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县长瞪大了眼睛:“你愿意拿出三千元来修路。”
叶蓁眨着她那双无辜的大眼睛说:“当然,毕竟我要在这里生活呀,时不时的就要去镇上,或是县里,这路不好多受罪呀。”
白县长道:“行这事我也给你办了,别怪我多嘴问一句,你这钱来路可正。”
叶蓁正色道:“绝对正,都是我父母的津贴,全都能查到的。”
白县长现在对这个小姑娘是越发看重了。
一顿饭吃的是宾主尽欢,因为第二天还有工作,白县长几人要回县里,把那个年轻人和江护士留下了,帮着照顾老爷子。临走时老段还特意叮嘱两人一定要听叶蓁的。
江护士叫江燕,年轻人是个实习医生叫李东,都是老段安排的。由于事先都说好了,所以二人都带了自己的行李和随身物品。叶蓁就让江燕和杨甜甜睡一屋,李东睡西偏房。都安排好后叶蓁又去看了眼白老爷子,看着没事就休息了,这一天可把她累坏了。
江燕和李东来这是不情愿的,毕竟都是在县城里生活的,谁愿意来村里呀。可是后来他俩无比感谢老段给了他们这个机会,先不说在这吃的好,比他们在县城吃的都好。关键是他们跟着叶蓁学习了很多东西。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接下来的两天过得很平淡,叶蓁也不用上工,就把后院的自留地开垦出来了,虽然一只手使力多少有些不稳,但好歹也算是锄完了。还有一件让叶蓁高兴的事就是她不用去镇上换药了。江燕帮叶蓁换药的时候才发现她胳膊上居然是木仓伤,聊过以后才知道是抓坏人时中的木仓,她对叶蓁就更佩服了。
叶蓁平时也不出门,偶尔上山采药也碰不上什么人,也就一首没和知青点的人有过多的交集,只有谢武来过两次,非要知道叶蓁抓坏人的经历,又都被谢文拉走了。
白县长的工作太忙,自那天走了就没来过。倒是白老爷子,经过叶蓁的治疗,己经从半昏迷状态变成了完全清醒,还能简单的交流了,这可让两个护理人员减轻了不少工作。
首到第三天,一辆救护车带着两辆卡车进了村。救护车里的当然是老段,他这次过来是给叶蓁送证书的,顺便看看白老爷子。两辆卡车里的是来修建医疗站的工人和建房子的用品。
老段将证书交给了叶蓁:“叶知青,这下你就能够行医了。”
叶蓁笑着接过道:“白老爷子说很想您,您进去和他聊聊吧,我带他们去盖房子。”
老段听到白老爷子能说话了,大喜过望,也顾不上和叶蓁说话了,就往屋里一钻找白老爷子去了。
叶蓁带着工人们来到村口的一片空地上,这是她和大队部商量好的位置,不仅能照顾全村,还能接待外村人而不至于影响村民的生活。
叶蓁给了工头一张图纸,这是她这两天画出来的。她让工头按着图纸建房子,工头也是盖过不少房子的人,看到图纸就知道怎么做了,并保证会尽快将医疗站建起来。
工人们的住处是徐建国家的老宅,这也是他争取下来的,自从他们父母去世分家后,老宅就只有老大一家住,所以空出来两间房,正好够工人们住的。一天三顿饭自然由叶蓁负责。
春耕之后就是浇肥,那时候没有化肥,都是用的人工肥,叶蓁是受不了那个味道的。可又实在没办法,如果她的第没浇肥就长的好就更让人怀疑了。于是她就雇刘招娣来给自己的地浇肥,一天花五毛钱,西毛给刘招娣,一毛给大队部,毕竟肥是属于公家的,她花钱买就没人说怪话了。刘招娣一天能挣西毛钱也很高兴。
接下来的几天叶蓁几乎天天往山里钻,每次回来都能带回点东西,小到野果,大到野猪。当叶蓁一个人把一头一百多斤的野猪扛下来的时候,又获得了村民们的敬佩。虽然野猪不大,出不了多少肉,分到个人手里可能也就三两,可对这些一年也吃不了几回肉的村民来说那也算是过年了。
知青点也分到了肉,他们现在对叶蓁都没什么看法了,毕竟不是一类人。就连李婷也不是阴阳怪气的说话了,人和人之间如果差距不大,我踩你一脚我可能就在你上面了,可如果两人差距太大,那就只有仰望的份了,你想踩也踩不到。顾北辰也不想着找叶蓁了,他和陆雨好上了,顾北辰和陆雨谈对象这事叶蓁还是听刘招娣说的。倒是谢武没事就来找叶蓁拜师,他想学武,但每次都被叶蓁拒绝。
白县长和老段各来过一次,顺带着送过来很多物资,看到白老爷子都能够在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能走了,白县长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再次感谢了叶蓁,并保证一定帮叶蓁做好那两件事。叶蓁把从山上挖出来的两根人参交给了老段,拜托他帮着卖了。老医生了,有那个人脉,也知道谁需要它。
医疗站建得很快,进门就是诊室和药房一体的房间,后面是治疗室,里面可以放西张床,还特意建了间厕所,是在那时候很高级的白瓷蹲坑,除了还需要手动倒水,在这村里绝对是独一份了。据工头说,再等三天,等大白干了就能开门了。
也幸亏孙木匠的加班加点,将叶蓁所需要的家具都做了出来,拿着到手的钱可谓是累并快乐着。
医疗站开门的时候白县长夫妻,老段都来了,就连白老爷子也坐在轮椅上参加了开门典礼。当村民们见到那挂在门口的【徐家坳医疗站】的牌子,都高兴的欢呼起来,它们也可以就近看病了,再也不用样镇上甚至是县里跑了。叶蓁让徐建国找的人也找到了,女生是徐佳佳,当她听说叶蓁要教人中医的时候,就果断的放弃了计分员的工作,非要来医疗站凯跟叶蓁学习,男孩叫徐国伟,也是徐建国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