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诡事白皮书
长生诡事白皮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长生诡事白皮书 > 第16章 张广道

第16章 张广道

加入书架
书名:
长生诡事白皮书
作者:
信仰坚定的接班人
本章字数:
6692
更新时间:
2025-01-27

这老驴虽说脾气不好,真干起活来还真没一点年老的样儿,张家洼村到县城几十里的路程,仅用三个来钟头就到了,到的时候还不到中午。县城东门口,一人一驴被拦了下来。“进城税,一文钱!”守门的兵丁面无表情地说道。刘长生撇了撇嘴,从怀里摸出一文钱递了过去。兵丁接过钱,上下打量了一番刘长生和老驴,眼神里带着一丝怀疑。“人进去,驴留下!”“啥?凭啥啊?”刘长生急了,“我这驴又不是啥妖怪,凭啥不能进城?”“这是规矩!”兵丁不耐烦地说道,“要么交钱,要么把驴留下!”“交多少?”“两文!”刘长生瞪大了眼睛:“你咋不去抢?!”“不交拉倒!”兵丁说着就要赶人。“你大爷的!”刘长生暗骂一声,又掏出两文钱扔了过去,“给你的买药钱!”兵丁接过钱,冷哼一声,这才放行。

进了城,刘长生看了看日头,时间还早,便打算先去家住东城的张广道家,完事再去城西大街那找虎子。张广道家刘长生以前没来过,只知道他家在东城弯巷胡同,一路打听着来到弯巷胡同,看着差不多的民房,刘长生也不知道哪一家是。他见路边有一个白头发老头靠着墙根晒太阳,便走上前来打算问问:“老人家,向您打听个事儿,张广道家在这住吧?” 这老头睁开眯缝着的眼,看了刘长生一眼,回道:“啥?”听嗓门还挺大,刘长生稍微提高点嗓音继续问:“我找张广道!” “啥道儿?!”好家伙,这老大爷还耳背,刘长生扯着嗓子又问了一遍:“张广道!张半仙!”“买铁锨你得上西市去,这里不卖铁锨!”

刘长生哭笑不得,心想这老爷子还真不是一般的耳背。正犯愁呢,便听见身后传来个女声:“你找张广道啥事?” 刘长生回头一看,见是一个中年妇女端着盆刚洗完的衣服看着他。这妇人约莫四十来岁,身材微胖,脸上带着几分精明。“您是?”刘长生试探着问道。“我是张广道家的,”妇人道,“你找他有啥事?”刘长生赶忙转过身来道:“大婶子,我爹跟张先生是朋友,他跟张先生出门仨月了还没回来,家里头担心,就过来问问。”妇人上下打量了一番刘长生,眼神里闪过一丝狐疑。“你爹是?”“刘清明,大柳树乡张家洼村的刘清明”妇人闻言,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你跟我来吧。”说完转身往胡同里的一个宅院走去,刘长生赶忙跟上。

路上,刘长生忍不住问道:“大婶子,我爹跟张先生他们去哪了?咋还没回来?”

妇人头也不回地说:“我也不清楚,家里当家的在家呢,你直接问他吧。”说着推开院门,对着一个在院子里石头茶几那坐着喝茶的消瘦中年汉子喊道:“当家的,之前来咱家的刘清明他儿子来了。”说完自去一旁晾衣服。

那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矮瘦汉子正是之前叫走刘清明的张广道。张广道闻声,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来,脸上堆满了笑容:“长生来了啊,快坐下喝茶。”说着,将刘长生让到石凳上坐下,又给他倒了杯茶。

刘长生哪有心思喝茶,他一屁股坐下,急忙问道:“张大爷,您啥时候回来的?我爹咋没回来?”

张广道端起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不紧不慢地说:“别急,别急,先喝口茶,润润嗓子。”

刘长生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又不好催促,只得端起茶杯,囫囵吞枣般地灌了一大口。茶水滚烫,烫得他呲牙咧嘴,差点没把舌头给烫熟了。

“哎呦,张大爷,您这茶也太烫了!”刘长生一边吐着舌头,一边抱怨道。

张广道呵呵一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茶啊,得慢慢品。”

刘长生心想,我这都火烧眉毛了,还品个啥茶啊!他放下茶杯,再次问道:“张大爷,您还没说呢,我爹他到底去哪了?啥时候能回来?”

张广道这才慢悠悠地说:“你爹他啊,这回可是发财了。”

刘长生听完这话,心里更不是滋味了:“这人都找不到了,还发啥财啊?”他顿了顿,又问张广道:“你不是跟我爹一块出去的吗?你啥时候回来的?”

张广道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我倒是想去来着,人家主家不用我啊,就看上清明老弟了。”

“我爹出门前说是去趟外省,到底是咋回事啊?”刘长生急切地问道。

张广道这才缓缓道来:“长生别急,听我给你慢慢说。三个月前吧,咱县城来了几个外地人,听口音像是胶州那边的。领头的那个,长得跟咱中华人不太一样,具体是哪的人家也没说,听口音倒像是东洋那边的。来了就打听哪有有本事的阴阳先生。长生你是知道的,你大爷我在县城这块还是小有人面的,后来这事就寻到了我头上。”

“咋还扯上东洋人了?”刘长生一脸疑惑。

张广道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找上我之后我才知道,这小东洋祖上是东北那边的,家里老爷子快不行了,想葬到祖籍去,就想找个有本事的风水先生去给定个阴宅。从胶州一路找过来,一直没找到合意的风水先生,打算在咱这找找。我合计了合计,咱龚邱县这边,有名的风水先生倒是不少,但要说真有本事的,还得属清明老弟。我就跟人家推荐了一下,没想到人家还真听过清明老弟的大名!”

刘长生更疑惑了:“我爹没这么大名气啊,单就这县里,也就县东这块知道有这么个人,过了县城往西都够呛有人认识他。”

张广道往茶杯里添了些茶水,悠悠地说:“或许从别的地方听说的也不一定。反正我一说清明老弟的情况,人家就相中了,托我把清明老弟叫来。你是没见人家那个敞亮啊,活还没干就把人拉县城最好的鼎盛楼海吃了一顿,单那一顿就造进去三块大洋!你张大爷我就帮着牵了下线,人就给了我这个数!”说着,他抬手比划了个“六”。“你爹这趟活下来,少说得挣五十个大洋!可惜啊,你大爷我这铁口神断的本事人家用不上。”说着,他往躺椅上一靠,抬眼望天,一副丢了大笔钱的样子。

刘长生听完,心里五味杂陈,喝了口茶水问道:“这么说,我爹跟着那伙人去东北了?”

“对,说是去东北建州那块,反正挺远的。说是三个月回来,不过东北那边冷的早,这会儿估计都大雪封山了,说不定路上没法走耽搁了。你也不用担心,跟着人家大老板,你爹铁定吃不了苦,保不准开春雪化了就回来了。”张广道安慰道。

“建州?知道去哪了就成,谢谢张大爷告诉我这些。”刘长生说着,估计也问不出别的了,喝尽杯中的茶,准备告辞。

张广道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对了,你爹临走前还交代,说是你要是来问,就让我告诉你让你不用找他,看好家,照顾好你干娘,他忙完了就回来。”

“成,那就这样,张大爷您歇着,我先回了。”刘长生起身说道。

“别呀,这马上中午了,让你大娘整俩菜咱爷俩喝两盅。”张广道挽留道。

“不用了,我跟把兄弟约好了去西市场那找他,这马上到点了。”刘长生婉拒道。

“既然这样,那就不留你了,以后到县城再来家里喝茶。”

“好嘞,您留步。”

说着,刘长生牵着老驴离开了张家。走在路上,他心里越想越不对味儿。这事儿咋就这么邪乎呢?那东洋人的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子诡异劲儿,怎么看都像是冲着老爹来的。尤其是老爹临走前交代的那番话,跟交代后事似的,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毛……

“但愿是我多心了。”刘长生自言自语地安慰自已,可心里那块石头却越发沉重。他抬头望了望天,灰蒙蒙的一片,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东北建州?老爹咋跑到那旮旯去了?那地方一入秋就冰天雪地的,路都不好走,看来年前是回不来了。”

他叹了口气,用力摇了摇头,想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脑海。可越是想甩,那些念头就越是像牛皮糖一样,死死地粘在他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我说驴大爷,你说我爹他……不会有事吧?”刘长生转头问那头正悠闲地甩着尾巴的老驴。

老驴“咴儿”了一声,也不知道是听懂了还是没听懂,自顾自地往前走着。

“算了,问你也是白问。”刘长生苦笑一声,“你又不是神仙,哪能知道这些事儿。”

他拍了拍老驴的脖子,像是给自已打气:“走吧,咱们先去西城市场,把该办的事儿办了。要是明年开春爹还没回来,咱就去一趟建州找找,不管咋样,总得亲眼看看我爹才放心。”

一人一驴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刘长生看着周围热闹的景象,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想起小时候,老爹总是牵着他的手,带他来逛集市,给他买糖葫芦、买小人书……那时候的日子,虽然清贫,却充满了欢声笑语。可现在,老爹不在身边,他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心里空落落的。

“驴大爷,你说咱爷俩儿是不是有点惨?”刘长生自嘲地笑了笑,“一个爹没了影儿,一个被主人扔在这儿,都成了没人要的野孩子了。”

老驴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停下脚步,用脑袋蹭了蹭他的胳膊,像是在安慰他。

“嘿,你这驴还挺通人性!”刘长生被它这突如其来的亲昵举动逗乐了,“行了,别蹭了,再蹭我一身驴毛味儿了。走吧,咱先找地方喂喂肚子,吃饱喝足了就去找虎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