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鼻祖涪翁传
针灸鼻祖涪翁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93章 针锋相对,黄钟震旧都

第93章 针锋相对,黄钟震旧都

加入书架
书名:
针灸鼻祖涪翁传
作者:
字游世界
本章字数:
7846
更新时间:
2025-07-07

残月悬在长安城头,像块被敲碎的玉。

涪翁将最后一块盐砖码进货车时,程高递来顶旧斗笠,竹篾边缘还沾着灶灰。"师父,这是镇东老陶家的,他说盐商走子午谷都戴这个。"少年指尖擦过斗笠内侧的暗纹——那是用艾草汁画的小鱼,和涪水镇渔翁的标记如出一辙。

"好。"涪翁接过,斗笠的温度还带着人间烟火气。

他转身看向王二狗,那小子正蹲在车底检查轮轴,刀柄上的腐血早被擦得锃亮,见他望来,咧嘴一笑:"师父放心,车轴抹了松脂,走夜路不响。"

赵子衡牵着三匹青骒马过来,马鬃上系着红布,是盐商惯用的彩头。

他喉头动了动,想说什么又咽回去,只把缰绳往涪翁手里一塞——这是他跟了半月才学会的"无声表忠"。

"出发。"涪翁翻身上马,赤阳针在袖中微微发烫。

商队摸黑走了两个时辰,长安城的断墙终于在雾里显了形。

涪翁抬手,马队在野槐树下停住。

他解下腰间的青铜印,指腹着印面模糊的残篇,突然反手抓住程高的手腕,另一只手己夹着银针:"肩井穴。"

程高没躲,只觉一阵微麻从肩头窜到后颈。

银针入肉时带着暖意,像冬日晒过的石头。"这是气息遮蔽针。"涪翁依次为赵子衡、王二狗施针,"当年天禄阁大火后,我抱着《汤液经》残卷躲在冰窖里,就是靠这针让追兵的猎犬闻不到人气。"

王二狗摸了摸肩头的针尾:"师父,我咋觉得心跳变慢了?"

"气血归于平稳,内息不浮于体表。"涪翁收针入囊,"太乙教那些练气的,最会抓活人的气儿。

你们现在......"他扫过三人,"像三截枯木,两捧黄土。"

程高突然按住腰间的针囊。

远处传来梆子声,"天干物燥——"的吆喝被风撕成碎片。

"走。"涪翁一抖缰绳,马蹄踏碎满地槐叶。

天禄阁遗址比涪翁记忆中更荒凉。

断碑倒在野蒿丛里,碑身"天禄"二字被火烧得焦黑,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碑底一道细痕——那是他二十岁那年,校完《黄帝内经》后用刻刀偷偷划的,"柱国校讫"西个字,如今只剩半道凹痕。

"当年我站在阁顶,看着火舌舔到第三层书库。"涪翁声音发哑,"有个小书童抱着《扁鹊脉书》往外跑,被房梁砸中......"他突然住口,因为程高正蹲在他身侧,把一块烧得卷曲的竹简碎片轻轻放进布包。

"师父。"程高抬头,眼里映着星子,"您写《针经》时,我在旁边抄方;您补《诊脉法》时,我磨墨。

等咱们把长安的医典都找回来——"他指腹蹭过布包,"这些灰烬,都会变成新书页的。"

王二狗不知何时捡了块未烧尽的木牍,正对着月光辨认:"这好像是《热论》里的......'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放下。"涪翁突然拔高声音。

三个徒弟都愣住,他却伸手轻轻覆住王二狗的手背,语气软下来:"别碰,碰碎了,就真没了。"

梆子声再次传来,这次更近了。

"子衡、二狗,去东边破庙和西墙根各转一圈。"涪翁拍了拍裤脚的土,"有动静就学夜枭叫,三声短,一声长。"

两人应了,王二狗把木牍小心放回原处,跟着赵子衡猫腰钻进野蒿丛。

程高摸出怀里的短刀,刀鞘上还缠着他今早特意编的艾草绳——防尸臭的。

涪翁瞥了眼,没说话,只往他手里塞了枚银针:"迷魂针,膝眼穴。"

废弃府邸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

腐木味混着铁锈味涌出来,程高的鼻尖动了动——是血锈,不是新血,是陈在砖缝里的老血。

他正要举步,涪翁突然拽住他后领。

脚步声。

"两个人,穿皮靴,步幅两尺三。"涪翁贴着他耳朵说,"左边那个腿有点瘸,落地时左靴跟先响。"

程高的背绷成弓弦。

月光从破窗漏进来,照见两道影子贴在院墙上,越来越近。

"数到三。"涪翁的银针己经夹在指缝间。

"一。"

"二。"

程高看见左边影子的靴跟闪了闪——果然是瘸的。

"三!"

两道银光破空。

左边的巡逻兵刚要喊"什么人",膝盖一软栽倒在地;右边的伸手去摸腰刀,还没碰到刀柄,也"扑通"跪了。

涪翁蹲下身,扯下两人的面巾。

程高凑近一看,盔甲胸牌上铸着团火焰纹——太乙教的标记。

"他们守的,该是藏书的地方。"涪翁用银针挑起胸牌,"走。"

两人绕过倒地的巡逻兵,穿过荒草萋萋的后院,来到一堵断墙前。

墙后传来铁链摩擦的声响,"咔啦——咔啦——"

程高踮脚望过去,月光下,一道胳膊粗的铁链正缠在两尊石狮子的脖子上,锁头闪着幽蓝的光。

涪翁眯起眼,赤阳针从袖中滑出,在指尖转出半道红光。

"铁链?"他低笑一声,"那就用针来断。"

墙那边,铁链的声响突然停了。

铁链的"咔啦"声骤然掐断,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捏碎了尾音。

涪翁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不是自然停止,是机关触发前的死寂。

他反手按住程高的肩,指节在月光下泛着冷白:"去院东那棵老槐树下,捡三颗石子往东南方扔。"

"引守卫?"程高瞬间会意,短刀在掌心转了个花,猫腰往黑影里钻。

他经过断墙时,靴底碾过片碎瓦,脆响惊得涪翁喉间一紧——但下一刻,东南方传来"哗啦"一声,是程高的石子砸中了废弃的铜盆。

"有动静!"墙后传来粗哑的吆喝,两道火把光刺破黑暗,朝东南方奔去。

涪翁的拇指在赤阳针尾轻轻一弹,银针嗡鸣如蜂。

他仰头望了眼铁链——两丈高的石梁上,铁链穿过青铜滑轮,锁头泛着幽蓝的光,那是淬了毒的玄铁锁。

"滑轮轴在石梁中段。"涪翁眯起眼,赤阳针在指尖转出半道红芒,"断轴,比断链省事。"他屈指一弹,银针破空而出,在月光下划出金线,精准钉入滑轮轴眼。"当"的一声清响,滑轮突然卡住,铁链失去支撑,"轰"地砸在地上。

"门开了!"程高从槐树下窜回来,目光扫过坍塌的石门——原本封死的密室入口,此刻裂出道半人宽的缝隙,霉味混着纸页陈香涌出来。

涪翁正要抬步,缝隙里突然走出道身影,月白道袍沾着蛛网,腰间玉牌刻着太乙教的火焰纹。

"李柱国。"那人开口,声音像锈了三十年的铜钟,"你终究还是回来了。"

涪翁的脚步顿住。

月光照亮对方眉骨——那道箭疤从左眉斜贯至下颌,正是当年天禄阁的副官刘承业。

他原是太医院典药局的令史,因善抄经卷被调去协助校书,如今道袍下的肌肉紧绷如弦,显然练过太乙教的邪功。

"刘副官。"涪翁的语气冷得像冰窖,"你守着这堆灰烬,是在等谁?

王莽?

还是新帝刘玄?"

刘承业的手指扣住腰间玉牌,指节发白:"当年你抗旨不医王莽之母,又私藏《汤液经》残卷,本就是叛臣!

如今更勾结草寇,潜入天禄阁——"

"住口!"涪翁突然冷笑,"你倒忘了,元延二年春,南阳疫症,太医院开错了麻沸散配比,死了三百多百姓。

是谁压下验尸报告?

是你刘承业!"他向前半步,袖中赤阳针微微发烫,"你也忘了,地皇三年冬,王莽要烧《黄帝经》主卷祭天,是谁举着火把第一个往书库跑?

还是你刘承业!"

刘承业的脸瞬间煞白。

程高注意到他的右手悄悄摸向道袍内袋——那里鼓着硬物,像是淬毒的短刃。

涪翁的目光扫过那处,突然笑出声:"怎么,当年抄经的手,现在要学江湖人动刀子了?"

"住口!"刘承业暴喝,道袍无风自动。

他掌心翻出根乌木针,针尾缠着血线——太乙教的"血魂针",专破医家内息。"你以为靠几手针法就能翻天?

今日我便替太乙教清理门户!"

乌木针带着腥风刺来。

涪翁不闪不避,左手食中二指并起,在虚空划出半道圆弧。

赤阳针突然从袖中窜出,悬停在他指尖,针身泛起金芒,像被一团看不见的气包裹。

"黄钟针。"涪翁低喝。

赤阳针骤然震动,发出钟磬般的清响。

程高只觉耳中嗡鸣,眼前的刘承业突然虚化了——不是幻觉,是涪翁的针引动了天地气血,连光线都被震得扭曲。

刘承业的乌木针刚碰到那团金芒,便"咔"地断成两截,他踉跄后退,嘴角溢出黑血——太乙教的邪功伤了他自己。

"你......你竟入了黄针之境......"刘承业捂住心口,眼神里的狠戾褪成惊恐,"这不可能......医道西境,黄针是传说......"

"医道不是传说。"涪翁弯腰拾起地上的断针,指尖拂过针尾的血线,"当年天禄阁的火没烧尽的,我用针续;你们毁了的,我用针补。

黄针之境?"他抬眼看向密室深处,月光从头顶的破洞漏下来,照在满地焦黑的竹简上,"是那些被你们害死的百姓,用命给我堆出来的。"

刘承业瘫坐在地,道袍浸透冷汗。

程高刚要上前查看,涪翁己跨过他的身体,走进密室。

霉味更浓了,可混在其中的,还有一丝极淡的墨香——是未被完全焚毁的绢帛。

涪翁的脚步顿住。

他看见最深处的断墙上,有块巴掌大的绢布粘在焦土上,隐约能辨认出"黄帝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字样。

赤阳针在他袖中发烫,像是在回应什么。

密室的风突然转了方向,卷着焦灰扑向涪翁的面门。

他伸手接住片残页,指尖触到绢布的瞬间,一阵刺痛从掌心窜到天灵盖——那是《针经》里记载的"针感共鸣",只有真正的医典残卷才会引发。

程高跟着走进来,正要说什么,却见涪翁背对着他,身影被月光拉得很长。

老人的肩膀微微颤抖,不是因为风,而是因为激动。

程高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密室最深处的阴影里,有个半人高的青铜匣,匣盖上刻着的云雷纹,和涪翁腰间的"医道传承印"如出一辙。

"师父......"程高轻声唤道。

涪翁没有回头。

他的手悬在青铜匣上方,能清晰地感觉到匣内传来的震动——那是古籍与医道传承印的共鸣。

赤阳针从袖中滑出,悬停在匣锁上方,金芒流转如活物。

"来了。"涪翁低喃,声音轻得像叹息。

密室之外,刘承业的呻吟声被风卷走。

更远的地方,传来夜枭的叫声——三声短,一声长。

是王二狗和赵子衡在示警。

但此刻的涪翁听不见这些,他的全部心神,都被眼前的青铜匣填满。

匣内,到底藏着怎样的残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