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卿在夜色的掩护下,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黑衣,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太子书房的门,借着微弱的月光,目光在房间内四处游移,最终定格在那张堆满了奏折和宣纸的书桌上。
她小心地将手中的奏折塞进那堆宣纸下面,确保它不会轻易被发现。随后,她又蹑手蹑脚地退出书房,直到回到自已居住的院子,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顾云卿的心情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真是太吓人了!
这间谍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好歹先传送个消息什么的,上来就干这么大一票,一不小心命就没了。
一晚上,顾云卿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她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晚上的每一个细节,担心是否有任何疏漏会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她的心情就像被一根紧绷的弦牵引着,任何一丝的波动都可能让她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四更时分,夜色依旧深沉,顾云卿带着一夜未眠的疲惫和两个明显的黑眼圈,悄悄地与侧妃换回来。
她躺在太子身边,心中的不安和紧张感却比之前更甚。
刚做完如此冒险之事,又躺在了当事人的身边,这岂不是如同自已点燃了火种,又将自已置于火上烤炙?
顾云卿躺在床上,身体紧绷,心跳如鼓。每一次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太子。
随着夜色的退去,天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终于挨到天亮。
太子起榻,顾云卿依旧闭着眼装睡,昨晚折腾的厉害,有合理的理由继续睡。
直到太子离开后,顾云卿才敢放松了警惕,她爬起来去隔壁的厢房继续补觉。许是心里心虚,只有隔壁厢房才是她能安稳睡觉的窝。
顾云卿的睡眠并不深沉,她的梦境中依旧充满了昨晚的片段,睡到一半突然惊醒,她惊坐起来,
“不对!太顺利了!有问题!绝对有问题,太子已经察觉到她让侧妃代替侍寝的事了,不可能对她没有防备,还有进入书房太过于顺利了!不对劲儿,太子肯定有后手!”
“小桃,海棠,快,帮我梳洗!”顾云卿慌慌张张爬起来。
两个丫鬟匆忙地为她梳妆打扮,顾云卿提着衣裙,急匆匆地往外跑。
刚出院子,她就遇到了慌张的下人,一个小斯匆匆过来传禀:“太子妃,出事了,大理寺卿带着官兵把太子府围了,让府上所有人都到前院去。”
顾云卿心中一紧,她拉过海棠,附在她耳旁小声交代了几句。随后带着小桃,急忙向太子的书房跑去。
与此同时,在前院,大理寺卿江令舟正站在众人面前。
昨日,赵御史在自家书房中突然遭到刺杀,书房内一片狼藉。在天子脚下发生官员被刺杀的事件,更何况赵御史还是忠于皇帝的忠臣。这使得圣上极为震怒,下令大理寺彻底调查此案。
今日清晨,赵御史弹劾太子的奏折恰好呈递到了御前。奏折中列举了太子贪污赈灾款项、结党营私、通敌卖国、图谋不轨等十大罪状。
赵御史的刺杀案演变成了被灭口,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太子。萧辞带着一众文官在朝堂上和太子的党吵的天昏地暗,最终太子党一群人没吵过萧辞那一张毒舌嘴。
圣上震怒之下,立即下令将太子押入天牢。
大理寺卿江令舟受命彻查此案,赵御史的小斯说,他为大人研墨时见御史大人写了两本一模一样的奏折,一本已经呈到御前,另一本则丢失了,江令舟这才奉命搜查搜查太子府。
江令舟环视了一圈在场的所有人,语气冰冷地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海棠颤巍巍地站出来,“大人,我家太子妃吃坏肚子了,稍等片刻过来。”
江令舟锐利的目光扫了她一眼,随即下令:“搜,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
片刻,顾云卿带着小桃匆匆赶到。
一个时辰左右,所有搜查的官兵陆续回来,“大人,什么都没搜到!”
江令舟的目光在顾云卿身上停留了片刻,最终,他下令撤兵。
顾云卿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幸好她把奏折绑了块砚台扔池塘里了。
但是那大理寺卿临走前看她那眼神是什么意思?如果他是四皇子的人,那他应该清楚是玉蝶将奏折放在书房的。除了太子,只有萧辞知道她去过书房。除非……这个大理寺卿和萧辞是一派的。
顾云卿知道,四皇子做的局,不可能只做一手准备,书房奏折肯定只是一个辅助作用,所以顾云卿才敢把奏折私藏。少了辅助应该不会太影响大局,但对于她来说,这是她在太子这留一条后路。她的命不能全部放在萧辞身上。
大理寺卿没搜到奏折,玉蝶悄悄拦下顾云卿质问怎么回事?
顾云卿面露惶恐,声音颤抖,“玉蝶妹妹,我不太会做这做事,那夜之事,莫非已被太子察觉?如今该如何是好?太子若知,会不会杀了我?你万不可弃我不顾啊!”
玉蝶看着她焦急慌张的模样也信了几分,心中暗自冷笑:真是京城第一愚蠢不是吹的!行事不慎,易露马脚,实在不顶用。
不过主子向来谋略周全,不打无准备之仗。太子的罪证是她亲力亲为所探得,此次奏折虽未得逞,主子想必也不会太过苛责。
玉蝶脑子里迅速筹谋对策:若太子被废,她等便可高枕无忧;若其位未动,那她便将所有罪责推卸给这个愚不可及的顾云卿身上。
是夜,玉蝶将任务失败、太子已察觉的消息悄然传递给了四皇子。
四皇子接到密报,心中一沉,被太子套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