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飞歌
贞观飞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飞歌 > 第 36章 破局之策与情感升华

第 36章 破局之策与情感升华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飞歌
作者:
111永恒的不死鸟1
本章字数:
2738
更新时间:
2025-03-08

李承乾面对突厥提出的苛刻条件,陷入了两难的困境。答应则有损大唐国威与利益,不答应便可能即刻引发战争,让无数百姓生灵涂炭。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苦苦思索破局之策。

苏氏和程铁环见李承乾如此苦恼,心中也十分担忧。苏氏轻声说道:“殿下,突厥此举显然是在试探大唐的底线,我们不能轻易妥协,但也需避免战争,或许可以从长计议,想出一个既能让突厥知难而退,又不引发大规模冲突的办法。”

程铁环也点头道:“太子哥哥,要不咱们再派使者去和突厥谈谈,告诉他们咱们不怕打仗,可打仗对谁都没好处,说不定能劝住他们。”

李承乾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看着两位红颜知己,心中感慨万千。在这艰难时刻,她们不仅陪伴在侧,还能为自己出谋划策,这份情谊无比珍贵。

“你们所言极是。我们不能被突厥牵着鼻子走,需主动出击,打破这僵局。”李承乾说道,眼神逐渐坚定。

他立刻召集李靖等将领和几位足智多谋的谋士,共同商讨应对之策。众人围坐在营帐中的地图前,气氛凝重。

“突厥此次提出的条件太过无理,若答应,大唐威严扫地。但当下我军虽有准备,可历经天灾,实在不宜轻易开战。”李靖皱眉说道。

一位谋士沉思片刻后道:“殿下,我们可先回复突厥,就说条件太过苛刻,需朝中商议。同时,我们可利用这拖延的时间,做出一些军事上的佯动,让突厥误以为我们有更强大的后援和战略布局,不敢轻易进攻。”

李承乾点头,觉得此计可行。“李将军,就按此计行事。你安排一些精锐部队,在边境附近的山林中频繁调动,制造出大军压境的假象。另外,再派使者前往突厥,表明我们的态度,既不轻易妥协,也希望避免战争。”

李靖领命而去,迅速安排相关事宜。与此同时,李承乾也在思考如何从外交层面解决此次危机。他想到了周边一些与突厥有矛盾的部落,或许可以联合他们,给突厥施加压力。

于是,李承乾修书几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这些部落,晓以利害,希望他们能在此时对突厥施压,共同维护边境和平。

在等待各方回应的日子里,李承乾依旧忙碌于边境事务。他不仅要关注军事部署,还要安抚百姓,确保人心稳定。苏氏和程铁环也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和实际的帮助。

苏氏会在李承乾疲惫时,为他弹奏一曲舒缓的琴音,让他在悠扬的旋律中放松身心;程铁环则会拉着李承乾比试武艺,虽说是比试,但更多的是想让他活动身体,缓解压力。在这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中,李承乾与苏氏、程铁环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情感在共同面对危机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终于,各方回应陆续传来。周边部落表示愿意响应李承乾的提议,对突厥采取一些牵制行动;而突厥那边,看到大唐边境频繁的军事佯动,心中也开始有所忌惮。

颉利可汗得知周边部落可能联合对付自己,又看到大唐似乎早有准备,心中的底气逐渐不足。他意识到,此次进攻大唐或许并非明智之举。

“可汗,如今大唐准备充分,周边部落又可能与我们为敌,若强行进攻,恐腹背受敌。”谋士再次劝说道。

颉利可汗长叹一声,无奈地说道:“罢了,看来此次只能暂且作罢。传我命令,与大唐使者商议,降低条件,尽快达成协议。”

大唐能否成功与突厥达成协议,化解这场危机?李承乾在这一过程中又会与苏氏、程铁环发生怎样温馨感人的故事?而经过此次事件,大唐又将如何调整策略,应对未来的挑战?一切仍在继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