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石斌,那是响当当的房地产大佬,曾经是鲲鹏市的首富。前些年风光时,屡上头版头条,出场均是与省市级领导同台亮相。他们集团公司的网页上,新闻往往是这样的:
“集团公司董事长袁总接见了省部级领导某某某一行……”
“袁董事长百忙之中会见了来访的市级领导……”
“袁总对行业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四项原则,并作出八种预测,各部门正积极落实,真抓实干……”
在他的治理下,石大集团几年光景从一个生产机顶盒的厂家,摇身一变,成了数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业务范围涵盖通信、房地产、保险、大健康、文旅、金融等,俨然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他就是这个王国的皇帝、国王。
但好景不长,很快,石大集团因造车的资金链断裂、违规违法集资,集团市值一落千丈,袁石斌又一次成了头版头条的对象——他成了失信的老赖,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被农民工、供应商、员工追讨欠款的新闻一时间满天飞。
他是谁我无所谓,欠钱还钱,天经地义。但阿力却打了退堂鼓,脸红脖子粗地口吃起来:“大勇……勇哥,咱不……不去行吗?人家是首富。”
“首富咋了,你怕了?”我说,“怕个球!他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能欠钱不还。咱答应胡哥的事不能不办,今天睡觉的地方还没解决,这几天睡公园,我的头都快被水泥地整起霉了。”
“要不……你去吧,我在外面等。”
“你今天是咋了?我不会下去的,我可不愿下去看一帮狗男女炫富、炫马子、炫凯子,恶心得慌。”
我和阿力第一次产生了分歧,我感觉他隐藏了什么。
“他是我的偶……像。”阿力尴尬地低头摆弄着衣襟,像是被发现了心事,“曾经是,我不想见到……落魄的他,免得伤心。”
我大出一口气:“哎,我以为是多大的事情,只要你不是他的私生子就行。他曾是无数人的偶像,我也曾欣赏过他,崇拜过他,但那又怎样?你瞎想啥?整得你与他多熟。”
“不熟就不能尊重他了?”
我笑道:“不熟才好要钱!”
袁石斌白手起家,底层打拼,上个世纪抓住鲲鹏市特区政策迅速崛起,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爹娘,不靠老丈人以及丈母娘,身价迅速超百亿,他当然会成为同样无资源无背景无人脉的有志青年的偶像。
在上个世纪那个风起云涌、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他从社会最底层开始摸爬滚打,历经无数艰辛和挫折,但他始终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当时,鲲鹏市被划为经济特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春风般吹拂而来。袁石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他凭借自已过人的智慧、勇气和勤奋努力,在这片崭新的土地上开疆拓土,一步步建立起属于自已的商业帝国。
在创业的道路上,袁石斌没有依靠任何外部力量。不像其他的企业家,要么借助父母的荫庇,要么攀附岳父岳母的权势。
他全凭自身的实力和拼搏,硬是闯出了一条血路。
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袁石斌的事业蒸蒸日上,财富如同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最终,他成功实现了身价超过百亿元的惊人成就!这一辉煌战绩让那些同样身处困境却心怀大志的青年们看到了希望之光,纷纷将其奉为偶像,以他为榜样激励自已勇往直前,追逐梦想。
“我供过他。”阿力在流泪,嘴唇抖动,似乎要大哭一场。
“你怎么着……他?”
“我以前像供神一样供着他的照片——A3那么大的照片。每天给他烧香,从没间断,希望他能保佑我财源广进、创业成功,像他一样风光,大富大贵。”
“你真傻。”我理解了阿力的窘迫,“你是怕看到你的神变成了凡人,成了老赖,你梦想的目标跌落神坛。别伤心,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成功是偶然的,但梦想不会因为失败而放弃,你还有机会。”
“我早就没……没梦想了,机会也没看到,”阿力叹了一口气,抿着嘴唇,泪水多了起来,“不然,也不会……这样,在三和混……日子,像条野狗。”
“你成了三和大神呀,阿力,你已经实现梦想啦!咱比袁石斌强。”我调侃道。
“你不知道的,我伤心不是伤心他,我……我是伤心我自已!你是知道的,我十六岁出来打工养活自已,还要每月给我那两个农村留守的弟弟妹妹寄钱,我试过很多次,什么都干过——我不怕苦不怕累,早起贪黑,勤俭节约,相信天道酬勤,但无论我多努力,我也无法跨越我的阶层,富不了也贵不了……现在这样,以后会不会一直会这样下去?”
“啥阶层?人人平等!别多想了。”我一惊,没想到他的心思这么深。
我不想与他探讨这个几千年来无法解决的社会现象问题,但我清楚地知道,胡猛说给我们按五天结算肯定没有骗我们,至于什么狗屁阶层,探讨了又有什么意义。
任何阶层归根到底都会被时间消灭,我们管得着吗?
我们在被时间消灭之前,不能被阶层消灭,我们要抗争。我说:
“别伤心,整得像个文艺小青年,你哭成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袁石斌是你爸。”
“他是你……爸。”
阿力破涕为笑,石矢口否认,我心里也在庆幸我没有这样落魄的爸爸。
阿力说,他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父母出外打工每年也就回来一次,每年春节他都瞪大眼睛看着两个陌生的男女摸它的头、亲他的脸,若不是这对男女给他买了新衣服和糖果,他是不会给他们任何回应的。
父母打工打了十年,家里的样子一点也没改变。阿力长大点,代替死去的奶奶照顾超生的弟弟妹妹,他一度怀疑那対喊爹娘的男女是不是私吞了家庭的收入,让他和弟弟妹妹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直到父母车祸身亡,他自已出去打工,才发现钱真的很难挣,除去各项开销根本每年不剩钱,甚至要贴钱。这时,他看到袁石斌找人撰写的个人传记,被书中描绘的精彩故事吸引,从此有了顶礼膜拜、梦想效仿的偶像。
随后,十多年的拼搏,阿力还是阿力。他说,他一度非常困惑、迷茫,在弟弟妹妹辍学进入电子厂能养活自已之后,他决定彻底退休,烧掉袁石斌的照片,放下包袱,放下梦想,来到三和,寻找属于自已的时间和空间。
他说他这十年是一场梦,梦醒,不如不醒。
他不知自已错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