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客栈的雕花窗棂凝着夜露,宋青书借着烛火翻看《武穆遗书》,指尖划过“兵者诡道”西字,忽闻窗外传来衣袂破空声——是周芷若的峨眉轻功,起落间带着倚天剑特有的清鸣,如银针过穴般利落。
“夫君还在钻研兵法?”周芷若推门而入,倚天剑往墙上一挂,剑鞘与木柱相击,发出龙吟般的余韵,“静玄师姐传来消息,少林十八罗汉堂的僧人竟在斋饭里中了番泻叶之毒,空闻大师连禅坐都难以维持。”
宋青书合上古籍,目光落在她挂起来的倚天剑上:“番泻叶性寒滑利,必是成昆那老贼所为。他这是要先折少林的‘脾胃之气’,待高僧们元气虚弱,再以‘幻阴指’攻其任脉。金刚伏魔圈再强,也架不住内腑受创,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
周芷若取下倚天剑,用软布擦拭剑鞘:“今晚随张无忌夜探少林,你当真要带着这半坛烈酒?”她晃了晃袖中青花瓷瓶,“上次用这酒给静照师姐擦拭银针,她竟说比峨眉的‘玉露消毒法’还要清爽。”
“烈酒能通经络、行药势,古来便是金创圣药。”宋青书拍了拍腰间的牛皮酒囊,“藏经阁内多有陈年典籍,若遇寒毒侵蚀,烈酒可驱邪;若逢火攻,更能助燃。”他忽然瞥见倚天剑的剑穗在风中轻摆,“芷若,你这倚天剑若用来切开腐肉、挑去脓血,定比寻常匕首锋利三分。”
周芷若横了他一眼:“好好的神兵利器,到你嘴里倒成了医馆的柳叶刀。”话虽如此,却将剑鞘往他手中一塞,“若遇紧急情况,剑鞘可作夹板,剑身……”她指尖抚过剑刃,“便用来给那些不长眼的刺客‘放放血’。”
子夜时分,三人在少林后山碰头。张无忌身着灰色僧袍,腰间别着从厨房顺来的油纸包,香气中混着檀香:“青书兄,山下居士送的素饼倒也不错,可充作夜探干粮。”
宋青书嗅了嗅:“张公子这是要学少林僧人化缘?”目光扫过他手中的圣火令,“今夜若遇成昆,切记不可硬接他的幻阴指。那寒毒专克阳刚真气,需以‘引蛇出洞’之法,先诱他攻击带脉,再借圣火令的锋芒破其阴毒。”
说话间,山脚下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周芷若倚天剑出鞘三寸,月光在剑刃上凝成霜花:“是波斯明教的圣火令弟子,竟与元廷观星奴勾结!”
宋青书凝目望去,见那些身影袖口绣着半截龙纹,心中一凛:“元廷这是要将西域邪术与中原武学相混,乱我武林根基。芷若,你用倚天剑护好膻中穴,我来破他们的‘寒毒阵’。”
藏经阁内,腐木与墨香交织,却隐隐透着尸臭。宋青书刚跨进门槛,头顶梁上便有十八道黑影扑落,手中短刃泛着青紫色幽光——正是幻阴指剧毒。
“小心!”周芷若倚天剑划出半圆,剑光如银河落九天,瞬间削落三道短刃。宋青书趁机甩出酒囊,烈酒泼在木柱上,火折子擦燃的刹那,腾起的火墙将观星奴逼退。
“好个‘火攻计’!”张无忌赞了一声,忽觉背后寒风袭来,忙施乾坤大挪移卸力,却见成昆从阴影中走出,指尖青气翻涌:“宋青书,你果然是个变数……”
话未说完,周芷若的倚天剑己刺向他手腕“阳溪穴”,剑风带起的气劲竟将他袖口割裂:“老贼,今日便让你尝尝峨眉剑法的滋味!”
宋青书趁机观察成昆步法,忽然发现他每出一掌,足底必点“涌泉穴”——这是借地阴之气催动寒毒。他低声对张无忌道:“张公子,待我引他转身,你便以九阳真气震他‘至阴穴’,破他地气借力之法。”
成昆见势不妙,突然甩袖射出三枚透骨钉,首奔宋青书面门。周芷若倚天剑连挥,叮叮叮三声将钉子击飞,剑刃却在月光下显出淡淡青色——竟是被寒毒侵蚀。
“不好,剑上有毒!”宋青书忙掏出烈酒,泼在剑刃上擦拭,“芷若,快运峨眉九阳功逼毒,莫让寒毒顺着剑柄侵入经脉!”
此时谢逊的狮吼声从后山传来,如晴天霹雳般震得藏经阁梁柱轻颤:“成昆老贼,还不出来受死!”七伤拳的气浪掀飞半幅经幡,成昆脸色大变,正要退走,却被周芷若倚天剑拦住去路。
“现在想逃?”周芷若剑尖挑起他黑袍,“你在少林粥饭里下番泻叶,又在藏经阁设伏,当我峨眉弟子是吃素的?”
宋青书趁机贴近成昆,忽然闻到他身上有淡淡的尸油味——这是修炼邪功的征兆。他悄悄取出三根银针,以倚天剑鞘为柄,快速刺向成昆“风市穴”“血海穴”:“芷若,用剑鞘敲他‘肩井穴’,断他寒毒运转!”
成昆惨呼一声,跪倒在地,幻阴指的青气顿时弱了三分。谢逊趁机闯入,七伤拳如排山倒海般压下:“小宋兄弟,这老贼就交给你处置!”
宋青书却摆手道:“留他活口,让少林高僧审问。当务之急是查看藏经阁内是否有《易筋经》残页被窃——成昆的目标,怕是要借少林绝学修炼邪功。”
张无忌翻开成昆的乾坤袋,果然找到半幅羊皮地图,上面标着各大门派的“气血枢纽”:“青书兄,这是元廷绘制的《武林要害图》,竟将少林藏经阁视为‘任脉总穴’。”
“正是如此。”宋青书指着地图上的标记,“他们想通过破坏各门派的‘气血枢纽’,让中原武林自乱经脉。芷若,用倚天剑在图上刻下‘破阵之法’——凡标红处,皆需以纯阳真气镇守。”
周芷若依言挥剑,倚天剑在羊皮上划出火星:“夫君,你怎知这些要害所在?”
“当年在武当,曾听师父说起各大门派的武学渊源。”宋青书随口敷衍,目光却落在空智大师身上——他正被张无忌用九阳真气疏导经脉,“少林高僧的‘金刚伏魔圈’,实则是借天地人三才之气,若内腑受损,便如经脉堵塞,需先通脾胃、再固元气。”
谢逊忽然大笑:“小宋兄弟,你这医理倒比七伤拳还厉害,三言两语便破了成昆的阴谋!”他转头对成昆道,“老贼,你机关算尽,却不知天下间最厉害的武功,是这救人的医道!”
藏经阁外,晨光初现。空闻大师带着少林弟子赶来,见成昆被制,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宋施主与周施主救少林于危难,大恩不言谢。”
宋青书忙抱拳回礼:“大师言重了。只是贵寺的膳食安全,日后需多留意——可在粥锅旁放置‘辟毒银针’,若遇剧毒,银针自会变色。”
周芷若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个小玉瓶:“这是用倚天剑鞘刮下的寒毒碎屑,混着黑玉断续膏制成的‘驱寒散’,可治贵寺僧人的腹泻之症。”
空闻大师接过玉瓶,苦笑道:“周施主的倚天剑,竟成了少林的‘救命符’。”
归途之中,张无忌望着周芷若手中的倚天剑,忽然道:“芷若,你这剑若与青书兄的医道结合,怕是能创出一套‘医武双绝’的剑法——刺穴止血、削骨疗伤,当真是江湖一绝。”
周芷若眼尾微挑,倚天剑在手中挽出剑花:“若真有那一日,便叫‘金针渡血剑法’,专破天下邪功。”她忽然转头望向宋青书,“夫君,你可愿为这剑法写个‘医理注解’?”
宋青书笑道:“自然愿为。就像这倚天剑,既能斩尽奸邪,也能划破腐肉疗毒——这江湖,本就需要这般刚柔并济的手段。”
暮色中,三人在山脚下分道。宋青书望着周芷若倚天剑上的月光,忽然想起她在屠狮大会上的飒爽英姿——那时的她,手持倚天剑,眼中只有峨眉的兴衰;如今的她,剑鞘里却多了几分医者的仁心。
“芷若,”他忽然道,“待天下太平,咱们便在峨眉后山建个医庐,你教弟子们倚天剑法,我教他们正骨针灸,如何?”
周芷若收剑入鞘,声音里带着笑意:“先说好,你的正骨刀不准碰我的倚天剑——若敢在剑刃上刻什么‘骨折固定线’,我便用剑鞘敲你‘百会穴’!”
夜风中,倚天剑的清鸣与两人的轻笑交织,宛如一曲江湖夜歌。而藏经阁内,那本被宋青书批注过的《胡青牛医书》,正被少林僧人郑重收进典籍室,扉页上的墨迹尚未干透:“医道如剑,需刚柔并济;救人如破阵,需明辨虚实——记于少林夜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