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深深地凝视了王晨阳一眼,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随后便纷纷转身离去。
他们知道,留在这里,只会徒增挫败感。
这哪里是过河拆桥,简直是连河都没摸到边,就已经开始自我拆解了。
面对这样的情境,王晨阳无奈地摇了摇头,独自走出了考场。
考场外,早已守候多时的记者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瞬间蜂拥而至。
他们手持话筒,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试图从考生们口中挖掘出第一手的信息。
这些记者们深知,每一次大型考试都是一场新闻盛宴,他们期待着能从这些考生口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同学,请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一位记者的话筒几乎要贴到旁边一位男学生的嘴边。
那位男学生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吓了一跳,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回答道:“卷子质量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光滑舒适,没有色差,打印得也十分清晰。答题卡的设计也很人性化,使用起来很方便。监考老师态度温和,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空调温度也恰到好处。总的来说,考生们都非常满意,大家都表示明年如果有机会,一定还会再来!”
记者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嘀咕:又是一个被考试压力逼得有些神志不清的学生。
然而,他们也知道,这样的回答虽然有些离谱,但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因此他们并没有过多地纠结这个问题。
“同学你好,我是新浪教育的记者,能问你一个问题吗?”另一位记者迅速转移目标,将话筒对准了王晨阳。
他深知,王晨阳是这次考试的热门人选,他的回答一定具有新闻价值。
“同学,听说这次国决的试题与证明庞加莱猜想有关,你对此有何感想?”众记者们纷纷围拢过来,将王晨阳团团围住。
他们期待着能从王晨阳口中得到一些有关试题难度的信息,以便为他们的新闻报道增添一些色彩。
然而,王晨阳却淡然一笑,摇了摇头:“没什么特别的感想。”他的回答让记者们愣住了,按照常理,考生们应该会抱怨试题难度太大,怎么这小子却如此淡定?
“是很难吗?”一位记者不甘心地追问道。
他期待着王晨阳能够说出一些有关试题难度的评价,以便为他的报道增添一些实质性的内容。
“很难吗?我觉得还好吧。”王晨阳一脸认真地回答,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的回答让记者们有些哭笑不得,他们无法理解王晨阳在面对庞加莱猜想时,为何还能如此轻松自在。
“咳咳咳,同学,那可是庞加莱猜想啊!”记者们有些无奈地提醒道。
他们知道,庞加莱猜想是数学领域的一个重大难题,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必然是数学领域的佼佼者。
然而,王晨阳却似乎并不把这个难题放在心上。
“我知道,不过幸好它不是哥德巴赫猜想。”王晨阳露出一抹庆幸的表情,仿佛是在庆幸自已躲过了一个更大的挑战。
他的回答让记者们更加无法理解,他们不知道王晨阳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记者们彻底傻眼了,他们无法理解王晨阳在面对庞加莱猜想时,为何还能如此轻松自在。
他们开始怀疑,王晨阳是否真的有能力解决这个难题。
然而,他们也知道,无论王晨阳的能力如何,他的回答都已经成为了一个新闻点,他们可以将这个新闻点放大,以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谢谢同学。”一位记者对王晨阳表示感谢,然后迅速将话筒转向另一位学生,试图从其他人身上找到更有价值的线索。
他们知道,这次考试的新闻价值不仅仅在于试题的难度,更在于考生们的反应和表现。
“同学你好……”记者们开始纷纷向其他考生提问,试图从他们的口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然而,大部分考生的回答都显得比较平淡,没有太多的新闻价值。
他们要么抱怨试题难度太大,要么对自已的表现感到失望。
这些回答虽然真实,但却缺乏新闻性,无法吸引读者的眼球。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学生突然情绪失控,流下了眼泪。
他一边哭一边说道:“难,实在是太难了,简直难如登天……”他的回答让记者们眼前一亮,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点。
他们知道,这个学生的情绪失控,一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考生形象!记者们心中暗自窃喜,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新闻标题的雏形:史上最难国决,天才学霸纷纷折戟沉沙。
他们知道,这个标题一定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他们对这次考试产生浓厚的兴趣。
王晨阳在一旁看得有些无语,他心中暗想:有这么难吗?他深知,庞加莱猜想虽然是一个难题,但并非无法解决。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有可能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然而,他也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他一样轻松地面对这个难题。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优势和劣势,也有自已的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
因此,他并没有对其他考生的表现感到失望或惊讶。
阅卷室内,数十份试卷整齐地摆放在办公桌上,等待着阅卷老师们的审阅。
鉴于庞加莱猜想的难度,这一次的阅卷工作将由王国兴、张国荣、周海中三位院士亲自操刀。
他们深知这次阅卷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都显得格外认真和谨慎。
“开始吧。”随着王国兴一声令下,张国荣和周海中纷纷拿起试卷,开始审阅。
他们知道,这次阅卷工作不仅关系到考生们的成绩和前途,更关系到数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他们都格外认真地对待每一份试卷,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阅卷工作进行得异常迅速,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厚厚的试卷就只剩下寥寥几份。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试卷都是白卷,根本无需审阅。
这些考生们显然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因此无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这也让阅卷老师们感到有些失望和无奈。
“这两张卷子有点意思……”突然,王国兴朗声笑道,打破了阅卷室的寂静。
他的声音充满了兴奋和期待,仿佛已经发现了什么有价值的发现。
“谁?王晨阳?”张国荣好奇地问道。
他深知王晨阳的实力和潜力,因此对他的试卷格外关注。
然而,当他听到王国兴的回答时,却感到有些意外和惊讶。
“不是,是清华附中的沈楚懿和华中师大附中的徐天悦。”王国兴回答道。
他的声音充满了赞赏和肯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两个学生的潜力和未来。
“沈楚懿我知道,她是中欧混血儿,数学天赋异禀,对数学问题尤其敏感。至于徐天悦,我倒是不太了解。”张国荣接话道。
他深知沈楚懿的实力和天赋,因此对她的表现并不感到意外。
然而,对于徐天悦这个陌生的名字,他却感到有些好奇和期待。
“怎么,他们难道已经证明了庞加莱猜想?”张国荣好奇地问道。
他深知庞加莱猜想的难度和重要性,因此对这个问题格外关注。
然而,当他听到王国兴的回答时,却感到有些失望和无奈。
“那倒不至于,不过他们都找到了解题的切入点,这已经很了不起了。”王国兴一边说着,一边在试卷上打下了分数:13分,20分!这两个分数虽然不高,但考虑到题目的难度和阅卷的严格性,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成绩了。
徐天悦得了13分,而沈楚懿则得到了20分。
这两个分数虽然不高,但却让阅卷老师们看到了他们的潜力和未来。
他们知道,这两个学生已经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只要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就有可能在数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和突破。
又过了几分钟,阅卷老师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红笔,正襟危坐。
此刻,办公桌上只剩下一张试卷和四五十张草稿纸——那是王晨阳的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