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苏府内,苏妙儿依旧无法从对李玄机的思念中解脱出来。她时常独自一人坐在花园的亭子里,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着李玄机能够平安归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玄机凯旋而归的日子越来越近。京城的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准备迎接这位英雄的归来。街道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们手持鲜花,站在道路两旁,翘首以盼。圣皇也下令在皇宫内举行盛大的庆功宴,以表彰李玄机的功绩。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李玄机率领着李家军五千将士们浩浩荡荡地回到了京城。当他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城门口时,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响彻整个京城。李玄机望着热情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感动。他下马步行,向百姓们一一致谢。随后,他在将士们的簇拥下,前往皇宫。
在皇宫的庆功宴上,圣皇亲自为李玄机敬酒,说道:“玄机,你此次立下大功,为我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朕代表天下百姓,感谢你!”李玄机连忙躬身,说道:“陛下,这都是将士们的功劳,臣不敢居功。”圣皇笑着扶起他,说道:“你不必谦虚。此次胜利,你功不可没。朕决定,封你为镇北侯,赐黄金千两,绸缎万匹。”李玄机再次躬身谢恩。
宴会上,大臣们纷纷向李玄机敬酒,表达自已的敬意。李玄机一一回应,脸上始终带着谦逊的笑容。而在角落里,圣玄灵看着李玄机,眼中的鄙夷之色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好奇与钦佩。她心中暗自思忖:“或许,我真的小看他了。”
庆功宴结束后,李玄机回到了李府。家中早已摆好了丰盛的宴席,等待着他的归来。李玄机与家人团聚,心中充满了幸福。而在苏府,苏妙儿得知李玄机归来的消息后,心中既欢喜又紧张。她想要去李府看望李玄机,可是身为一个大家闺秀怎么能自已去别人家里!苏妙儿正在矛盾着要不要去时,苏老来到苏妙儿屋外喊道“妙儿在吗?”苏妙儿回应道“在呢爷爷,有事吗?”苏老笑道“玄机那小子回来啦,我们几个老家伙去看看他,你去吗?”苏妙儿一听顿时高兴的刚要回答,突然发现自已的反常,脸上一红!又恢复了正常地说道“嗯!好吧我陪您去!”说完就开始照着镜子,看看自已有没有哪里不好看的,检查完后苏妙儿便随着苏老一同去了李府!
此时的李府热闹非凡,虽然快要天黑了,可是大门外周围还是围满了人群。百姓们翘首以盼,眼中满是崇敬与好奇。李玄机大胜归来的消息早已传遍大街小巷,人们都想一睹这位年轻将领的风采。
苏老带着苏妙儿在李府大门口与孔老、文老、纪老相遇,四位大儒皆是城中备受尊崇之人,他们平日里潜心学问,如今却一同出现在李府门前,更添几分神秘色彩。几人相互寒暄,便一起走进大门。门口是安伯在接待着,安伯在李府多年,见多识广,看见几位大儒,自然认识,马上带着几人来到会客厅落座,叫来丫鬟沏茶,便去找李玄机去了。
此时的李玄机正在自已房间休息,刚刚在皇宫内喝了不少酒,现在还迷糊呢。皇宫的庆功宴虽热闹非凡,但李玄机心中却始终沉甸甸的。安伯来到屋外,轻声细语道:“少爷,孔老苏老他们来了!”李玄机没有睡着,听见安伯的话,立马起身推开门问道:“安伯,人在哪里?”安伯笑道:“在客厅呢!”李玄机拔腿就向客厅走去。
这几位是李玄机来到这个世界为数不多的朋友,虽然年纪差不多,但是李玄机与几人相处十分舒服,所以非常珍惜这份友谊。来到客厅,李玄机笑道:“孔老、苏老、文老、纪老你们来了,妙儿姑娘也来了!”与几位老者打完招呼,李玄机才看到角落坐着的苏妙儿,便也打了招呼。
几人看到李玄机的第一眼,就感觉跟两个月前走时不太一样了,具体是哪里也说不出来。孔老几人笑道:“恭喜玄机打了大胜仗回来呀!”李玄机心情低落道:“什么胜仗啊,不过就是两败俱伤!”这次李玄机带了一万人去的龙门关,可回来时却少了一半,怎能不让他低落呀!
孔老几人都是人精了,当然知道李玄机此时的心境,于是苏老笑道:“我记得玄机有一句诗词,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就是真实写照吧,如果没有这些人牺牲,就会有更多的人被屠杀!所以玄机你不要自责!”旁边几人也跟着附和。李玄机笑着点头道:“我知道这个道理!可就是有时候会不自觉的心情低落!”
孔老笑道:“好久没有喝高粱酒了,玄机你这还有吧?”李玄机回道:“当然有,一起去大厅喝吧?那里热闹!”孔老几人笑道:“好啊,热闹好!”众人跟着李玄机来到大厅,此时的大厅已经坐满了人。有跟着李玄机征战兄弟李胜李膺等人,还有一些城中闻讯赶来的年轻才俊,他们都想近距离接触这位凯旋的英雄,聆听他讲述战场上的故事。
李玄机刚踏入大厅,众人便纷纷起身行礼,高呼“将军”。李玄机连忙抬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后吩咐家丁摆上美酒佳肴。高粱酒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众人举杯,为李玄机的归来而庆祝。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一位年轻的书生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将军,听闻您在龙门关一战,以少胜多,大败敌军,能否为我等讲讲其中的精彩战事?”众人纷纷附和,目光都聚焦在李玄机身上。
李玄机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那龙门关地势险要,乃是两国必争之地。敌军此次来势汹汹,兵力数倍于我。我军初到之时,敌军便已布下坚固防线。”他顿了顿,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继续说道:“我军虽人数少,但士气高昂。在连续几天攻防战之后,我与将士们商议后,决定采用奇袭战术。趁夜黑风高,我们挑选了一批精锐之士,悄悄绕到敌军后方,点燃了他们的粮草。敌军大乱,我军则从正面发起猛攻。”
“那敌军可有反击?”另一位书生急切地问道。李玄机眼中闪过一丝沉痛,说道:“敌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人数多于我们几十倍,虽然我们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在匈奴大营内人山人海,我军将士们浴血奋战,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说到此处,他的声音有些哽咽,“许多将士为了守护国家,守护身后的百姓,倒在了战场上,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