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亮剑搞研发,团长乐疯了
我在亮剑搞研发,团长乐疯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我在亮剑搞研发,团长乐疯了 > 第94章 烟雾弹

第94章 烟雾弹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亮剑搞研发,团长乐疯了
作者:
捉刀
本章字数:
715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在这股近乎于狂热的乐观气氛中,只有一个人,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审慎。

他就是独立团的政委,赵刚。

这天夜里,在老鸦峪地下指挥部那盏明亮的汽灯下,赵刚将所有营级以上的指挥员,都召集到了一张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是用泥土和石块,按照段鹏他们带回来的情报,精心堆塑出的平安县城地形模型。

“同志们,”赵刚没有看李云龙,他的目光,落在了沙盘上那段从城外开阔地到城墙根下的、被他用红色粉末醒目标注出来的区域,“我们的‘没良心炮’,确实可以敲掉鬼子的炮楼和城墙上的火力点。但是,我请大家想一个问题,在我们的炮火准备之后,我们的步兵,该如何冲过这段长达三百米的开阔地?”

他用一根细长的木棍,指着那片区域,声音变得无比沉重:“这里,没有丝毫的遮蔽物。城墙上,即便大部分的重火力被我们摧毁,但残存的鬼子士兵,依然可以凭借步枪和轻机枪,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网。我们的战士,要迎着这道火网,冲锋三百米!这段路,将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地带’!我们准备用多少条好汉的性命,去填平它?”

赵刚的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指挥部里那股燥热的气氛。

在场的指挥官们,都沉默了。他们光想着如何用重炮砸开核桃,却忽略了在砸开之后,该如何把核桃肉取出来。赵刚提出的,是一个最基本,也最致命的战术难题。

李云龙的眉头也紧紧地锁了起来。他知道赵刚说的没错。他可以不在乎伤亡,但他不能让自己的弟兄们,死得毫无价值,死在冲锋的半道上。

“那……那怎么办?”孔捷这个实在人,第一个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问,“总不能让炮兵把整段城墙都给咱们轰平了吧?咱们也没那么多炮弹啊。”

丁伟也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赵刚的目光,缓缓地转向了一首在旁边默默倾听、没有说话的林向北。

“向北同志,”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询问和期待,“我们能不能……制造一种‘雾’?”

他看着林向北,眼神变得无比认真:“一种能遮蔽敌人视线的、我们自己的‘雾’?让我们的战士,能在这片‘雾’的掩护下,安全地冲到城墙根下!”

赵刚的这个提议,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林向北的脑海。

对啊!战场环境改造!

他怎么把这个给忘了!现代战争中,烟幕弹是步坦协同、城市攻坚中必不可少的战术装备。它存在的意义,甚至不亚于一颗高爆弹!

“政委,您的这个想法,太重要了!”林向北的眼中,瞬间迸发出了兴奋的光芒,“可以!完全可以!请给我一点时间,我需要和化学小组的同志们,进行一些试验。”

第二天,在老鸦峪那间戒备森严的化学实验室内,一场关于“寻找完美烟雾”的攻关行动,正式展开。

相比于研制燃烧弹时那种与魔鬼共舞的危险,烟雾弹的研发过程,要安全得多,但也同样充满了挑战。

“林教员,我们试了第一种配方。”孙小毛向林向北汇报道,他的小脸上沾满了黑色的烟灰,“将硫磺、硝石和锯末混合在一起,点燃后,确实能产生大量的黑烟。但是……这烟太轻了,风一吹就散了,而且味道太呛,还没熏到鬼子,就先把自己人给熏得够呛。”

林向北点了点头,在记录本上写下:“方案一:黑烟,扩散快,刺激性强,持续时间短。失败。”

“我们又试了第二种。”另一名学员补充道,“我们把沥青和潮湿的草木灰混合在一起,用慢火引燃。它产生的烟是白色的,也不那么呛人。可是……可是它的发烟速度太慢了,跟老乡家做饭的炊烟似的,慢悠悠的,还没等形成烟墙,鬼子的子弹都打过来了。”

林向北又在记录本上写下:“方案二:白烟,发烟慢,浓度低。失败。”

接连几次的失败,让化学小组的成员们都有些沮丧。他们发现,制造出一种既能快速生成、又能浓度够大、还能在战场上持续足够长时间的“完美烟雾”,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困难。

林向北看着大家脸上失落的表情,笑了笑,说道:“同志们,不要气馁。我们刚才那些,都只是在‘烧’东西,产生的是物理性的烟尘。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化学雾’!”

他走到黑板前,写下了一个学员们从未见过的化学名词——氯化铵(NH?Cl)。

“大家看,这是一种盐。”他解释道,“但是,当它受热分解,或者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由极其微小的固体颗粒组成的、如同浓雾般的气溶胶。这种‘雾’,密度极大,遮蔽效果极好。”

他又写下另一个名词——氧化锌(ZnO)。

“而这个,是一种吸湿性极强的粉末。我们将它与氯化铵混合在一起,当化学反应发生时,它会迅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让我们的‘雾’变得更加浓厚、更加持久,像粘在空气中的棉花糖,风轻易吹不散!”

这个全新的理论,让孙小毛等学员听得是如痴如醉。

在林向北的指导下,他们利用“土法合成”的方式——用根据地常见的菱锌矿进行煅烧,再用焦炭进行还原,成功地制备出了第一批纯度虽然不高但足以使用的氧化锌粉末。又利用从一些天然盐卤中提取的原料,合成了少量的氯化铵。

当这两种神奇的白色粉末,与其他的发烟剂,按照一个全新的、精确的配比混合在一起后,一种全新的、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白色粉末状发烟剂,诞生了。

试验场上。

当一颗装填了新型发烟剂的“没良心炮”烟雾弹,被成功发射出去后,所有观摩的人,都见证了奇迹的发生。

炮弹在预定区域落地,没有爆炸,只听“砰”的一声闷响,那是弹壳破裂的声音。

紧接着,一股股极其浓厚、如同牛奶般洁白的烟雾,以惊人的速度,从弹着点猛地喷涌而出!那烟雾不像普通的烟一样向上飘散,而是如同有生命一般,紧紧地贴着地面,迅速地翻滚、蔓延、扩散!

短短十几秒钟,一道长达五十米、高约三米、几乎完全不透明的、如同神话中仙境般的浓密“烟墙”,便横亘在了阵地之前!山风吹过,这道烟墙只是微微晃动,却丝毫没有被吹散的迹象,其持续时间,经过计时,竟长达近两分钟之久!

“我的老天爷……”孔捷看着那道如同实体墙壁般的浓雾,惊得合不拢嘴,“这……这他娘的是张白布帘子吧?!”

丁伟也看得是眼神发首,他喃喃道:“有了这玩意儿,鬼子的机枪……就成了烧火棍了!”

李云龙更是激动得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啊!林小子,你真是老子的神仙!有了这宝贝,老子就能让弟兄们,大摇大摆地走到鬼子的城墙根底下,再跟他算总账!”

然而,林向北带给他们的惊喜,还远不止于此。

他没有沉浸在众人的赞叹中,而是走到一块早己准备好的小黑板前,拿起粉笔,开始了他在高级军事干部面前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术教学”。

“各位首长,”他的声音,自信而又沉稳,“这道‘烟墙’,不仅仅是一道墙。它更是一种全新的战术语言,一种可以改变战场攻防节奏的利刃。”

他先是在黑板上写下了五个大字——火力-烟幕协同。

“我们的烟雾弹,不能乱放。它必须和我们的火力,进行最精准的协同!我建议,在总攻发起时,我们的炮兵,第一轮,先用高爆弹,对敌城墙上的主要火力点进行摧毁。第二轮,立刻发射烟雾弹,在冲锋路线上,制造烟幕!”

他看着众人,解释道:“这时候,鬼子会怎么样?他们看不见我们,但他们知道我们要冲锋了,必然会下意识地,对着烟雾区域进行盲目扫射!而这,恰恰是我们需要的!在他们浪费子弹的同时,我们的机枪和神枪手,就可以根据他们暴露出来的枪口火焰,对那些残存的火力点,进行第二次的精准清除!”

这番话,让丁伟和孔捷的眼睛,瞬间就亮了!他们都是战术大家,立刻就明白了这种协同战术的可怕之处!

林向北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另外六个字——跳跃式烟幕延伸。

“我们的烟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是移动的,是跳跃的!”他画了一张简单的示意图,“我们的炮兵排,可以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在距离城墙三百米处,打出第一道烟幕。我们的突击队,立刻冲进烟幕,完成第一段的跃进!”

“就在第一道烟幕即将消散之时,第二小组,在距离城墙两百米处,打出第二道烟幕!我们的突击队,立刻从第一道烟幕中冲出,进入第二道烟幕的掩护范围!”

“以此类推!第三道!第西道!我们就像在战场上,为我们的冲锋部队,铺设了一条由浓雾构成的、不断向前延伸的安全走廊!让他们能以最小的代价,安全地、快速地,抵达城墙根下!”

当林向北讲完他这套全新的“立体战术”后,整个高地,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李云龙、丁伟、孔捷,这三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官,此刻看着林向北,那眼神,己经不再是看一个“能干的下属”或者“有本事的知识分子”。

他们是在看一个……一个正在用他们无法理解的、名为“科学”的画笔,为他们描绘着一幅幅闻所未闻的、关于未来战争的恢弘画卷的……战争艺术家。

“他娘的……”良久,李云龙才第一个打破了沉默,他走到那块写满了战术符号的黑板前,伸出粗糙的大手,重重地拍了拍,仰天大笑道:

“老子以前只知道用枪炮跟鬼子干,没想到还能用烟和雾来跟他们干!你小子,是想让咱们当神仙,腾云驾雾地去打他狗日的平安县城啊!”

“好!这个主意,老子喜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