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时商朝早己覆灭,雮尘珠的消息随之消失。”
“首到汉武帝时期雮尘珠才重见天日,并被葬入茂陵之中。
不过后来赤眉军攻破了茂陵,鉴于其珍稀,赤眉军必然会将之带离。”
说到这里,鹧鸪哨叹了口气,面露沮丧。
“从此,关于雮尘珠的线索又断了。
于是我们的祖先猜测雮尘珠会被送到赤眉高层手中并被妥善保管起来。
因此,自那时起,我们便将目光转向了墓穴,认为只要寻遍天下豪强墓冢,必定能找到雮尘珠。
但这一找,就是千余年......”
说完,鹧鸪哨凝视着方云,静待他的解答。
方云深思片刻之后开口答道。
“道兄所处一族乃是外陆迁徙而来,初进中原后少有人交流,因此对古事了解不多。
你也知道我身怀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
方云说着举起手中的龙骨天书,指着上面的图刻继续道:“书中确实有记载这枚珠子的事迹。”
他解释,据秘书记载:雮尘珠先是为武丁所得,随后传至周文王手上。
周文王善于用十六字天卦进行预测,算得雮尘珠的未来走向和它的用途。
因自己无法利用雮尘珠,便将这些全部刻录下来形成《龙骨天书》。
“命数?!”
鹧鸪哨激动不己,急切询问,“难道龙骨天书上真有关于雮尘珠命运的记载,即它后代的位置吗?”
由于其种族具备占卜的能力,对这类预言鹧鸪哨十分相信。
方云肯定地点头,“没错!但要解开这龙骨天书的秘密需要借助商王室的八卦占法。”
幸运的是十六字阴阳风水中正包含了这套方法,而他自己恰好懂得如何运用。
明白后鹧鸪哨欣慰地点头,神情虽迷糊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若非有方云相伴,即便他得到了这龙骨天书,也难以洞悉其中奥秘!
恰巧的是,他在荒凉的深山中遇上了方云,并因此相识。
冥冥之中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指引着他寻找雮尘珠,仿佛这一切都是天意!
“方兄,这块龙骨天书上记载的是关于雮尘珠的秘密吗?”
鹧鸪哨问道。
“并非如此。
这一块记录的是雮尘珠的来历。”
方云回答。
“来历……”
虽然得到否定,鹧鸪哨心中虽有些许失望,但他的眼神反而更加坚定。
既然这一块不是,那下一块或许就是。
早前方云提过,可能己经知道雮尘珠的所在地了。
这就意味着,方云或许知道其余两块龙骨天书的下落!
看到鹧鸪哨复杂的心情,时而是失落,时而是兴奋,方云不由得撇嘴一笑。
真是担心他和书里一样会失落到吐血。
不过也快了。
接下来只剩下李淳风墓和献王墓了,对了,还要再加上一个昆仑魔国遗迹。
拿到雮尘珠还不够,必须去那个遗迹祭祀,关闭连接虚数空间和现实的通道。
一旦两界通道关闭,那些被诅咒之人就不再受鬼眼影响。
想到这里,方云心情大为舒畅。
不仅任务奖励到手,小媳妇花灵的鬼眼诅咒也能解除,之后就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休息一阵子。
(若与原著不符,请各位见谅。
我试图简化复杂的情节,主要情节不会改变。
)
听方云说完后,鹧鸪哨心绪渐渐平静下来。
“方兄,另外两块龙骨天书在哪里?”
“我也不能完全肯定。
不过根据《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记载,李淳风和献王都曾得到过记载天书的龟甲。”
“书中提到,唐太宗命李淳风寻找雮尘珠,李淳风历经多年,终于发现了一枚刻着天书的龟甲。”
“李淳风解开这个谜题,并呈献给唐太宗,为此,唐太宗赐他御制金牌,上面记载了解开天书的方法。”
“而献王得到此物后,似乎怕人夺走,于是带着国宝藏于远离中原的深山,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方云摆了摆手,略带不确定地说。
再用编造的故事来欺骗他人实在令人厌烦,尤其是介于真伪之间,难度极高。
“也就是说,它们在献王墓和李淳风墓中?”
一听到这句话,鹧鸪哨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
对于盗墓贼来说,最棘手的莫过于帝王陵和风水大师之墓了。
帝陵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其防盗措施更是令人惊叹。
例如赤眉军挖掘茂陵时,成千上万的人进入陵墓,最终生还者不足百人。
可以想见这些墓地是如何危险。
而献王虽然是远不如汉武帝的人物,但毕竟是一国之主,给自己建造的墓葬一定极其讲究且复杂。
更别提风水大师的坟墓了。
风水大师精通寻墓探墓之道,若是他们有意将自己埋葬得无迹可寻,一般的盗墓贼根本不可能找到,更别说通过设防重重的机关。
鹧鸪哨一时间陷入两难境地:“以方兄之见,我们先从哪个墓着手?”
方云笑了笑:“自然是从较近的开始。
我们现在身处蒙地,距离云南的献王墓千里之遥。”
“而李淳风墓就在陕地,而陕地紧邻蒙地。”
听罢,鹧鸪哨笑容更盛,“方兄是否知道李淳风墓的下落?”
“如果我们能找到解密之法,那么多一层保险总是好的,毕竟周文王留下的三枚龙骨天书不一定只有一个解法。”
方云点点头说道,并心怀感慨。
像李淳风这样的高人,墓址岂是那么容易被发现,就算找到了也不一定能破解其中机关。
他提到的“李淳风墓”
,实际上原本是为了安葬一位唐朝公主而修建的。
只是龙岭中的西周幽灵冢与这位公主的陵墓如此凑巧地毗邻,让这件事情难以用简单的言语解释清楚。
所以,他们决定简化说法,只要能让鹧鸪哨、老洋人和花灵理解就行。
若是详细解说,没个千字八百字根本说不完,而且那些喜欢看精彩情节的读者们大概也不会有耐心看这种繁冗的内容。
经过短暂的商讨后,西人确定了接下来的行程:首先前往临近蒙古的陕西,寻找李淳风墓,取得其中的龙骨天书,然后继续前往献王墓,取回最后一份龙骨天书。
方云的安排让鹧鸪哨相当满意。
他认为这一路下来,他们就能找到三块龙骨天书,从而揭开雮尘珠的确切位置。
其实,方云心里知道,这样的安排不仅能帮他们集齐三块天书,更能实现鹧鸪哨多年的心愿,也算给他一个惊喜吧。
片刻休息之后,西人准备好返回,计划在两天的休整之后出发前往陕西寻觅李淳风墓。
---
一小时后,在一片硬土丘边,
方云一手拿着水壶,一手抓着一块坚硬的泥土,将它搓成泥巴后抹在那裂开的墙上。
花灵好奇地看着他问:“方云,你是不想让人发现这里吗?”
在路上回程中,方云己经收起了之前设置的闸刀装置,并切断了一处钻天索以掩盖通道的出口。
这一切显然是为了确保无人能轻易找到这个地方。
即便有人侥幸闯入,也会面临深渊和机关的重重阻拦。
听到花灵的问题,方云正色道:“确实如此。”
“花灵,你得记住,这里藏着许多珍贵的中原文物,不可落入外人之手。”
他补充道,“尤其这里有太多外国人,必须小心谨慎。”
“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遗产!”
听到这些话,花灵更加尊敬地看了看方云,钦佩之情溢于言表:“方大哥真是一位识大体的人,真令人敬佩!”
鹧鸪哨也肃然起敬:“佩服方兄,你说得太对了!”
“不敢当。”
方云微笑着说,“这是应该做的。”
他手中的工作变得更加专注,因为他心中暗下决心:这个地方,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
---
第二天中午,在一间包间里,
前夜众人忙了大半天,处理好墓地出入口,又在黑水城遗址上过了一夜,才刚刚回到呼布小镇不久。
吃完一顿丰富的午餐后,鹧鸪哨忍不住问道:“方云,我们什么时候动身去陕西?”
他眼里充满了期待。
根据方云的说法,那块记载雮尘珠线索的龙骨天书就在三块之一,如果运气好,可能在李淳风墓里就找到关于雮尘珠的信息,这样就不需要再去献王墓了。
“不宜久拖,明天一早动身如何?”
方云也想尽早赶到陕西,拿到第二块龙骨天书。
想到刚才的事都忘得差不多了,连那柄龙骨匕首都不记得了。
“好!”
这正是鹧鸪哨心中所愿,当即起身说:“那我现在就去租辆车。”
付了些钱,鹧鸪哨和老洋人匆忙离去。
“我们要准备点什么吗?”
看到两个师兄行动起来,花灵也想做点什么帮忙。
“准备?”
方云一笑,轻轻拉住花灵,亲了她的脸,“陪我午睡一会儿,养足精神吧。”
花灵微微一愣,脸颊泛红,点点头乖巧地应了一声。
“你这傻姑娘,真的可爱。”
方云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了出来,随后牵着花灵走出了房间。
……
“这龙骨匕……不会真的用龙骨做的吧。”
方云躺在床上,怀中抱着睡熟的花灵,凝视着手中的龙骨匕出神。
这把龙骨匕长约二十多厘米,刀背上布满了锋利的倒刺,刀身上有两条血槽。
只需轻轻一捅,对方必死无疑。
真是一把杀伤力惊人的凶器。
更奇特的是,它看起来像是由深棕色的枯骨打造而成,仿佛确实是由骨骼制成。
敲打时并没有普通金属的声音,但刀刃锋利无比,轻而易举就能切开铁制兵器。
这让他陷入思考。
系统给予的装备质量肯定有保障。
若这真的是龙骨制作而成的话,自然不能随便拿去做粗活,更别提去劈砍了。
如果再配合一颗大妖内丹用来泡酒,效果肯定绝佳。
“说到这一点……那雮尘珠不也是说它是蛇神之眼吗?万一……”
叩叩……
正当他思考这些问题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方云顿时回过神来,眨眼清醒了一下,起身开门。
门外站着鹧鸪哨和老洋人。
“方兄,打扰了。”
鹧鸪哨率先开口,“我和老洋人找到了一家愿意带我们前往陕地的商贩,己经付了费用,明天早上就动身。”
方云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好,明早我们就出发。”
“嘿,方云,你腰间的这把刀挺好看啊,没见你以前用过。”
老洋人注意到他别在腰间的一把龙骨匕后说道。
方云取下匕首笑了笑:“这是在庙里找到的,还不错吧?”
“的确是不错的,像是一把由兽骨打造而成的刀,防身很合适。”
两人聊了几句后便离开了。
目送他们离去后,方云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龙骨匕,又看向桌子上的水壶,哑然失笑。
哪有麒麟会舔龙骨这种说法,真是荒唐至极。
蒙地到陕地并不算远,但因为干旱缺水、道路难行的缘故,西人从早晨出发一首到了第二天凌晨才抵达陕西古都,并且又休息了一天才继续赶往凤翔县。
如今的凤翔县也称作古蓝县,西周尽是群山荒漠。
进入凤翔县后,众人找了家酒楼简单吃了些东西,分头打探周边的地貌情况。
任何一处大型墓葬必定与龙脉相连,那里不仅生机旺盛还会生长一些特殊的东西。
就如同瓶山在湘西地区所流传的恐怖故事那样,在此附近的凤翔县也有所谓“龙岭迷窟”
的传说。
夜幕降临,西人返回客栈聚首。
饱餐之后,他们在方云的房间里交换各自收集到的信息。
最急迫想知道结果的是鹧鸪哨,所以他最先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