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枫叶红透了康复中心的庭院,沈知遥踩着满地碎金推开艺术治疗室的门,惊起一片纸蝴蝶——二十余只色彩斑斓的蝶儿从画架间翩跹而起,翅膀上还沾着未干的丙烯颜料。江念雨正踮着脚往天花板黏贴荧光贴纸,听见动静回头时,发梢还粘着一片枫叶。
“沈医生快看!”少女眼睛亮晶晶的,举起手中半成品,“这是给新建成的非洲救助站设计的穹顶画,我要把这里的星光都复刻过去。”画纸上,银色的蝴蝶群正簇拥着篝火,火焰中隐约浮现出不同肤色的笑脸。
苏砚这时抱着一箱艺术材料走进来,制服袖口还沾着木屑:“孩子们,木工坊的画架做好了。”他身后跟着几个正在康复的青少年,手里捧着歪歪扭扭的木雕蝴蝶,其中一个男孩羞涩地递出个蝴蝶形状的相框:“送给你们当结婚纪念。”
沈知遥接过相框,玻璃里夹着张泛黄的老照片——七年前火灾废墟旁,满脸烟灰的苏砚正笨拙地给她系围巾。那时的他们不会想到,这个动作会成为无数救赎故事的起点。“下周我们的婚礼,你们都要来当花童。”她笑着揉揉男孩的头发,换来一阵雀跃的欢呼。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非洲难民营里,戴着蓝白条纹头巾的心理治疗师莱拉,正带着孩子们用泥土捏制蝴蝶。视频连线那头,她举起个粗糙却生动的陶制蝶形烛台:“沈医生,孩子们说这是守护希望的火种。”画面晃动间,能看到墙上贴着江念雨设计的海报,荧光蝴蝶在烛光中仿佛随时会振翅。
深夜,沈知遥在办公室整理患者档案,突然收到条加密信息。发件人是个匿名账号,附件里是段模糊的监控录像:某跨国公司高层会议上,有人用蝴蝶图案作为加密暗语。她瞳孔骤缩——这个图案,与当年纵火案现场残留的神秘符号如出一辙。
“怎么了?”苏砚端着热可可走进来,敏锐捕捉到她紧绷的神情。沈知遥调出录像,画面里西装革履的男人转动着袖扣,金属表面反射的光斑恰好组成半只蝴蝶。“当年的案子,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势力。”她的声音不自觉发冷,七年前火场的热浪仿佛又扑面而来。
苏砚沉默片刻,从保险柜取出个褪色的信封。信纸边缘焦黑,隐约可见“蝴蝶计划”字样:“这是父亲书房暗格里找到的,我一首没敢告诉你。”他握住她冰凉的手,“这次,我们不再是孤立无援。”
窗外,成群的纸蝴蝶被夜风掀起,撞在玻璃上发出细碎声响。沈知遥望着那些翩跹的剪影,突然想起江念雨说过的话:“每只蝴蝶都带着前世的记忆。”或许他们的使命,就是让这些带着伤痛的灵魂,在蜕变中拼凑出完整的真相,让黑暗无处遁形。
凌晨三点,康复中心的紧急联络群突然弹出消息。澳大利亚的合作机构发来照片:暴雨冲毁了儿童病房,孩子们蜷缩在角落。不到十分钟,群里的回应如雪片般飞来——韩国妈妈互助团承诺捐赠毛毯,德国专家在线指导心理疏导,而康复中心的患者们,己经开始连夜制作安抚玩偶。
沈知遥靠在苏砚肩头,看着屏幕上跳动的爱心表情,突然轻笑出声:“你看,我们播撒的光,正在连成星河。”月光透过窗户,为那些飞舞的纸蝴蝶镀上银边,仿佛千万个重生的灵魂,正朝着光明振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