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秦始皇的部落时代
重生:秦始皇的部落时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生:秦始皇的部落时代 > 第17章 这样一个疑虑

第17章 这样一个疑虑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秦始皇的部落时代
作者:
腾瀚育珠
本章字数:
4246
更新时间:
2024-12-21

要说以前,他们两个总想着能够发现一个高级宝箱,好让他们获得一些宝物,或者说招募到下一个帝王。

现在不一样了,两人不管是谁,发现食物是最开心的事情。

其他的,都是浮云。

“始皇,你看这个。”

就在两人为搜集到的食物而开心的时候,一个至尊宝箱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好东西呀,既然碰上了,那就不能错过。”

相对于汉武帝,秦始皇的心态要更好一些。

在秦始皇看来,一切发生的,都是最好的安排。

随即两人的双手同时伸出,在一道白光的包裹下,两人消失在了原地。

等到两人睁开眼时,两人已来到了大唐太极宫,紧随而来的便是系统的声音。

“叮,恭喜始皇和武帝来到大唐,完成副本任务渭水之盟。”

“在公元626年8月28日这一天,颉利可汗和他的侄子突利可汗率领20余万突厥主力南下。”

“然而此时李世民刚刚登基不久,政权尚未稳固。”

“突厥正是因为得知唐朝宫廷内发生了变故,才敢直接南下。”

“一路上,突厥大军势如破竹,率领大军来到了渭水河边,靠近长安城。”

“对此情况,李世民用长安府库所有的财物换取了突厥的退兵,称之为渭水之盟。”

“友情提示:在历史上,李世民觉得渭水之盟是他这辈子最为觉得耻辱的事情。”

对于系统的这个介绍,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个人都能听得到。

有了上次巫蛊之祸的经验,秦始皇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而汉武帝整个人还有些迷惑,不明所以。

“报,突厥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现已来到渭水河畔。”

“用不了多久,就会兵临长安城下。”

一众朝臣在太极宫早朝的时候,却是得到了这么一个消息。

“诸位以为如何?”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李世民(秦始皇)面对朝臣询问道。

“圣上,突厥此时南下,必然是得知了朝中之事,眼下政局不稳,长安兵力有限,一旦和突厥开战,胜负难料,还请圣上定夺。”

见李世民(秦始皇)询问,一位官员便站出来建议道。

“突厥,北方一夷蛮,率军二十万又如何。”

“传令下去,整军备战。”

面对那人的建议,李世民(秦始皇)乾刚独断,当即下令道。

“圣上,虽说夷蛮未曾开化。”

“可那毕竟是二十万大军啊,如今我长安城所有兵力加起来,都不足两万。”

“夷蛮勇猛,难以抗衡,还请圣上三思。”

见李世民一心死战,又一官员站出来提醒道。

“是呀圣上,此战一开,必然会牵制我大唐全部兵力,且一时半会难以退敌。”

“到那时候,苑君璋和梁师这些割据势力趁机对我大唐用兵又该当如何?”

趁着李世民(秦始皇)还没有下定决心之前,又一官员站出来劝说道。

听到这里的秦始皇内心里,也有一些动摇。

眼下的情况,确实如同这些官员所说的那样,一旦和突厥颉利开战,别说退敌,能不能守得住长安都难说。

要知道他在建立大秦后,为了防止匈奴南下,是派了三十万大军来抵挡匈奴的。

可现在了,敌军二十万,而他不足两万,这仗怎么打。

更重要的是,他的后方还不稳定,已然有割据势力虎视眈眈。

但这是系统赋予的副本任务,不打又不行。

一时间,秦始皇陷入了两难的决定。

“此事朕意已决,无需再议,接下来诸位臣工要做的,就是和朕一起,精诚团结,打败颉利。”

这时的李世民(秦始皇)为了表示他非打不可的态度和决心,直接站了起来,抬手说明道。

见李世民(秦始皇)已下定了决心,朝臣们也不再劝谏,各自去准备大战事宜了。

看着这些朝臣,秦始皇竟有些羡慕。

只要上面一句话,整个朝堂就是一个步调,一个声音,实乃难得。

他知道,由这些朝臣聚集到一起的王朝,必然会打造治世,造就一番佳话。

“报,禀陛下,突厥颉利可汗已率军抵达长安城下。”

好不容易说服了朝臣的李世民(秦始皇)正在思考如何退敌了,却是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对此,秦始皇暗自惊叹,好快的速度。

即便如此,却也容不得他迟疑,便对着众臣下令道:“走,去北城门。”

……

很快,李世民(秦始皇)一行就来到了长安城北门。

“始皇,这,我们能坚持多久。”

等两人来到长安城上时,面对那些突厥兵,看向他们的感觉,已不能用震撼来形容了。

“突厥兵长年生活在草原,虽骁勇善战,弓马娴熟,却也不善攻城,一时半会肯定打不进来。”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如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退兵的问题,其他的任何事情,已经没有了意义。”

对于汉武帝的说辞,秦始皇目不转睛的盯着突厥大军。

看那架势,如同警察一般,想在字里行间,零星碎片里找到蛛丝马迹。

“始皇,我们不是还有传国玉玺吗,我们可以用传国玉玺啊。”

别说秦始皇,汉武帝也在积极思考着退敌之策。

既然在大唐寻找不到破敌之策,那就从其他位面借力,只要打败了颉利,就算完成了任务。

汉武帝这样想着。

“这个朕也有考虑。”

“即便是朕把蒙恬招来,他的手上也只有两万兵马,于大局影响不大。”

“况且他是以守为攻,不具备主动出击的能力。”

如果蒙恬能够主动出击,拥有打败匈奴的能力,说不定全世界都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字。

“始皇没有,我有呀。”

“在种花家历史上,匈奴对于我种花家的威胁,在我一朝得到了解决。”

“在此过程中,我朝出现了两位战将,前仆后继,被称为帝国双璧。”

“尤其是霍去病,一举打到了狼居胥山,专打闪电战,千里奔袭。”

“如果给他两万兵马,定能将他突厥后方搅个天翻地覆。”

一说到卫青和霍去病,汉武帝身体里的那份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即便如此,我们两万人能抵挡得住这二十万大军的攻击吗?”

有了破敌之策的秦始皇内心里,还是存在这样一个疑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