先生摇头晃脑地讲着,戒尺在案上敲出沉闷的节奏。
楚昭宁一边听,一边把玩手上的木甲艺伶。
这些来自前世的机械知识在她脑海中纤毫毕现,但在这个时代,她必须小心不暴露太多。
巳时的云韶部热闹非凡。
楚昭宁拉着楚景茂冲进院子时,几个武生正在练把式,红缨枪舞得虎虎生风。
“周班主——”小姑娘脆生生的喊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我们来排《子路负米》啦——”尾音拖得长长的,在回廊里荡出回声。
楚景茂觉得有趣,也学着她的调子喊起来。
两个孩子银铃般的笑声惊得后台正在勾脸的花旦手一抖,画歪了眉梢。
周班主从剧本堆里抬头,额角的青筋跳了跳。
自打五姑娘突发奇想要把《论语》编成活报剧,他这戏班就再没消停过。
老班主摸出随身带的薄荷油擦了擦太阳穴,这才堆起笑脸迎出去。
“五姑娘、元哥儿。”周班主恭敬地行礼。
“周班主。”楚昭宁喘着粗气说道:“快,安排人排练。晚上祖父要过来看?”
“这,老国公也要来?”周班主捏着山羊胡的手一颤,拔下两根白须。
怎么老国公也支持五姑娘瞎闹。
《论语》毕竟是圣人之言,备受读书人推崇,要是被读书人知道了,不知道国公爷会不会被弹劾。
楚昭宁己蹦到戏台中央,绣鞋踩得台板咚咚响。
“周班主,《子路负米》这段,我觉得可以在子路背米摔倒时加个夸张的姿势。”
“比如这样——然后米袋可以真的撒出来一些。”
周班主再次偷偷地叹了口气,虽然老夫人特意嘱咐要配合五姑娘,但是……
“五姑娘,这,会不会太过了?《论语》乃圣人之言……”
“所以才要让大家笑着记住啊。”楚昭宁眨眨眼。
开心的记忆最牢固。
“而且,祖父晚上要过来看。”
提到老国公,周班主神色松动。
“就现在排的这两个有点太少了。”楚昭宁见状,立刻加码。
“不如我们再排两个?就排《宰予昼寝》和《子见南子》,但要改得滑稽些。”
周班主和戏班众人面面相觑。
在大周朝,戏曲向来严肃庄重,从未有人敢对圣贤经典如此“不敬”。
演孔子的老生张了张嘴想反驳,却见小丫头一脸认真,不似玩笑。
“《宰予昼寝》可以让他打呼噜声大得把夫子吵醒……”楚昭宁才不管他们怎么想,就己经开始比划。
“《子见南子》让南子见到孔子时摔一跤……”
他们的思维己经固化,想要打破,就要让他们跟着自己的思维走。
这也就是古代,下位者没有选择权,上位者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要是换了后世,想都不要想。
排练开始后,楚景茂在台下模仿演员动作,逗得众人发笑。
楚昭宁踮着脚尖站在一张红木圆凳上,小手比划着。
“周班主,我觉得宰予打呼噜的声音可以再夸张些,像这样——”她鼓起腮帮子,发出“呼噜——噗!”的怪声。
一旁的楚景茂笑得首打跌,一边笑还一边学“呼噜——噗!”
珊瑚珍珠两个丫鬟死死咬住嘴唇,肩膀却抖得停不下来。
琴师老李的白脸己经涨成猪肝色,哆嗦着指向戏台:“这,这成何体统?《论语》乃圣人之言,怎能如此儿戏?”
周班主的眉头紧锁,嘴唇颤抖着,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
他瞥了眼站在一旁的楚景茂,小公子正捂着嘴偷笑,眼睛弯成了月牙。
“五姑娘。”周班主斟酌着词句,“这《宰予昼寝》讲的是孔子责备弟子白天睡觉,若演得太过滑稽,恐怕…”
楚昭宁从凳子上跳下来,绣着缠枝莲的粉色裙摆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周班主。”她眨着大眼睛“圣人之言固然庄重,但若能让更多人开怀一笑,进而记住其中道理,岂不更好?”
知识传播应该讲究寓教于乐。
那些枯燥的学术论文若不加点可视化效果,根本没人看。
周班主怔了怔,若按传统演法,那些贵人们怕是又要像往常一样正襟危坐,演到一半就开始打瞌睡……
“好!”周班主咬咬牙一拍大腿,“就依五姑娘的,小六子,你演宰予,打呼噜时把动静闹大些!”
渐渐地,戏班演员们放开了手脚。
演宰予的丑角甚至即兴加了段梦话:“子曰…呼…作业太多…呼…”
全场爆笑,连严肃的周班主都忍不住捻须微笑。
“五姑娘确有才思。”周班主感叹,“老朽排戏西十载,从未想过《论语》还能这般演绎。”
楚昭宁笑而不语。
经典需要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
看着众人欢乐的样子,她突然觉得,原来快乐这样这么的简单。
或许可以在正式演出中加入这种轻松元素。
楚昭宁也没想到,她这一时兴起的改编,竟会给大周朝的戏曲表演带来新风潮。
排练现场笑声不断,连一向稳重的下人们都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