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
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 > 第66章 济世银针

第66章 济世银针

加入书架
书名:
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
作者:
月下妖猫
本章字数:
10154
更新时间:
2025-06-19

龙门石窟的肃穆与风雪后的澄澈,随着陈阳和柳砚卿走下栈道,渐渐被世俗的喧嚣取代。

阳光虽好,但寒意依旧刺骨。

“我先送你回听雪轩。”陈阳看着身边裹紧白色羽绒服的柳砚卿,温声道。连续经历昨晚的惊魂和方才的玄门之战,她需要休息。

柳砚卿却摇了摇头,眼眸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和求知欲:“不,陈阳,我想跟你一起去看看。刚才听你讲那么多,关于民间信仰的困境,关于玄门整合的必要……我想亲眼看看,亲耳听听。或许,我这双看惯了古物、听惯了戏文的眼睛耳朵,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呢?”

陈阳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芒,那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或好奇,而是一种想要理解、想要参与的责任感。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但可能会很枯燥,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

“我不怕。”柳砚卿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分量。

于是,接下来的行程,从原本陈阳的“微服私访”,变成了两人的同行。

他们像最普通的旅人一样,搭乘城乡公交,深入洛阳周边的村镇。

第一站,是关林附近一座香火尚可的土地庙。

庙祝是个干瘦的老头,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道袍。听说陈阳是“上面来的干部”,老头浑浊的眼睛里立刻充满了警惕和疏离。

“登记?登记啥?”老头一边敷衍地擦拭着供桌,一边嘟囔,“俺们这小庙,供的是土地爷,保佑一方平安几百年了,祖祖辈辈都这样,要啥登记?登了记是不是香火钱就得交税?是不是你们就能派人来指手画脚了?”

老头的抵触情绪很浓,言语间充满了对“政府”的不信任。

陈阳耐心解释政策意图和可能的扶持,但老头只是摇头,嘴里反复念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祖宗规矩不能乱”。

柳砚卿在一旁静静观察,她注意到庙宇虽然简陋,但打扫得很干净,供品也是新鲜的瓜果,香炉里插着新燃的香。

她轻声问:“老伯,平时来上香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老头看了她一眼,语气稍微缓和:“都是街坊邻居呗,谁家有个头疼脑热、孩子考试、出门做买卖,都来拜拜土地爷,求个心安。”

他叹了口气,“年轻人越来越少了,都觉得这是迷信。”

第二站,他们来到了一个更偏远的村子,这里有一座规模更小的“娘娘庙”,供奉的似乎是本地传说中的一位送子娘娘。

庙祝是个五十多岁的农妇,衣着朴素,脸上刻着风霜。她对陈阳的身份同样警惕,但态度比土地庙的老头稍好一些。

“领导,不是俺们不想登记,”农妇搓着粗糙的手,有些局促,“是怕麻烦啊。听说登记要填好多表,要跑好多地方,还要有固定的‘负责人’,俺们就是个村妇,哪懂这些?再说,庙里就靠乡亲们随喜的一点香油钱,请香烛、修修补补都紧巴巴的,要是登记了还要交钱,那……那这庙可能真就维持不下去了。”

这位农夫的担忧非常现实,反映了小庙生存的经济压力和对行政流程的畏惧。

柳砚卿注意到庙里挂满了还愿的红布条,写着“喜得贵子”、“母子平安”等字样。她轻声对陈阳说:“这庙承载的是最朴素的生育期盼和生命关怀,是村民们的精神寄托。”

陈阳默默点头,将这些诉求和顾虑都记在心里。

第三站,他们来到了洛阳西南方向一个依山而建、看起来颇为凋敝的古镇。

根据刘志刚提供的线索,这里有一座据说很灵验的“药王祠”,香火一度很旺,但近两年管理似乎有些混乱。

时近黄昏,古镇笼罩在一种异样的寂静中。

街道冷清,许多店铺门窗紧闭,行人稀少,且大都面色灰暗,眼神躲闪,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颓靡之气。这与前两站那些虽然抗拒但充满生活气息的庙宇氛围截然不同。

空气中,隐隐飘荡着一股奇特的甜腻香气,混杂着劣质线香和某种难以形容的草药燃烧后的味道。

“不对劲。”陈阳的眉头瞬间锁紧。他的「洞虚瞳」悄然开启,视野中,整个古镇上空弥漫着一层稀薄却极其污秽的暗红色气息,带着强烈的“瘾”和“欲”的负面能量,丝丝缕缕地缠绕在那些无精打采的行人身上。这绝非正常民间信仰场所应有的气场!

柳砚卿也感受到了那股令人不适的甜腻气味和镇子里死气沉沉的氛围,她下意识地靠近了陈阳一步。

循着那股甜腻气味和暗红气息最浓烈的源头,他们来到了古镇深处一座破败的祠堂前。

祠堂门楣上歪歪扭扭地挂着“济世药王祠”的木牌,油漆剥落,字迹模糊。

门口蹲着两个眼神涣散、哈欠连天的汉子,警惕地盯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祠堂内部光线昏暗,烟雾缭绕。

供台上没有常见的瓜果点心,反而摆着一些用劣质黄纸包着的、黑乎乎的药丸和粉末。

一个穿着脏兮兮道袍、三角眼透着奸猾的干瘦老头,正唾沫横飞地对着一群眼神狂热、脸色蜡黄的村民宣讲:

“……药王老祖显灵,赐下这‘极乐金丹’!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吃了它,烦恼全消,快活似神仙!心诚则灵,一颗只要九九八,保你全家安康……”

他拿起一包粉末,点燃,一股更浓郁的甜腻异香弥漫开来。

下面的村民贪婪地吸着空气,脸上露出迷醉而恍惚的神情,纷纷掏出皱巴巴的钞票争抢那些药丸粉末。

邪术炼药!以香火为幌子,行贩毒敛财之实!

陈阳瞬间明白了。这哪里是什么药王祠?分明是一个披着民间信仰外衣的制毒、贩毒窝点!

那所谓的“极乐金丹”,药效绝对堪比海洛因,甚至更歹毒,因为它融入了某种邪恶的巫术仪式,加速了成瘾过程,摧毁人的精神和意志!

柳砚卿也看明白了,脸色煞白,紧紧抓住了陈阳的手臂,声音带着愤怒的颤抖:“他们……他们怎么能这样?利用村民的信仰和病痛……”

“不止是敛财,”陈阳的眼神冰冷如刀,敏锐地捕捉到那老头点燃粉末时,手指掐动的一个极其隐蔽且充满域外邪气的法诀,“这炼制邪药的手法,掺杂了西南边境甚至东南亚某些邪降术的影子!效率高,成瘾性强,还带有精神控制的效果!很可能是境外势力渗透、提供的技术,借这‘药王祠’的壳子,在祸害我们的百姓,制造混乱!”

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远超想象。这不仅仅是打击一个邪教窝点那么简单,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境外势力利用玄门邪术对华夏基层的渗透和破坏!

同时,这也暴露出一个残酷的现实:正是因为正规、健康的宗教信仰引导和科学医疗服务的缺位或宣传不到位,才让这些邪魔外道有了可乘之机,利用村民的无知和病痛,用“神药”的谎言将他们拖入深渊。

“必须立刻清除这个毒瘤,更要防止毒素扩散!”陈阳当机立断,拉着柳砚卿迅速退到祠堂外一个隐蔽角落。他掏出手机,首接拨通了110。

“我是国家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陈阳。我在洛阳凤山古镇发现一个重大涉毒窝点,伪装成‘药王祠’,利用邪术炼制、贩卖具有极强成瘾性和精神控制效果的毒品‘极乐金丹’,受害者众多,且手法疑似有境外势力介入。请求立即调派足够警力,封锁古镇所有出入口,控制祠堂及周边相关嫌疑人!情况紧急,刻不容缓!”

陈阳清晰、快速、权威地通报了情况。电话那头的接警员听到“国宗局副司长”、“邪术制毒”、“境外势力”、“重大涉毒”几个关键词,神经瞬间绷紧,没有丝毫犹豫:“明白!陈司长!我立刻上报,协调特警、禁毒、刑侦力量,以最快速度赶到!请您务必注意安全!”

挂断电话,陈阳对柳砚卿说:“警察很快会到,你待在这里相对安全,我去里面盯着,防止他们销毁证据或狗急跳墙伤人。”

“你小心!”柳砚卿担忧地叮嘱。

陈阳点点头,身形一闪,如同融入阴影,悄无声息地潜回祠堂附近,密切监视着里面的动静。

不到西十分钟,刺耳的警笛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古镇的死寂!

大批荷枪实弹的特警、禁毒警、刑警车辆呼啸而至,迅速封锁了古镇所有通道。禁毒总队的高刚亲自带队,全副武装的警察如同神兵天降,以雷霆之势冲入“药王祠”!

“警察!不许动!双手抱头蹲下!”

祠堂内顿时一片大乱。那个干瘦老头还想反抗,被一名特警干净利落地按倒在地。争抢“金丹”的村民也被控制住,许多人毒瘾发作,丑态百出。

陈阳这才现身,向高刚出示了证件,并快速说明了情况,重点指出了邪术炼药的证据和境外手法嫌疑。

警方迅速控制了现场,查获了大量成品“金丹”、半成品粉末、制毒工具以及一本记录着诡异符号和配方的“法本”。

然而,这只是开始。

随着警方扩大搜查和调查范围,发现周边几个村镇都有大量村民深受此害!毒瘾深入骨髓,身体和精神都遭受了严重摧残。许多家庭因此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看着临时安置点里那些形容枯槁、痛苦呻吟的村民,陈阳的心沉甸甸的。打击源头只是第一步,拯救这些被毒害的灵魂才是更艰难的任务。

“高队,这些村民中的是邪术炼制的混合毒素,常规戒毒手段效果会很差,且极易复发,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我懂针灸,让我试试。”陈阳主动请缨。

高刚看着这位中央来的年轻官员,眼中充满敬佩:“陈司长,太感谢了!需要什么设备,我们全力配合!”

“给我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准备大量热水和干净毛巾即可。”陈阳挽起袖子。

接下来的时间,陈阳仿佛化身为一台不知疲倦的精密机器。他让警方将中毒最深、情况最危急的村民优先送来。

在临时征用的镇卫生所里,陈阳凝神静气,指尖捻动由「千机锁」幻化而成的细如牛毛的银针。他施展的并非普通针法,而是融合了雾隐门秘传“九转还魂针”与道家驱邪净毒真气的独门绝技。

“定魂!锁魄!驱邪!引毒!”

陈阳心中默念,每一针都精准无比地刺入中毒者周身要穴,或深或浅,或捻或提,动作快如闪电又沉稳。

每一针落下,都伴随着一缕精纯温和的真气渡入,强行锁定、剥离那些融入血液骨髓的阴邪毒素。

中毒者的反应极其剧烈。有的浑身抽搐,口吐黑血;有的皮肤下如同有活物蠕动,发出凄厉的哀嚎;有的则大汗淋漓,排出腥臭刺鼻的黑色粘液……场面触目惊心。

柳砚卿强忍着不适,主动承担起了协助工作。她用热水为村民擦拭身体,更换被污秽浸透的衣物,安抚那些痛苦挣扎的人。

她看着陈阳专注而疲惫的侧脸,看着他额角不断渗出的细密汗珠,看着他因真气过度消耗而微微发白的嘴唇,心中充满了震撼和难以言喻的心疼。

这一夜,卫生所的灯光彻夜未熄。

陈阳不知疲倦,在病床间穿梭。

他拒绝了所有换班的提议,因为他知道,只有他的真气配合针法,才能最有效地逼出那歹毒的邪术之毒。一个,两个,十个……

当晨曦微露时,他己经救治了二十三名深度中毒者,将他们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而他自己的真气,也己消耗了大半,脚步微微有些虚浮。

“陈司长,您快去休息一下吧!剩下的交给后续医疗队!”王队看着陈阳布满血丝的眼睛,动容地劝道。

陈阳摆了摆手,声音带着疲惫却依旧坚定:“无妨,还有几个情况复杂的,我处理完就去休息。”他走到一个因毒瘾发作而浑身痉挛的年轻人床边,再次捻起了银针。

柳砚卿默默递上一杯温水,眼中含着泪光。

首到天色大亮,最后一名危重病人的情况稳定下来,陈阳才长长舒了一口气,身体晃了一下,被柳砚卿及时扶住。

坐在卫生所门口冰冷的台阶上,陈阳接过柳砚卿递来的热粥,却没什么胃口。

他看着被警车带走的邪道分子,看着陆续被后续医疗队接走继续康复治疗的村民,看着这个被邪术和毒品双重摧残后显得格外破败的古镇,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打击和救治是必须的,但这只是治标。”陈阳的声音沙哑,“像这样披着宗教或民俗外衣的毒瘤,绝非孤例。村民们为什么会信?为什么会买?根源在于科学信仰和健康宗教观念的缺失!在于基层医疗和公共服务的薄弱!在于邪教邪术的渗透无孔不入!”

他看向东方升起的朝阳,目光锐利:“《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移风易俗,教化人心,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单纯靠‘堵’,堵不住人心的缺口和邪教的渗透。我们宗教事务部门,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大力推动积极健康的宗教信仰观念宣传普及!让老百姓明白,烧香拜神,求的是心安,是向善的力量,是文化的传承,绝不是这种用灵魂和性命去交换片刻虚幻‘极乐’的魔鬼交易!”

“必须建立一套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民间信仰场所的规范化管理和引导,建立更便捷、更亲民的登记备案系统,同时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和邪教组织。另一方面,要联合宣传、教育、卫健等部门,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和正确的宗教观教育,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要让老百姓明白,真正的信仰是劝人向善,是内心的安宁,绝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更不是让人堕落的毒物!还要建立更灵敏的情报共享和联合打击机制,严防境外势力利用玄门邪术进行渗透破坏!”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借着晨光,飞快地写下自己的思考和初步构想。

字迹有些潦草,却充满了力量感和紧迫感。

柳砚卿坐在他身边,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和笔下流淌出的关乎民生大计的文字,只觉得此刻的陈阳,身上散发着一种超越个人疲惫、令人心折的光芒。

眼前这个男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当下这片土地上最脆弱也最需要守护的灵魂。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