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这次的黍酒,也是成了。
之后,李末语接着蒸完剩下的酒液,全部蒸完之后,得黍酒差不多二十斤。
因此李末语装了三坛。
一坛十斤的,另外两个坛,一个装了五斤,另外一个不到五斤的,留给阿爷解馋。
于是之后,依然用油纸与干荷叶封了坛口,之后用细麻绳缠绕捆紧了坛颈,外面再抹上一泥黄泥,让阿爷帮忙搬到上房,等着下晌阿父李河回来之后,再帮她将那一那一大一小的黍酒,埋于院子里的果树下面
至于那一小坛不到五斤黍酒,便留于上房。
让阿爷李儒偷偷的自已藏起来喝,如果有人碰到,只说是阿爷李儒自已买的。
然后便在阿婆顾氏的帮助下收拾好了蒸酒的器具,准备留着下次再用。
自然这次留下的那些迺糟。
也被李末语拿到院子里的晾东西的竹席上,晾干之后又可以用来做酒糟鱼了。
之后,收拾完了。
吃晌食,回房睡觉。
下晌醒来之后,照例阿父李河已经卖完鱼回来,并且已经帮她埋好了那一大一小那坛黍酒。
晚食的时候。
李末语一边夹着菽豆酱烧湖鱼的鱼肉,一边在想,什么时候,自已能够挣到一笔钱,开个食肆或者酒肆铺子多好。
可是现在老宅里的情况如此。
她也不敢将这些话说出口。
乖乖的用了晚食,乖乖的回房睡觉。
第二日一早。
依然同往常一样,同阿父李河摇了渔船到湖上捕鱼。
一连几日,皆是如此。
后来阿爷李儒见家里面的黍酒没了。
又让二子捎回了十斤黍米。
让李末语又制作了黍酒一回。
这一次做出了二十多斤。
李末语只留了一大一小十五黍酒,让阿父李河依旧将酒坛埋于院子里的果树下,其他的全部留给了阿爷李儒,让他留着自已偷偷的喝。
之后又是照例与阿父李河天天摇船,去湖上捕鱼。
这一天他们父女两个走的远了些。
来到了一个平时无人过来的一个接连一段河湾的地方。
李末语见那个河湾中的浅水里,有河蚌划过的痕迹,便建议阿爷李寒到水边停了船。
然后李末语便脱了鞋,挽了一些裤角下了船,踩着一层浅浅的河泥走了过去。
找到了一条划痕,在划痕的尽头,伸手摸了一下,果然摸出了一个不小的河蚌,之后,又找了几条划痕,也都摸到了一些河蚌,并且摸到的河蚌一个比一个大。
一会便也摸到了不小的一堆。
渔船上的阿父李河见此情况,也下了渔船过来,听李末语一说这个河蚌可以带回去,开壳取肉做菜并且能食时。
便也开始帮忙摸起河蚌来,之后,见河蚌已经摸了不少了,便去渔船上拿了一个竹篮过来,帮助李末语往渔船上运送河蚌。
后来李末语摸到河泥深处时竟然摸到了几十个有小陶盆大的河蚌。
阿父李河见到了也是十分的惊奇。
后来李末语见河蚌也摸的不少了,便和阿父一起将那些摸到的河蚌,送回了渔船并用竹篮借着湖水将那些河蚌洗干净之后,放在了渔船上的水仓里,并在上面撒上了一些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