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巍的精心安排下,秦琼负责的都护府设立工作进展顺利。都护府选址巧妙,分布在西域各国的战略要地,既能有效地监控各国动向,又能迅速应对突况。派遣的官员皆是经过严格挑选,他们不仅熟悉政务,还深知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到任后,积极与各国贵族、百姓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逐渐赢得了西域各国的信任。
苏烈全身心投入到丝绸之路的贸易建设中。他首先组织人手修缮了沿途的道路和驿站,让商队的通行更加顺畅。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中原和西域各地的商人前来贸易。为了保障贸易安全,他还增派了巡逻部队,清除了沿途的盗贼,让商人们能够安心做生意。
在苏烈的努力下,丝绸之路再次热闹起来。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而西域的香料、珠宝、良马等也流入中原。各国的商人云集在贸易集市上,讨价还价声、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程咬金则忙着训练当地招募的士兵。他根据西域的地形和作战特点,制定了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每天天还未亮,他就带领士兵们开始操练,从骑射、格斗到阵法演练,一丝不苟。在程咬金的严格要求下,这些士兵的战斗力逐渐提升,成为了维护西域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各项措施的推进,西域的局势越发稳定,经济也日益繁荣。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对大唐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然而,李巍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要想真正巩固在西域的统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融合。
于是,李巍下令在西域各地开办学校,教授汉语、儒家经典以及中原的先进技术。他希望通过文化的传播,让西域各国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唐,增进彼此之间的认同感。
“我们不仅要让西域在政治、经济上归附大唐,更要让他们在文化上认同大唐。”李巍在与将领们商议时说道。
秦琼说道:“大哥此举高瞻远瞩。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假以时日,西域必定与中原亲如一家。”
然而,就在西域的发展蒸蒸日上之时,西突厥那边却传来了不安的消息。西突厥可汗听闻李巍在西域的势力不断壮大,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他召集各部将领,商议应对之策,意图对李巍在西域的势力发动攻击。
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坐在可汗大帐中,面色阴沉地看着下方的将领们。他用力一拍桌子,怒声道:“李巍这小子,在西域的动作越来越大,若不加以遏制,我们西突厥的利益必将受到严重威胁。诸位有何良策,可将其逐出西域?”
一位年长的将领上前说道:“可汗,李巍如今在西域根基渐稳,手下兵强马壮。我们若贸然进攻,恐难取胜。不如先派人联络西域那些对李巍心怀不满的势力,煽动他们起来反抗,我们再趁机出兵,或许能事半功倍。”
阿史那贺鲁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此计虽好,但需谨慎行事。李巍诡计多端,我们不能让他察觉到我们的意图。”
这时,另一位年轻将领站出来说道:“可汗,我们也可联合周边其他势力,共同对付李巍。多一份力量,胜算便多一分。”
阿史那贺鲁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说道:“好,就按你们说的办。立刻派人去联络各方势力,同时,我们暗中集结兵力,等待时机成熟,一举出击。”
于是,西突厥开始秘密行动起来。他们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往西域一些对大唐统治仍有抵触情绪的部落和小国,煽动他们反抗李巍的统治。使者们巧舌如簧,挑拨离间,将李巍描述成一个残暴的侵略者,企图让西域各国失去自主。
在西突厥的煽动下,一些不明真相的部落和小国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对大唐的态度逐渐转变,原本平静的西域局势,再次泛起了波澜。
而李巍这边,通过安插在各地的探子,也察觉到了一些异常。但具体情况还不明确,他决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最近西域各地似乎有些不寻常,探子传来消息,一些部落和小国的态度有所转变,隐隐有反抗之意。”李巍在营帐中对将领们说道,“我怀疑,背后可能有西突厥在搞鬼。”
程咬金一听,立刻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大哥,管他是不是西突厥,俺老程带兄弟们杀过去,把他们都收拾了!”
秦琼说道:“老程,不可鲁莽。如今情况未明,我们需谨慎行事。当务之急,是要查清西突厥的意图和他们联络的势力,然后再制定相应的对策。”
苏烈点头说道:“秦将军说得对。我们可以加大探子的派遣力度,深入调查。同时,加强对那些有异动地区的监控,做好防御准备,以防不测。”
李巍思索片刻后说道:“就按叔宝和苏烈说的办。加大情报收集力度,务必尽快查清真相。另外,各地都护府和驻军要加强戒备,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