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逆旅:亲家公亲家母私奔记
世俗逆旅:亲家公亲家母私奔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世俗逆旅:亲家公亲家母私奔记 > 第27章《三个老狐狸》

第27章《三个老狐狸》

加入书架
书名:
世俗逆旅:亲家公亲家母私奔记
作者:
夜阑听书语
本章字数:
7096
更新时间:
2025-01-20

杨大志被杨万山拿着鞋片狠狠揍了一顿,吓得他再不敢在徐月茹那儿继续逍遥,当天就灰溜溜回了家。在冷冷清清的家里凑合睡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匆匆赶到孟家,想着跟孟红梅说几句软话,把她哄回去。

他刚巧碰上孟红梅出来开院门,孟红梅一见他,心头火“噌”地就冒起来,立马就要关门。杨大志眼疾手快,把一只脚伸进门缝卡住,嬉皮笑脸地央求:“行啦,我不该动手打你,你就别跟我闹了,跟我回家吧。”

“谁跟你闹,姓杨的,咱俩缘分尽了。”孟红梅用力一推,“咣当”一声,把街门紧紧关上。

杨大志这些年在孟红梅面前,哪曾这般低声下气过?如今好话都说尽了,却被硬生生撵出来,恼羞成怒的他,在街边趔趄几下才站稳脚跟,破口大骂:“臭婆娘!别给脸不要脸,惹急了老子,有你好看!”接着,他又上前猛捶几下门,见毫无动静,越发恼火,双手叉腰,站在街心骂骂咧咧起来。他那尖锐的叫骂声,引来了一帮看热闹的村民,大伙好心劝他,谁知道这一劝,反倒把他的痞气激出来了,嘴里不干不净,“娘儿”“姥姥”地乱骂一通。

孟红凯家离老母家近,早起的刘桂云正在厕所,听到杨大志的叫骂声,匆忙系好腰带出来看个究竟。见杨大志堵着门骂街,她顿时火冒三丈,快步走上前:“姓杨的,有事儿说事,大清早的,你堵着门骂,太欺负人了吧?”

杨大志瞧见小姨子出来阻拦,心里本能地犯怵。按村里的规矩,只有小姨子数落姐夫的份儿,姐夫哪敢在小姨子面前放肆。再说,刘桂云娘家是村里有名的刘家大户,那可是最不好惹的,要是得罪了她,万一传出去,她娘家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们,还不得把自已当街撕了。杨大志心里一哆嗦,见她出面,立马不敢再骂,在众人劝说下,想顺着台阶赶紧溜走。

哪承想,孟红凯在屋里也听到外面的吵闹声,匆匆穿上衣服出来查看。他一边在门口提鞋,一边问对门老冯家的媳妇:“这大清早的,谁在吵吵,吵得人懒觉都睡不成。”老冯家媳妇嘴快,回道:“快去看看吧,你姐夫在骂街呢,嫂子也在跟他吵。”

孟红凯一听,顿时怒从心头起,昨天看到姐姐被打得不成样子,心里就窝了一肚子火,如今这混蛋居然还上门骂街,他哪还按捺得住,张口大骂:“姓杨的,我姥姥……”骂着就挽起袖子,怒目圆睁向杨大志扑过去。

刘桂云深知自家男人是个火爆脾气,爱惹事儿,所以见杨大志来骂街,就想着赶紧把他撵走,省得孟红凯知道了闹出事端。见杨大志有了要走的意思,她也就没再吭声,心想着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可一回头,却看见孟红凯红着眼珠子冲了过来,她知道,这要是让他冲过去,两人非得打起来不可,赶忙伸手死死抱住孟红凯的胳膊。孟红凯使劲一甩,像头发狂的公牛,不顾一切地朝杨大志扑过去。

那几个正拉着杨大志要走的人,见孟红凯凶神恶煞般冲过来,都怕惹祸上身,“呼啦”一下全散开了,把杨大志孤零零地扔在街心,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孟红凯这股猛劲儿给撂倒在地。

孟红凯把杨大志按在地上,一顿暴揍,杨大志双手抱头,毫无还手之力。周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拉架,只有刘桂云担心出事,扑上去又拉又拽。

门里的孟红梅听到打斗声,急忙跑出来,和弟妹一起,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孟红凯从杨大志身上拉开,连哄带劝地把他弄回了家。

杨大志挨了打,委屈极了,躺在地上耍赖,活像条死狗。杨家在村里有权有势,啥时候受过这等窝囊气,被人当街这般欺负,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杨家的族人很快围了过来,一个个摩拳擦掌,要为杨大志讨回公道。人越聚越多,声讨的气氛愈发浓烈。

孟红凯被劝回家,还不知道外面杨家聚集了这么多人,可看热闹的人群里有老孟家的族人。他们一开始躲在人群里,瞧着姐夫和小舅子打架,这会儿见老杨家人要为杨大志出头,家族荣誉感瞬间爆棚。人家杨家一大家子人都上了,这不明摆着向整个老孟家挑衅嘛,老孟家要是认怂,往后在村里还咋抬头做人。

事态瞬间升级,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小舅子和姐夫的冲突,而成了关乎两个家族颜面的大事。屋里的孟红凯还蒙在鼓里,院子里已经聚集了老孟家十几个年轻小伙,他们人手一根棍棒,严阵以待,就等杨家人杀过来,大干一场。

村里杨、孟、刘三大家族鼎立,多年来一直明争暗斗,互不相让,谁也不服谁,又都忌惮对方三分。这三大家族里,如今要数孟家人丁最兴旺。孟红凯的堂叔孟老混,生了六个儿子,个个长得虎背熊腰,隔年差月出生,给家族撑足了门面。他人多势众,家族里的事儿自然大多按他家的意思办,孟老混也成了家族的主心骨。不过,孟老混这人,外表看着强硬,实则色厉内荏,做事圆滑,瞻前顾后,村里人都叫他“老狐狸”。孟家虽说人多,在孟老混的把持下,平常也就落个不好惹的名声,真正跟人争强斗狠的时候并不多。

街面上,杨家召集了一群人,叫骂着朝孟红凯家门口涌来。孟家的年轻人也不甘示弱,个个攥紧拳头,涌上街头,孟红凯更是手握菜刀,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最前头,那架势,仿佛要单枪匹马冲锋陷阵。两拨人在街心对峙,看热闹的村民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没人敢上前阻拦,只有两边胆小怕事的婆娘,在中间急得又拉又扯,延缓着双方冲突的时间。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老狐狸”孟老混和“老佛爷”杨万山赶来了。两位家族的当家人,各自喝退了自家那些冲动的年轻人。

孟老混站在街心,朝杨万山一抱拳,皮笑肉不笑地说:“亲家,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这不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嘛。”

杨万山也陪着笑:“这帮年轻人太不懂事了,亲家,咱们真得好好管管。”

孟老混收起笑容,一本正经地问:“亲家,听说红凯把大志打了,打得咋样?要不要去看医生?”

杨万山连忙摆手:“没事,没事,巴掌拳头能打出啥毛病?再说了,小舅子打姐夫,打了也白打,谁让他当姐夫的没事惹小舅子呢,挨打活该!”

两人又在街面上寒暄了几句,便各自带人散去。

杨家人走了,孟家人却没散。大家都听说了孟红梅和杨大志闹离婚的事儿,聚在孟红凯家里,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看法。受传统观念束缚,多数人都不赞成孟红梅离婚。只有几个心里支持她的,也怕落个挑事儿的骂名,躲在角落里不敢吭声。

孟老混在这儿,大家都想听他的意见。孟老混脸色一沉,态度坚决地反对离婚。一来,孟红梅和杨大志都这把年纪了,离婚准得被人笑话死;二来,离婚肯定得罪杨家这一大家子有权有势的人,得罪不起。

有了孟老混的态度,旁人更不敢吱声了。一直躲在角落里静静旁听的孟红梅,听孟老混这么轻易就否定了自已离婚的想法,心里不甘,站出来说:“叔啊,杨大志是个啥东西,咱们都一个村里住着,您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熬过来的,您为什么就不能替我想想呢?”

孟老混望着她,长叹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小梅子呀,我知道你过得不如意,可哪家过日子能事事顺心呢?不是叔不帮你,是叔没法帮你离婚。你都多大岁数了,你见过像你这把年纪还闹离婚的吗?你这一闹,别人还不得把咱笑话死,让咱们这些娘家人以后咋出门见人?小梅子,你听叔的话,叔不会害你,为了顾全大局,别闹了。”

孟红梅泪流满面:“叔呀,我也不是不要脸的人,我知道离婚丢人,可我实在没办法,我真的跟他过不下去了,您支持不支持,我都要离,反正事儿都闹开了,我不想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算了。”

这话虽说的是心里话,可太直白,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孟老混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固执,怎么就不听话呢?你要是非离不可,我也没办法,大不了我们不管。”

这话明显带着威胁。他要是撒手不管,那整个老孟家就都不管了,孟红梅可就没娘家撑腰了。孟红志见气氛僵了,急忙出来打圆场:“小梅子,你就听叔一句话,叔不会害你。”

孟红凯也附和:“姐,你就听叔的话,别闹离婚了。他打了你,今天我也给你出了气,你还想让娘家人咋样?”

“你们这是往绝路上逼我呀!”孟红梅绝望地哭了,抹着眼泪转身离去。

孟老混望着孟红梅远去的背影,心里老大不痛快,嘟囔着:“这事儿闹的,真要出点什么事,我还不得落一身埋怨。”

孟红志劝道:“叔,小梅子那是气话,您别跟她一般见识。”

孟老混眼皮耷拉着:“话虽这么说,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管闲事落闲言。小梅子离婚的事,我还是别管了,由你们哥俩商量着办吧,省得我惹一身不是。”

孟红志又说了几句好话,孟老混这才改变态度。孟红志递上一支烟,恭敬地说:“叔呀,说来说去,小梅子的事还得您拿大主意。”

孟老混接过烟,点上,深吸一口,吐出一团烟雾:“我的态度摆在这儿,不支持离婚,但我代表不了别人。”

孟红志点头:“我们哥俩也是这个态度。”

孟老混沉思片刻:“既然这样,咱们得商量商量怎么阻止小梅子离婚。”

孟红志表示赞同:“我也正有此意。”

孟老混挠挠头:“也不知道老杨家现在啥想法,咱可别剃头挑子一头热。”

“我看他们也不想离婚,要不大志就不会跑来这儿闹。”孟红志顿了顿,又说:“要不,找个人去探探杨家人的口风?”

“行是行,可找谁去合适呢?”孟老混苦思冥想了一会儿,一跺脚:“找谁都不靠谱,还是我亲自去吧。”

孟红志赔着笑:“又得麻烦叔跑一趟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