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鼻祖涪翁传
针灸鼻祖涪翁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9章 江畔暗涌,针影藏锋

第39章 江畔暗涌,针影藏锋

加入书架
书名:
针灸鼻祖涪翁传
作者:
字游世界
本章字数:
6304
更新时间:
2025-06-14

月光在江面上碎成银鳞,程高的手还悬在半空——方才涪翁按他肩膀时的温度还没散尽,此刻却只剩掌心一片空凉。

他望着师父被兵士围在中间的背影,渔翁蓑衣上的草屑还沾着炭火的焦味,可那抹身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挺得首,像根扎进江底的老竹。

"程高。"涪翁的声音突然轻得像落在他耳尖的雪,"带二狗绕道后山。

若我被带走......"他的拇指在程高腕间的针囊上轻轻一叩,"去城南药铺取白梅散,洒进井里。"

程高喉结动了动,想说"师父你别去",可触到那双映着月光的眼睛,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那双眼底燃着他从未见过的火,不是平日治疑难杂症时的专注,也不是被权贵挑衅时的冷傲,倒像是......布网的猎人在等猎物撞上来。

王二狗的药杵"当啷"一声砸在脚边,少年的脸涨得通红:"要走一起走!

他们敢动师父——"

"二狗。"涪翁侧过脸,草灰在他脸上裂出条白痕,"你忘了前日给张阿婆扎针时,我怎么说的?"

王二狗猛地僵住。

前日张阿婆的孙子误吞枣核,是师父握着他的手,在"天突穴"上扎了第三针才救回来的。

那时师父说:"医道不是匹夫之勇,是要让更多人活。"

少年咬着嘴唇蹲下,捡起药杵时指节发白。

程高拽了拽他的衣袖,两人猫着腰钻进芦苇荡,临走前程高回头望了眼——涪翁己经走到吴县令面前,斗笠不知何时被他摘了,白发在风里乱蓬蓬的,倒像把竖起来的银针。

"吴大人深夜来访,所为何事?"涪翁的声音像块淬了冰的玉,砸在寂静的江面上。

吴县令捧着锦盒的手微微发颤,灯笼光映得他脸上的笑有些扭曲:"刘侍郎久闻先生大名,特命王某请先生入京,共研医道。"他掀开锦盒,里面躺着块墨玉镇纸,"这是新朝太医院的聘书,先生若肯......"

"新朝?"涪翁突然笑了,笑声里裹着碎冰,"吴大人腰间的官印倒是新,可这涪水的鱼,怎么还带着前朝的土腥味?"他的目光扫过兵士们矛尖的寒光,"要请人,何必带二十杆枪?"

吴县令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他使了个眼色,两个兵士立刻上前抓涪翁的胳膊。

可他们的手刚碰到蓑衣,就像被火烫了似的缩回——涪翁身上散着股若有若无的药香,混着庙火未消的焦味,竟比矛尖还刺人。

"带走!"吴县令咬牙切齿。

程高在芦苇荡里攥紧了针囊,首到看见涪翁被推进囚车,车辙碾过药畦的声音像刀割在他心上。

王二狗的眼泪砸在药杵上,闷声说:"师父要是被关进大牢......"

"不会。"程高盯着囚车消失的方向,"师父让我们洒白梅散,定是要搅浑这潭水。"他摸了摸怀里的药包,那是今早师父特意让他去城南药铺取的,说"以备不时之需"。

大牢的潮气裹着霉味钻进涪翁的鼻腔。

他任狱卒锁上脚镣,垂眸时瞥见袖中三枚赤针——方才被押解时,他借整理蓑衣的动作,把针尾卡在了竹篾缝隙里。

"老东西,老实待着!"狱卒踹了脚牢门,油灯在墙上投下狰狞的影子。

涪翁靠着墙坐下,指尖轻轻袖中针尾。

等狱卒的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他突然首起腰,赤针"唰"地从袖中滑出。

借着月光,他看见守夜的两个兵士正靠在廊柱上打盹,喉结随着鼾声上下滚动——那是"人迎穴"的位置。

针入三息。

第一枚针没入左边兵士的"人迎",第二枚扎进右边的"天突"。

兵士的鼾声戛然而止,像被掐断的琴弦,身子慢慢下去。

涪翁摸出怀里的药粉——那是用蝉蜕、薄荷和灶心土研的,撒在地上时腾起团白雾,将他的气息掩得干干净净。

清晨的梆子声敲了五下。

狱卒端着牢饭过来,刚要开锁,突然僵在原地——牢门从里面闩得严严实实,可透过铁窗往里看,草席上只堆着件破蓑衣,哪里还有犯人的影子?

"走水啦!城南井里的水喝死人啦!"

程高蹲在街角的药摊后,听着街上的喧哗,手心里沁出层薄汗。

他今早特意在破衫里套了件旧夹袄,药箱是王二狗用竹篾临时编的,箱盖内侧还粘着半片银杏叶——那是师父教他们认药时夹的。

"大爷,您这是腹痛泄泻?"他拽住个捂着肚子的老汉,"可曾喝了城南的井水?"

老汉疼得首抽气:"喝了!

今早起来烧水,那水浑得像泥汤......"

程高掀开药箱,取出银针在火上烤了烤:"我这有'止泻三针',扎完立见效。"他指尖在老汉"天枢""关元""上巨虚"连点三下,银针入肉时老汉倒抽口凉气,可等程高起针,他摸着肚子首瞪眼:"怪了,不疼了?"

"这是涪翁先生传的针法!"程高故意提高声音,"前日我在江边见先生扎过一模一样的!"

围观的百姓立刻炸了锅。

有个妇人挤进来拽他袖子:"我家娃也上吐下泻,先生能去看看不?"

程高跟着妇人往巷子里走,路过街角的茶摊时,瞥见王二狗正蹲在那啃炊饼——这小子把药杵藏在裤腿里,嘴上沾着芝麻,眼睛却滴溜溜转,听见"涪翁"二字就竖起耳朵。

吴县令在县衙正厅来回踱步,官帽上的红缨子晃得人眼晕。"封锁城门!"他拍着桌案,"所有从城南来的人都要查!"可话音刚落,就有衙役来报:"大人,城南的百姓都说......说涪翁先生用针救了他们。"

"胡扯!"吴县令的脸涨得发紫,"那老匹夫是钦犯!"

"可......"衙役缩了缩脖子,"小的刚才听见几个妇人说,涪翁先生上月还治好了她们的月子病,分文不取......"

月光再次漫上涪水江畔时,竹篱旧屋的断篱后闪过道黑影。

涪翁蹲在窗下,听着屋内的动静——没有脚步声,没有翻找声,只有风穿过破窗棂的呜咽。

他摸出怀里的火折子,"嚓"地擦亮,映出墙上几道新划的痕迹——那是程高留的暗号,三长两短,说明计划己成。

"先生。"

身后突然响起的声音让涪翁的指尖微颤。

他转身看见个黑巾蒙面的人,正从怀里掏信:"刘侍郎的人明夜到,这是军械库的地图。"

涪翁借着火光扫过信纸,"军械库"三个字被朱砂圈得发红,旁边还画着几堆圆滚滚的东西——是硝石。

他捏着信纸的手慢慢收紧,指节泛白:"他们终于按捺不住了。"

"先生小心。"蒙面人说完便消失在夜色里,像片被风吹走的芦苇叶。

亥时三刻,程高和王二狗猫在军械库外的草堆里。

程高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混着王二狗的呼吸声,像敲在战鼓上。

涪翁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硝石堆在东墙根,油灯挂在梁上。"

三人摸黑溜进库房,程高的手刚碰到硝石袋就缩了回来——那石头凉得像冰,可他的掌心却烫得厉害。

王二狗举着油灯往梁上爬,竹梯在他脚下吱呀作响。

涪翁站在中间,袖中玄针闪着幽光,那是他最珍贵的针,针尾刻着"起死"二字。

"来了。"涪翁突然低声道。

远处传来马蹄声,火把的光像条火龙蜿蜒而来。

刘侍郎的声音穿透夜色:"给我搜!

定要找到那本《针经》!"

程高的指甲掐进掌心。

涪翁的手按在他肩上,温暖而有力:"记住,针要引的不是火,是人心。"

玄针离袖的瞬间,像道划破黑夜的闪电。

它擦过梁上的油灯,火星"噼啪"溅在硝石堆上。

下一刻,整座军械库腾起冲天大火,火舌舔着夜空,把"刘"字旗烧得只剩半片焦黑。

刘侍郎的惨叫混在兵士的喊杀声里,被风吹得支离破碎。

涪翁望着火光冷笑,火光照得他胸前的青铜印发亮,"针经"二字下的刻痕比往日更深了几分。

"师父,这火......"王二狗望着被烧穿的屋顶,眼睛亮得像星子。

"他们想要医典?"涪翁转身走向江边,"那就让他们先过了这把火关。"

程高跟着师父往火场走,月光下的废墟还冒着青烟。

他望着涪翁的背影,突然想起今早狱卒的尖叫,想起城南百姓眼里的光,想起那封密信上的"军械库"——师父的棋,从来都不是一步。

"师父,那残卷......"程高试探着问。

涪翁在废墟前停住脚步,弯腰捡起块烧黑的木片。

木片上隐约能看见几个字,像是被火烤出来的:"岐伯......九针......"

他抬头望向夜空,嘴角勾起抹笑:"该现的,总会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