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踏入焰门关内。寒风呼啸,仿佛在为这场惨烈的战斗呜咽。身后,是一同出生入死、幸存下来的将士们,他们步伐踉跄,身上的铠甲满是斑驳血迹,眼神中却透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疲惫。
“回城!”李玄机声音沙哑,这简单的两个字,却用尽了他此刻所有的力气。焰门关的城门缓缓打开,像是在迎接这群浴血而归的勇士。进入城内县衙,李玄机强打起精神,对身旁的李胜说道:“李叔,安排看守城门的士兵,务必站好每一班岗。这焰门关,是我们的最后防线,绝不能有丝毫懈怠。”李胜重重地点头,转身匆匆离去,执行命令。
安置好城门防务,李玄机又马不停蹄地去安排那些被救出来的百姓。看着百姓们惊恐未定的面容,他心中满是怜惜与责任感。一番忙碌后,百姓们被妥善安置,有了遮风挡雨之所和充饥的食物。直到此时,李玄机才觉得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将李三叫来。”李玄机对身旁的侍从吩咐道。不一会儿,李三快步走进城主府,见到李玄机,立刻躬身行礼:“少主!”李玄机面色凝重,沉声道:“将斥候散在焰门关外五十里内,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禀报。另外,将这里的战况写一份战报送回京城。”李三领命后,迅速转身离开县衙,去执行这关乎焰门关安危的重要任务。
一切安排妥当,李玄机终于有了片刻喘息的机会。他叫来军医,疲惫地坐在椅子上,任由军医帮自已卸下那沉重且满是血污的铠甲。随着铠甲的卸下,左腿和左臂上那两道触目惊心的刀伤露了出来。好在伤口不是很深,军医仔细地为他清洗、包扎,李玄机紧咬着牙,忍受着疼痛,脑海中却不断回想着这几日惊心动魄的经历。
今日又与敌军在焰门关外大战。李玄机率领着将士们浴血奋战,喊杀声震耳欲聋,刀光剑影闪烁。每一次冲锋,每一次抵挡,都是生与死的较量。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土地,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那惨烈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他们以少敌多,艰难地守护着焰门关,守护着关内百姓的安危。
“一将功成万骨枯!想要过上好日子,还得努力争取呀!”李玄机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喃喃自语。他深知,这场战争不过是乱世的一个缩影,百姓们在战火中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而自已身为大圣朝开国将军之子,肩负着保家卫国、守护百姓的重任。
包扎完毕,李玄机起身,在房间里缓缓踱步。烛光摇曳,映照着他年轻却坚毅的脸庞。他思考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焰门关的敌军虽然被打败,但绝不会善罢甘休,焰门关依旧危机四伏。必须加强城防,训练士兵,同时等待京城的支援和指示。
夜已深,县衙门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李玄机却毫无睡意,他走到书桌前,铺开纸张,拿起毛笔,开始书写自已对当前局势的分析和建议,准备一并送往京城。他要让朝廷知晓焰门关的严峻形势,以及百姓们的苦难,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重视。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李玄机明白,自已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无数人的命运。
大圣朝的皇宫,清晨的阳光明亮,却难以驱散早朝之上那压抑沉闷的气氛。金銮殿内,龙椅之上的圣皇眉头紧锁,目光冷冷地扫过下方议论纷纷的大臣们。这些日子,匈奴使团之事如同一团乌云,沉甸甸地压在众人头顶,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
“诸位爱卿,匈奴使团这般咄咄逼人,提出的条件更是荒谬至极,不知你们可想到了良策?”圣皇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几分威严与疲惫。
大臣们顿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还是之前的那些言论,有的主张求和,以财物换取短暂的和平;有的则力主强硬,调兵遣将与匈奴一战。然而,这些争论在圣皇听来,不过是毫无意义的聒噪,他心中的烦闷愈发浓重。
就在这时,一声高呼“捷报!”打破了朝堂的喧嚣,宛如一道惊雷,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只见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上殿来,手中捧着一封书信,神色慌张又带着几分兴奋。他将信交给福总管,福总管又小心翼翼地转交到圣皇手中。
圣皇看着手中的信封,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手竟微微颤抖起来。他缓缓打开信封,密密麻麻的字迹映入眼帘,讲述的正是李玄机这几日在边疆的英勇事迹。圣皇的目光随着文字移动,读到李玄机仅带领九百人,便毅然决然地冲进匈奴三万人的阵营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而当看到李玄机最后成功斩杀匈奴的一个首领阿骨达时,圣皇激动得猛然站起身来,大声叫了声:“好!”
这一声“好”,在寂静的朝堂上格外响亮,下方的众大臣们先是一愣,随后便明白定是有了好消息。他们纷纷猜测,想必是边疆哪个威名赫赫的将军打了胜仗,可谁也没有想到,立下这等赫赫战功的,竟是名不见经传的李玄机。
丞相王明扬,素来老谋深算,此刻脸上挂着一抹恰到好处的笑容,上前一步说道:“圣上,可是边疆带来了好消息?”圣皇沉浸在信中的内容里,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福总管见状,在旁边小声提醒道:“圣上!”圣皇这才回过神来,看着下方的大臣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畅快笑容。
“朕要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喜讯!”圣皇的声音充满了振奋与自豪,“李玄机,李战将军之子,带领区区九百人,深入匈奴三万大军之中,不仅全身而退,还斩杀了匈奴首领阿骨达!此乃我大圣朝之荣耀,我军威之彰显!”
大臣们听闻,顿时一片哗然。有人满脸震惊,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有人则面露敬佩之色,对李玄机的英勇赞叹不已。然而,也有一些人,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与不甘。
“圣上,李玄机此举虽勇,但终究是年轻气盛,贸然行事。这其中恐怕也有运气成分,不足为长久之计。”一位年迈的大臣站出来,语气略带酸意地说道。
“哼!”圣皇脸色一沉,不悦地冷哼一声,“运气?若没有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何谈运气?在这等关键时刻,李玄机能挺身而出,为我朝立下大功,便是我朝的英雄!朕绝不允许有人诋毁他!”那些在李玄机还没有出发焰门关时,就从中阻止圣皇让李玄机担任统帅的各个大臣此时也闭上了嘴!不敢再言语。圣皇平复了一下情绪,目光变得坚定而锐利,说道“这次李玄机不仅将匈奴的一个首领阿骨达斩杀,还将焰门关夺了回来,救了城中百姓!朕要重重的奖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