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市市立博物馆,最近有点“闹鬼”。不是那种青面獠牙追着人跑的低级趣味,而是更添了几分历史厚重感的“文化鬼”。主角,是一套从古战场遗址新鲜出土、自带“生人勿近”气场的将军铠甲,连同配套的十八般兵器,在展厅里享受着国宝级待遇和聚光灯服务。
可自从它C位出道,夜班保安小张的乌眼圈就没消过。
“馆长!又来了!昨晚那铠甲,它…它自己锵锵锵!跟半夜在里面蹦迪似的!还带BGM,全是金属摩擦音,我寻思着将军是不是在里面磨指甲呢?”小张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第N次向老馆长控诉,手舞足蹈,差点把自己的保温杯甩出去。
“还有那兵器架子,上面的大刀!无风自动啊馆长!我怀疑它想自己飞出去砍隔壁展厅的陶俑!说是梦游我都信!”
老馆长,姓钱,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爷子,退休前在“有关部门”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处理过的“特殊文物”比小张吃过的盐都多。他当然清楚,这哪是铠甲蹦迪,分明是铠甲上附着的古代战场英灵们,一群忠勇但死不瞑目的猛男残念,在和平年代憋坏了,集体“躁动症”发作。
“小张啊,淡定,要相信科学……呃,要相信历史的厚重。”钱馆长拍了拍小张的肩膀,内心却在叹气。他试过给铠甲播放《大悲咒》循环版,试图用佛法感化英灵,结果英灵们似乎更兴奋了,铠甲抖得跟装了弹簧似的。他又尝试摆上苹果香蕉,想来个“供奉套餐”,结果第二天苹果上多了几个整齐的牙印——问题是,铠甲它也没嘴啊!
“这帮老兵痞,精力太旺盛了!”钱馆长揉着太阳穴,感觉自己的退休金都快保不住了。
与此同时,市立第一大学附属中学的“环境美化与校纪纠察社”——实际上的校园非官方灵异事件调查小组,也对这“会动的铠甲”表现出了十二万分的兴趣。
社长李明轩,推了推他那500度的黑框眼镜,对着社员小王和小李下达指示:“根据线报,博物馆的‘文物活化现象’己进入高发期。我们的任务,是以‘历史文化深度爱好者’的身份,潜入…啊不,是参观!对,参观!收集第一手灵动数据,争取解开铠甲‘健身’之谜!”
小王和小李一脸崇拜:“社长英明!我们保证完成任务!”他们背包里塞满了从网上淘来的“专业设备”——一个号称能探测“灵体波动”的改装收音机,一个据说是“高僧开光”的手电筒,还有一个能发出“次声波驱邪”的……儿童玩具尖叫鸡。
好巧不巧,陈平所在的班级,这周也接到了学校下发的“爱国主义教育暨历史文化熏陶”主题团日活动通知——集体参观市博物馆,重点学习本乡本土出土的珍贵文物。
“同学们,这次参观机会难得,大家要认真听讲,用心感受我们B市深厚的历史底蕴!”班主任在讲台上激情洋溢,唾沫横飞。
陈平坐在下面,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打哈欠。博物馆?有空调就行。历史文物?能拍照发朋友圈就行。至于爱国主义教育……嗯,食堂今天的红烧肉挺爱国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抵达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穿过一个个展厅。当来到那套万众瞩目的将军铠甲展柜前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发出了惊叹。
“哇!这铠甲也太帅了吧!穿上是不是就能变身超级英雄?”
“看这气势,当年的将军肯定是个猛男!一刀一个嘤嘤怪!”
“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啊!我感觉我的灵魂都得到了升华!”
讲解员小姐姐笑容甜美,正准备开始她关于铠甲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的专业解说。
陈平却没跟着起哄,他双手抱胸,绕着玻璃展柜慢悠悠地踱了两圈,眉头越皱越紧,最后停在铠甲正面,歪着头,表情严肃得像是在进行什么重大科研项目。
足足盯了半分钟,他突然开口,声音不大,但在略显安静的展厅里格外清晰:“老师,讲解员姐姐,我觉得……这个铠甲的姿势,摆放得很有问题啊。”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
讲解员小姐姐脸上的职业微笑僵住了一瞬:“这位同学,您是说……?”
带队老师也投来疑惑的目光。
陈平指着铠甲,一本正经地开始了他的“人体工学讲座”:“你们看啊,它这个重心,明显是往左边偏的。这导致它的左腿需要承受大部分重量,长期以往,这跟单腿站立有啥区别?容易造成‘铠甲关节’劳损。”
他顿了顿,又指向铠甲的腰部:“还有这个腰,为了追求所谓的‘威武霸气’,扭转角度也太夸张了。这完全不符合人体……哦不,是‘甲体’的正常生理结构。这么拧着,别说上阵杀敌了,我估计它站久了都得‘腰间盘突出’,还是骨质增生那种!”
周围的同学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腰间盘突出?给铠甲看病?这脑回路也是清奇。
讲解员小姐姐嘴角抽了抽,努力维持着专业素养:“同学,这可是我们请了国内顶尖的考古专家和历史学者,根据大量史料和出土文物比对, 考证复原的古代将军标准站姿,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我们古代将士的英勇气概和不屈精神!”
“英勇归英勇,精神归精神,但姿势不对,再英勇的精神也扛不住地心引力啊!”陈平摆摆手,打断了讲解员的官方辞令,“我跟您打包票,就这别扭的造型,如果展柜里没有那些看不见的固定支架撑着,它自己晚上肯定会因为重心不稳而‘duang duang duang’地晃动,甚至首接表演一个‘五体投地式敬礼’,啪叽一下摔个稀巴烂。”
他越说越来劲,甚至上前一步,隔着玻璃比划起来:“你们看,如果把它的右脚稍微往后挪一点,再垫高个两三厘米,让身体重心回到中轴线上,腰部稍微回正一点,减少扭力。这样一来,整体受力就均匀了,稳定性自然就上去了。不仅看着更协调,关键是安全!文物安全大于天嘛!”
恰在此时,钱馆长巡视到了这个展厅,老远就听到一个年轻的声音在“指点江山”。他原本以为是哪个不懂事的熊孩子在胡闹,正要板起脸训斥,可当他听清楚陈平那套“重心偏移”、“腰部扭矩”、“力学平衡”的分析后,脚步却顿住了。
钱馆长先是觉得这小子在胡说八道,拿现代科学套古代玩意儿。可他下意识地顺着陈平的指点,仔细端详那套威风凛凛的铠甲,再结合自己这段时间对英灵躁动现象的观察——那些兵戈交击声,那些铠甲的轻微晃动……
一个荒谬却又似乎合情合理的念头在他脑中闪过:难道……这些几百年前的英灵们,不是因为憋屈,而是因为……站得不舒服?!
他立刻招手叫来几个工作人员。
“小李,小王,你们几个,听这位同学的建议,把……把铠甲的姿势,稍微调整一下。对,右脚垫高,腰稍微回正。小心点!轻拿轻放!这可是国宝!”钱馆长一脸严肃地指挥,心里却在打鼓。
工作人员们面面相觑,心想馆长今天是怎么了,居然听一个毛头小子的?但领导发话,只能照办。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展柜,在陈平“对对对,再往左偏一点点,哎,手稳住!”的“专业指导”下,吭哧吭哧地调整了铠甲的支撑和姿态。
李明轩和他那两个“灵异侦探”社员,此刻也挤在人群外围,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
小王压低声音:“社长,这……这陈平是在干嘛?现场教学如何正确摆放手办吗?”
李明轩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不定,他掏出小本本,飞快地记录着:“目标人物陈平,再次展现其‘概念级常识’对灵异现象的干涉能力。本次干涉方式……疑似为‘物理超度’之‘姿态矫正疗法’?”
当晚,博物馆保安室。小张破天荒地没有再接到“铠甲蹦迪投诉热线”。他甚至在监控里看到,那套将军铠甲纹丝不动,安静得像个真正的雕塑。
第二天一早,钱馆长看着一夜安稳的监控录像,又听了夜班保安“一切正常,甚至有点过于安静”的汇报,看向陈平资料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他特地找到了陈平的带队老师,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地表示:“贵校这位陈平同学,真是个人才啊!观察力敏锐,知识面广博,勇于提出不同见解,还懂文物保养和……呃,运动力学!我们博物馆都想聘请他当我们的‘特邀文物姿态与健康顾问’了!”
带队老师一脸懵,但还是与有荣焉地谦虚了几句。
李明轩则在他的“陈平现象观察笔记”上郑重写下新的一笔:“记录编号007:目标人物陈平,通过对‘闹鬼’铠甲进行‘人体工学姿态调整’,成功使其‘安静’。初步判断,其‘日常行为合理性’己从单纯的‘驱散’、‘净化’,拓展到对灵体的‘安抚’甚至‘满足其潜在需求’层面。影响机制……极其复杂,建议提升研究优先级。备注:或许可以尝试让目标人物去给那些‘凶宅’调整一下家具摆放?”
李明轩合上本子,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又被刷新了一遍。他看向窗外,陈平正因为“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被班主任点名表扬,脸上依旧是那副“我只是个普通路过群众”的淡定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