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重生,系统让我表演被娜扎美死
刚重生,系统让我表演被娜扎美死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刚重生,系统让我表演被娜扎美死 > 第11章 人生大事开机

第11章 人生大事开机

加入书架
书名:
刚重生,系统让我表演被娜扎美死
作者:
我也想红啊
本章字数:
5708
更新时间:
2025-06-13

2013 .5.1 号。长江边的这座城市,正在准备电影《人生大事》的开机仪式。

地点在汉口老码头附近的一个旧仓库区。

红砖墙斑驳,远处是高楼大厦。

这地方很特别,就像电影要讲的故事——关于生与死,也关于普通人的生活。

陈默站在临时主席台边上,深吸一口气。

他现在不是北电课堂上的学生,也不是办公室里运筹帷幄的老板,他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也是男主角。

他感到很大压力,这压力像江面的雾气一样包围着他。

台下坐着博纳和嘉行的代表、本地宣传部门的领导、扛着摄像机的记者,还有他的未来影业团队:

苏晴、钱进、楚若曦、柳冰。他们眼中带着期待,也有一丝紧张。

林鹿也在,她拿着平板电脑,最后一次检查流程和记者名单。

“紧张了?”一个温和有力的声音在身边响起。王劲松老师走了过来。

他穿着中式褂衫,气度沉稳,今天是电影的表演指导。

他看着陈默,眼神里有老师的关心,也有前辈的审视。

“有点,王老师。”

陈默在老师面前很坦诚。

“第一次做这么大的项目,自己导还要自己演,怕搞砸了剧本,也怕对不起大家的信任。”

他想到了之前冒险借的钱,想到了欠娜扎的饭,更想到了莫三妹这个角色承载的情感重量。

王劲松拍拍他的肩膀,声音不高但很重。

“舞台大了,心要更稳。记住,‘真听真看真感受’不能光说。

你现在不是在课堂上玩花样,是在用镜头记录生命。

莫三妹外表混不吝,内心却有滚烫的情义和深深的同情。

这份重量,你自己心里得先有,观众才能感受到。

开机只是起点,沉下心,像我们当年体验生活那样,沉到武汉的烟火气里去。”

这话像定心丸,稳住了陈默的心神。

开机仪式顺利进行。

领导讲话,制片方发言,主创亮相。

轮到陈默时,他收起了平时的跳脱,神情认真诚恳。

他没讲票房目标,而是分享了写剧本时在武汉殡仪馆、老街巷看到的故事,讲了那些普通殡葬工作者带给他的感动。他的真诚打动了现场,连挑剔的本地记者也点头认可。

仪式刚结束,麻烦就来了。

剧组的临时指挥部设在酒店会议室。

制片总监楚若曦拿着勘景报告,眉头紧皱:“陈导,王老师,出问题了。

原定明天拍老巷子里‘上天堂’白事铺的戏,街道办刚通知,后天那片要开旧城改造协调会,居民代表很多。他们拒绝了我们的拍摄申请,说噪音和封路都不行。重新协调至少需要三天!”

三天!对紧张的拍摄计划是巨大打击。会议室气氛一下子沉重起来。

陈默看向监制韩延,韩延也面露难色,他在武汉的关系网还在建立中。

“给我半小时。”

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是林鹿。她头也没抬,手指在平板和手机间快速操作,同时拨通电话,语气公事公办:

“您好,未来影业《人生大事》制片组林鹿。项目编号HB-FC-2025-089,己录入‘北京大视听’机制并同步湖北省影协备案。我们遇到紧急拍摄协调问题,请求启动跨区域联动预案。”

她准确报出街道名称、计划拍摄时间、需要封路的范围以及替代方案(承诺控制噪音和时间),并强调这是湖北省重点关注的文化项目。电话那头显然在快速处理。

十五分钟后,林鹿放下电话,平静地说:“解决了。明天按原时间、原地点拍摄,许可特批。

街道办会帮忙维持秩序,但要求我们下午三点前拍完所有吵闹的镜头,还要留出居民走的通道。

另外,他们推荐了两位懂本地丧葬习俗的老治丧委员当顾问,下午就能来,费用街道文化经费出。”

会议室一片安静,接着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

楚若曦张了张嘴,最后化作佩服的叹息。

陈默更是震惊,林鹿的能力再次让他大开眼界——她不仅用了北京广电局的协调机制,还抓住了地方宣传的需求,把危机变成了合作机会!

“林特助,厉害!”

陈默忍不住竖起拇指。林鹿只是微微点头,像做了件小事,立刻安排工作:“楚总监,马上让副导演对接街道顾问,下午西点前核对完脚本细节。

韩导,调整明天通告,吵闹的戏挪到上午拍。钱总监,记下增加的交通协管员补贴,走特批。”

下午,在去武昌老城一个快拆迁的筒子楼拍戏的路上,陈默碰到了特意从北京飞来的监制田壮壮。田导有些疲惫,但眼神依然锐利。

“田老师,您怎么来了?有韩导在,我们心里踏实。”陈默有点意外。

田壮壮摆摆手,看着车窗外长江和远处的桥:“《人生大事》这戏,骨子里有股劲儿,跟我当年拍《盗马贼》《猎场札撒》时想抓住的东西有点像。

都是讲边缘行当里的人性光芒。听说你在这忙,就过来看看江,也看看你。”

他停了一下,看着陈默。

“王老师说你压力大?别老想着票房、投资。电影没那么复杂,你感受到什么,就拍出什么。你现在是莫三妹,也是拿摄像机的人,跟着感觉走。

就像这长江水,它只管流,不管水是浑是清,那是它的真样子。你的镜头,也要有这个‘真’字。”

田壮壮的话没有具体教怎么拍,却点醒了陈默。

他想起王老师说的“沉下去”,和田导说的“凭首觉”、“真性情”,道理是一样的——丢掉导演的身份和技术的顾虑,回到对生命最真实的感受和表达上。

第一场重头戏在汉阳江滩一片野生枫林边开拍。

戏里,莫三妹办砸了一场葬礼,心情烦躁,独自在江边徘徊,遇到了同样失去亲人、在放小纸船的女孩小文(演小文的小演员很有灵气)。

夕阳把江水和建筑染成金红色,枫叶红了,景色壮阔又有点苍凉。

王劲松亲自给陈默和小演员讲戏。

他没讲大道理,而是蹲下来,用简单的话让小演员回想“心爱的玩具丢了再也找不回来”的感觉。

他又提醒陈默:“莫三妹看小文,不是看客户的孩子,是看到自己心里那个同样被抛弃、没长大的小孩。你的眼神要‘脏’(带着生活磨砺的痕迹),但底色要‘软’。”

开始实拍。

陈默穿着有点脏的殡葬师工装,蹲在江边石头上,手指无意识地摸着片飘落的红叶(道具组特意选的)。

小文怯生生地拿着小纸船靠近时,他转过头。

镜头拉近特写——那眼神非常复杂:有工作带来的麻木和疲惫,有被孩子天真打动的瞬间柔软,更深的地方,是像江水暗流一样汹涌却说不出的孤独和悲伤。

监视器后的韩延忍不住低声说:“好!就是这感觉!”

一条过。现场响起掌声。陈默松了口气,看向王劲松和田壮壮。

王劲松欣慰地点头,田壮壮指着江上漂远的纸船和满天的红叶,平静地说:“看,感觉找对了,戏自然就来了。武汉的故事,才刚开始。后面风浪不小,把稳了。”

天黑了,长江两岸亮起灯光。剧组收工,安静下来。

陈默独自走到江边,看着流动的江水。

林鹿悄无声息地走到他旁边,递给他一份刚收到的邮件摘要

——博纳的于冬亲自问了首日拍摄情况,杨蜜发来“加油”和一个调侃的表情包(附了热巴在剧组客串的路透照)。

林鹿刚和武汉一家叫“凌空游戏”的科技公司初步接触(看中他们的电影画面技术)。压力、期待、困难、机会,像长江的浪,一起涌到他面前。

他握紧拳头,指尖还留着那片道具红叶的触感。

未来影业的船,起航了。

红叶是见证。

《人生大事》这艘船,装着大家的心血和梦想,驶进了风浪大但也充满希望的水域。

陈默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