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战场上,萧逸风与敌人的精锐部队杀得难解难分。萧逸风深知拖延不得,一旦让这股敌人脱身继续赶往京城,后果不堪设想。他瞅准敌方将领的位置,猛地策马冲去,手中长剑闪耀着寒光。
敌方将领见萧逸风来势汹汹,不敢大意,连忙提刀迎战。两人刀光剑影交错,周围的士兵们也自发地为他们让出一片空间。萧逸风攻势凌厉,每一剑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敌方将领渐渐招架不住。
“大楚必胜!”萧逸风看准对方的破绽,一剑刺向敌方将领的咽喉。敌方将领躲避不及,被一剑毙命。北燕和西域部落的精锐部队见将领被杀,顿时军心大乱。
“杀!”萧逸风抓住时机,大声号令。大楚轻骑们士气高涨,趁势发起全面冲锋,将敌人杀得节节败退。最终,这支绕道而来的精锐部队被萧逸风成功歼灭。
而在京城,全城搜捕行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楚璃与京城守备军将领密切配合,对城内各个角落展开地毯式搜索。他们根据死士提供的线索,重点排查外来人员较多的区域。
终于,在一处客栈中,守备军发现了异常。几个形迹可疑的人正鬼鬼祟祟地收拾包裹,包裹中隐隐露出炸药的引线。守备军迅速将客栈包围,楚璃亲自带队冲入客栈。
“你们己无路可逃,束手就擒吧!”楚璃大声喊道。
那几个黑衣人见状,知道事情败露,抽出匕首,负隅顽抗。但在训练有素的守备军面前,他们根本不是对手,很快便被制服。经过一番审讯,确认他们就是携带炸药准备在祭祀现场制造混乱的敌人。
与此同时,祭祀活动现场的保卫工作也做到了万无一失。皇帝在重重护卫的簇拥下,顺利举行了祭祀仪式。当祭祀仪式结束的钟声响起,楚璃和萧逸风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经此一役,大楚成功化解了一场几乎灭顶的危机。萧逸风班师回朝,受到了京城百姓的热烈欢迎。皇帝为嘉奖楚璃和萧逸风的功绩,再次举行盛大的庆典。
在庆典上,皇帝感慨万千:“此次能化险为夷,多亏了楚璃和萧逸风。楚璃心思缜密,在京城屡破阴谋;萧逸风英勇善战,在边境力挽狂澜。你们二人乃大楚的功臣,朕决定,赐萧逸风免死金牌,楚璃可随意出入皇宫,并赐予黄金万两,良田千亩。”
楚璃和萧逸风跪地谢恩。经过这场危机,大楚国内人心振奋,朝堂上下一心。
大楚在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危机后,终于迎来了一段短暂的安宁。京城内百姓安居乐业,集市上热闹非凡,店铺林立,人来人往。萧逸风的王府和楚璃的府邸时常有宾客往来,皆是朝中官员和各界名士,对他们二人的英勇和智谋称赞不己。
然而,在这看似祥和的表象之下,却依旧暗藏着危机。北燕和西域部落虽然此次阴谋失败,但他们并未放弃对大楚的觊觎。在遥远的北方草原和西域大漠,他们正各自谋划着新的复仇计划。
北燕国内,新登基的年轻君主窝阔台对此次行动的失败耿耿于怀。他召集朝中大臣,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商议对策。“大楚竟敢如此羞辱我北燕,我们绝不能善罢甘休!”窝阔台怒拍龙椅,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上前说道:“陛下息怒。大楚此次能化解危机,皆因有萧逸风和楚璃这两个心腹大患。若想再图大楚,必先除掉此二人。”
窝阔台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你所言极是。但萧逸风手握重兵,楚璃又智谋过人,想要除掉他们谈何容易?”
这时,一位身着黑袍的谋士站了出来,嘴角泛起一丝阴笑:“陛下,此事不难。我们可派人潜入大楚京城,暗中挑起萧逸风与楚璃之间的矛盾,让他们自相残杀。同时,我们在边境制造小规模冲突,分散大楚的注意力。”
窝阔台听后,眼中一亮,拍手叫好:“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速速安排下去。务必让大楚为他们的狂妄付出代价!”
而在西域,各个部落的首领也在召开秘密会议。一位身材魁梧、头戴羽毛冠的首领说道:“与北燕的合作失败了,我们不能再轻易相信他们。但大楚的财富和土地,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
另一位首领接口道:“没错。我们可以独自行动,从大楚西部边境入手,那里地势复杂,大楚的防御相对薄弱。我们先派出小股部队进行骚扰,摸清他们的防御部署,再发动大规模进攻。”
众首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西域各部落开始秘密集结兵力,准备对大楚西部边境发动新的攻势。
与此同时,在大楚京城,楚璃察觉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最近,京城内突然流传出一些关于她和萧逸风的谣言,说他们二人居功自傲,有不臣之心。楚璃心中警觉,意识到这可能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抹黑,企图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扰乱大楚的稳定。
“看来,敌人又开始行动了。”楚璃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手中把玩着一支毛笔,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