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 第25章 邀请

第25章 邀请

加入书架
书名:
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作者:
猴子爱酒
本章字数:
8098
更新时间:
2025-01-27

县里机械厂做出来一台收割机的事情就如同春风一样,瞬间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了。

魏书记动作很快,把消息报上去之后,第二天市里面就来人了,同行的还有两名记者。

记者的脖子上还挂着一台相机,很是让人瞩目。

要知道现在拍照是一个特别难得的事情,所以当记者提出来要给第3车间的人拍个集体照,所有人脸上都笑开了花。

记者还专门给宋学文做了个专访。

市里面的领导过来看到收割机的收割情况也是喜形于色。

等到把市里面的领导和记者送走之后,魏书记才招呼宋学文去办公室坐着。

他端着杯子喝了口茶,越看宋学文越满意。

“小宋同志,不用见外,随便坐。”

他倒是也没有多寒暄,而是直接开门见山的问了他说的经济上的事情。

这事情也算是他的心病了,若是宋学文真能解决,那可真是帮了大忙了。

“你昨日说的发展经济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个章程?说来我听听。”

宋学文倒也没有藏着掖着,他上辈子能将宋氏集团做这么大,手腕和魄力自然是不缺的。

“魏书记,红石县的情况,您比我更清楚。”宋学文缓缓开口,声音低沉,“现在全国的整体情况摆在这里,所以有的事情真的需要先规划起来。”

“咱们这儿,地处西北,十年九旱,风沙又大,老百姓的日子,苦啊!”魏书记叹了口气,眉宇间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仿佛压着千钧重担。

“光靠种地,只能保证咱们县的基本口粮。”魏书记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无奈,粮食是大事,可是因为收成几乎都是有数的,一个县这么多人,也就勉强能让县里的人混个温饱。

宋学文微微颔首,他能感受到魏书记肩上的压力,也能理解他内心的焦灼,现在经济还没到腾飞的时候,产量也是看天吃饭,只能说,现在的日子确实苦。

“所以,咱们得想办法,找出一条适合红石县发展的路子。”宋学文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魏书记。

“小宋,你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魏书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冀的光芒,他觉得宋学文是个有脑子的,不然也不会随随便便就能把电机的事情解决了,又将收割机做了出来。

“咱们红石县,虽然自然条件差了些,但也并非一无是处。”

“咱们这儿的羊毛产量也不少,可以考虑建一个毛纺厂,把羊毛加工成毛线、毛衣,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还能增加收入。”宋学文之前打探过,他们县就没有毛纺厂。

其实也只是他们县没有,但是西北这边确实羊比较多,别的地方也确实有毛纺厂,不过红石县却没有。

魏书记脸色一垮,“这个想法,我们之前也讨论过,但是毛纺厂不是那么好建立的。”

先不说选厂的问题,就是需要的技术和机械都是大头。

他们市是没有毛纺厂的,但是兄弟市有啊,他们还专门去看过。

可是要想将毛纺厂建立起来,真的不是一个小事情,手里的钱就不够。

也是他们公社穷,资金有限,就算和上面审批,也不一定能批下来。

“若是一开始困难,可以先从各个大队开始。”小农经济的发展其实华夏一直有。

家庭作坊从古至今不知道流传了多少。

现在就是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

宋学文解释,“比如咱们可以先选个地方成立合作社,以一个大队为试点,先搞出来一批货。”

“这东西做出来之后,后面还牵扯到销售的问题,不过这个根本不用担心,我对这个倒是有点研究,只要东西能出来,咱们销售肯定不会有问题。”

毛线以前在华夏占据了很长时间,很多人都是称了毛线回家织毛衣,各种不同的针法还出成书。

现在其实各个供销社也有毛线卖,但是那还真的都是抢手货。

不过宋学文真正是想能够做成毛线成衣的,这样一整个产业都可以延续下来,还能够解决不少人工作的问题。

魏书记心动了下,若是先搞成合作社当做试点,倒是可以,毕竟这东西要真的做出来,肯定是不错的。

他虽然不怎么问家里的生活,但是有时候也听家里人抱怨过,说毛线难买,只要一上货就被抢购一空。

就他们这里还算是比较占便宜的,毕竟西北这边确实养羊大户,他们也算是近水楼台。

“这个倒是真的可以考虑,回头我找人商量下,看看选哪个地方作为试点。”魏书记当即就点头。

既然有这方面想法,肯定要大胆的尝试。

要是真的什么都不做,那不还是裹足不前?

“还有,咱们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一些特色产业,比如种植一些耐旱的经济作物,像枸杞、沙棘之类的。”宋学文看到魏书记决定,也不在合作社上多磨叽。

这件事情他也就是提了个开头,具体的操作还是需要魏书记安排公社的其他人进行。

他现在可还只是一名下乡插队的知青,只是暂时被借调了过来而已。

所以他话题一转,转到了别的地方。

“魏书记,沙棘和枸杞,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果子,它们浑身都是宝啊!”宋学文的声音很平常,但是说出的话却让魏书记眉心一跳,“咱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最基础的采摘,也就是粗加工。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进行深加工,那可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这边其实也有这些东西,只不过并不是大面积种植,这两样东西大多还不成气候,都作为药材来看待的。

“就拿这沙棘果来说,它可以榨汁,做成沙棘饮料,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对身体来说格外的好。

最主要的这东西还能提取沙棘油,这可是个好东西,能做成保健品,还能做成化妆品。”

“至于枸杞,除了直接食用,我们还可以开发枸杞原浆、枸杞酒、枸杞糕点等等,甚至可以和中药材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和药品。

您想想,到时候咱们这里,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从种植、采摘到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魏书记听得入神,频频点头,若是真的和宋学文说的这样,那这两样带来的价值就远远不可估计。

无论是先发展哪一样,都是不错的。

这个宋学文说他擅长经济发展倒是一点都没说错,而且有条有理。

“小宋同志,你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啊!”魏书记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作为公社的书记,解决社员们的温饱问题绝对是他考虑的重中之重。

“不过,这资金、技术、销路,都是问题啊!”魏书记话锋一转,又提出了新的担忧。

“资金方面,我们可以向上级申请一部分,另外就是先把产业做起来一部分,只要能够运转起来,钱就不是问题。”宋学文胸有成竹地说道。

有了产品,自然不会发愁销路。

只要产品没问题,宋学文还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

而且现在人做事情很实在,没有人敢糊弄,宋学文之前也做过不少实业,有些东西虽然知道的并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很多原理还是很清楚的。

“技术方面,可以找一些专家讨论下,之后就是进行培训。”

“至于销路,我们可以先在周边地区打开市场,若是时间来的及,我觉得广交会是个很不错的推广平台。”

广交会参加的主要是外国人,国家想挣外汇主要就是看这个交易会的成交量。

宋学文对这些倒是一点都不陌生,只要能参加广交会,在这个之间有针对性的出一拼产品,就不用担心那些外国佬不下单。

宋学文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点子上,让魏书记茅塞顿开。

“好!好!好!”魏书记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小宋同志,”魏书记站起来,来回踱步,最后下定决心,目光灼灼的看着宋学文,“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来到我们公社作为商业科的科长?”

原本公社里面并没有这个科,但是魏书记觉得按照宋学文这个规划,完全可以独立一个科室出来。

而能胜任这个岗位的,肯定就宋学文。

这事情要是办妥了,可不仅仅是红石县的事情,更是能够为他们市争光。

而且宋学文说的那个广交会,魏书记也是略有耳闻的。

这个广交会,他们红石县是肯定排不上号,所以他也只是听说,市里面倒是有是三个去的名额,但是每一年成绩都不太好。

他虽然只是红石县的公社书记,但是市里面也是认识一些人,知道一些内幕消息。

广交会的名额虽然对他们市来说不多,但是也只能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年年花费钱财陪跑,领导们都颇有言辞,甚至打算干脆就别去了。

丢不丢人暂且不说,关键是没有成交量,去一趟那么多人,那些可都是出公差,钱没赚到,还补不少进去。

一次次的,市里面就算一开始支持的领导们都有些犹豫。

只不过这毕竟是上面交代的任务,不去也不合适,但是每一次去,压力都很大,导致市里去广交会的那三个名额,从刚一开始的哄抢到现在的避之不及,也算是在其他地方少见了。

如果宋学文真的能够把这一块做起来,他们想要个广交会的名额那还是手到擒来的,毕竟现在广交会的名额可是个烫手货。

宋学文目光闪了闪,来了。

他脸上却有些犹豫,“魏书记,咱们公社好像没有这个科室吧?”

公社现在有专门负责农业的,也有专门负责工业这块的,但是商业这块还真的没有。

主要大家的思维现在还并没有打开,甚至并没有什么做生意的想法。

现在所有的生意都是属于公有制,集体的,最主要的,他们也没这方面的概念。

在他们看来,就算有东西,卖到供销社已经是最好的了,就像各个生产队的产物也并不是全部都上交,多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卖给供销社,这样能换一部分钱。

这样大家伙一年到头来多少手里还能分点钱。

“我就是打算将这个科室设立起来。”魏书记沉吟一下,不过要是设立可是确实不是他能决定的,必须往上打报告。

“这样,小宋同志,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先来做我的秘书,就主要负责商业这一块,不做别的事情。”

“我平时里有小李同志,倒是不用你做什么。”

想着商业科可能一时半刻下不来,但是魏书记急切的想改变现状。

而且从两人的谈话就知道,这事情越早谋划越好,再晚,他觉得时间就有些来不及。

“小宋同志,如果你愿意,明日就可以来上班,前期需要人手可以直接从公社里调动,你意下如何?”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宋学文自然不会拒绝。

虽然现在公社是没有商业科,但是也主要是因为现在没什么成绩,要是有成绩,上面分分钟就能审批下来。

不过顶着魏书记的秘书的名头,倒是也能干很多事情。

想到这里,他面露感激的笑,“谢谢魏书记信任我,不过还请魏书记能多给我一天时间,我想回去李家沟和那边的人告别,顺便把东西都搬过来。”

“这样日后我就可以专心在咱们公社,为人民服务。”

魏书记一拍脑袋,“对对对,你看我这脑子,你现在还属于下面的知青。”

他喊了李秘书进来,让李秘书起草了个文件,算是宋学文的任职通知书。

“你拿着这个任职通知书,把你的粮本关系都转过来,那就后天再过来吧。”

“谢谢魏书记。”宋学文及时表达了感谢,拿了任职通知书,这才离开了红石县。

他必须要先回去一趟李家沟,今天还要找机会再去一趟东风农场,和家里人说一下他这边的情况以及打算。

别到时候家里人真的被调出来不知道怎么回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