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府的稻香村,一片金黄的稻田在秋日的阳光下微微摇曳,空气中弥漫着稻谷成熟的清香。村里的农民们正在忙着收割,一派繁忙却又安定的景象。杨有草,村里合作社的社长,正坐在家门口的木椅上,一边剥着稻谷一边眯着眼晒太阳。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日子虽然平凡,却让人觉得踏实。
这时,他的大儿子杨疏海急匆匆地从村外跑回来,脸上带着一种按捺不住的兴奋。
“爹!爹!不得了了!”杨疏海跑到杨有草面前,气喘吁吁地喊道,“朝廷在招海军呢!就在仰光港!我想去报名!”
杨有草手上的动作一顿,抬头看了儿子一眼,皱起眉头:“什么海军?你说清楚些。”
“爹,我刚刚在村口的告示板上看到了朝廷的布告,说是要重建海军,地点就在仰光港。”杨疏海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朝廷准备建造大船,从小西洋(明朝印度洋称呼,缅甸西侧临海)出发,甚至说要从海上打回咱们的大明土地去!你说,这是不是天大的好事?!”
“重建海军?”杨有草半信半疑,“自从朝廷丢了广西,就没有直辖海军了,招讨大将军延平王朱成功倒是有,怎么突然想起要搞这个?而且从仰光港出发,我对地理也是略懂一二,这要回广西,还得绕个马六甲,这又是闹哪一出?”
“爹,这你就不懂了吧!”杨疏海一脸认真地说道,“我听人说,皇帝正在筹备一场大战,要通过海上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仰光是个大港口,朝廷自然把海军的主力放在这里。爹,我是个庄稼汉子弟,可也知道咱大明现在的仇人是谁。清军霸占了云南和广西,把咱大明的子民压迫得苦不堪言。这次朝廷重建海军,肯定是为了打回咱们的大明去!”
杨有草沉思片刻,脸色渐渐凝重起来。他点了点头:“要真是朝廷的决定,那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过……”他转头看向杨疏海,“你年纪轻轻,懂什么军旅生活?当兵可不是闹着玩的,流血流汗甚至可能丢了性命。你真想好了?”
“爹!我已经16岁了,不是小孩子了!”杨疏海的声音里透着倔强,“咱们村子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不都是朝廷赐下来的?皇帝让大家种地免税,还给我们修水渠,让稻子能有好收成。没有朝廷,我们早就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了!现在朝廷需要人出力,我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听着儿子的这番话,杨有草心里既欣慰又复杂。他轻叹了一口气,说:“罢了,既然你想去,那咱们先去看看情况再说。”
仰光港口,昔日冷清的码头如今一片热闹。几艘正在建造的大船停靠在岸边,木匠、铁匠、工匠们忙得热火朝天。
巨大的桅杆高高耸立,甲板上隐隐可以看到忙碌的工人身影。一旁的征兵点前,聚集了不少年轻人,有的满脸兴奋,有的忐忑不安。告示牌上清楚地写着朝廷的招募条件:“年满十八,无重大疾病,身体健康,愿意为国效力者,皆可报名。”
杨有草带着杨疏海站在人群外,默默地观察着。这时,一名穿着笔挺军服的军官从营帐中走了出来,他身材魁梧,面容严肃,胸前佩戴着一枚大明皇家海军的徽章。他抬手一挥,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各位乡亲们,我是仰光港海军征兵点的负责人陈平波。”军官大声说道,“此次征兵是皇帝的旨意。海军的重建关系到大明的安危存亡,也关系到每一位明人能否早日回到家乡。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招募,而是一场光荣的事业。参加海军,你们不仅是在保家卫国,还将成为大明复兴的见证者!”
陈平波的话语激起了众人的热情,很多人纷纷开始询问报名的细节。杨疏海也挤进人群,激动地举手问道:“长官,我是稻香村的,16岁,能参加吗?”
陈平波上下打量了一下杨疏海,点了点头:“年龄是差了点,但是现在海军缺人手,只要你身体过关,愿意为国效力,就能加入。不过我提醒你,成为海军不是件容易的事,你需要接受严格的训练,还得经历长时间的海上生活。你能坚持得住吗?”
杨疏海挺起胸膛,坚定地回答:“能!”
看着眼前的场景,一向沉默寡言皮肤黝黑,脸上刻满沧桑,手上满是老茧的父亲杨有草决定成全自已的孩子 。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如果你作为父母对孩子的一切都操办的话,那么你最好能够一直把他操办到死。否则就必须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自已做出选择,只要孩子不是闹着玩,就应该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能够陪我们走到最后的伴侣,都只是我们自已。即便是配偶都不能够陪我们走完终生,总会有一个人先走。
报名结束后,杨有草和杨疏海并肩走在回村的路上。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影子被拉得很长。
“疏海啊,你今天的选择,爹不拦你,但有句话我得说清楚。”杨有草开口道,“军队的生活艰苦,战场更是九死一生。你要记住,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得咬牙挺住,不要给爹丢脸,也不要给村里丢脸。”
“爹,我明白的。”杨疏海握紧拳头,眼神里闪烁着光芒,“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我还想将来建功立业,回村的时候也能让您脸上有光!”
“好!”杨有草重重地点了点头。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港口,那一艘艘正在建造的大船仿佛承载着整个大明的希望。他心中暗想:或许这个孩子真的能在这支重建的海军中找到自已的价值,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大明做出一点贡献。
此时的朱由榔,在载天府城的宫殿中伏案思索。他的计划早已成型:陆军反攻主力重心在云南,偏师进攻广西,再用海军在广西制造突破口,配合陆军偏师南北夹击,重建云南和广西的联系。等广西之战结束后,海军主力便可东进与朱成功水师夹击满清广东水师。
至于朱由榔提出的派一支军队直接走海路北伐北京,对满清来个黑虎掏心,打蛇打七寸命中要害的大胆想法,虽然暂时被众将以孤军不宜深入为由否定,但朱由榔知道,真正的全面反攻,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