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烬还记得那时候的自己是什么模样,不言不语,让吃就吃,让睡就睡。
可即便她这样,母亲和三位嫂嫂也没有把她当成拖累,反而花了更多心思照顾她,给她穿衣洗脸,拿绳子把她绑在腰间。
只是一路上筋疲力尽,还要照顾大哥留下的一双儿女,难免有疏漏的时候,押送的其中一个衙役找到机会想对她动手,她根本不会抵抗,若不是二嫂嫂回来,她已经毁了。
而二嫂嫂为了护住她,被那人玷污时拼死带着衙役一起摔下了山坡。
她因受刺激失去神智,又因眼前的发生的事神魂回归,抱起一块大石头就往男人的头上砸,直把人砸得脑袋开花,确定他死透了才停手。
那是她杀的第一个人,在她九岁那年。
可她的二嫂嫂,仅剩的力气只够摸摸她的脸,用气声说:不怕。
之后,就再没了声息。
那是她的二嫂嫂,十七岁嫁入杜家,成亲那日母亲让她带着许多好吃的去陪二嫂嫂。
那时她才五岁,已经不记得先一年成亲的大嫂嫂成亲时是什么样了,二嫂嫂就成了她见过的女子里最好看的,比娘亲都好看。
二哥和二嫂嫂感情很好,可不知为何,成亲四年也未能有孕,二嫂嫂压力很大,和别人不能说,就会和她说一说,有时还会偷偷流泪。
她就对二嫂嫂更好了,也和二嫂嫂格外亲厚。
那时的她不懂,后来渐渐长大就知道了,二嫂嫂大概以为,是因她这个杜家的掌上明珠对她的喜爱,家里人才从不多说什么,所以待她更是如亲女儿一般疼爱。
可就是对她这么好的一个人,为了保护她连命都舍了。
然而她连伤心的时间都没有。
母亲发了高热,大嫂嫂要照顾一双儿女,而剩下的那两个衙役眼神不正,也不是好人,她知道,只要给他们寻到了机会,一定会对她们下手。
但是把他们杀了也不行,她们没有了路引,若没有公差,一路上他们连城门都进不去。
如果不能按时到达黔州,她们就会成为通缉犯,别说为祖父和父兄翻案,她们都永世无法翻身。
杜家的人,怎可能苟活于世!
她们不但要活着,还要安然无恙,体体面面的活着。
就在那一瞬间,她自觉的从母亲手里接过了照顾家人的责任,并想到了该如何做。
祖父是个雅士,什么都会一点,能和他多年相交的也都各有各的厉害之处。
每每他们说什么的时候,她这条小尾巴都当成故事听,并且还听得津津有味,这样的故事可比茶社里说书的讲得好多了。
年纪小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爷爷们总喜欢逗她,对她问这问那,那时候觉得他们坏,总是为难她,后来懂事了就知道了,那是因为他们喜欢她。
也是因为常和那些博学多闻的人在一起,她对外边的世界也比一般人更了解。
比如说,她知道药材在大虞各地大概的分布,并且太医院医正袁爷爷还画过药材的图样给她看,和她详细的说过药材的作用。
而眼下所处的这个地方,她也知道该打什么的主意,但是没有东西拿出来之前,她没有和衙役谈交易的底气。
次日上路后,每当休整时她都会在附近查找,或者以如厕的理由进山一会,一直找了两天,她才终于找到了要找的东西:黄连。
黄连的价值自然比不得人参灵芝,可对于普通人来说,够用了。
她用黄连证明自己识得药材,之后带着衙役去寻了一株,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在大虞,一两黄连能卖三到四百文,就算贱卖,卖个二百文也不成问题,可多挖得几个,一天下来最少也能挣个一两银,这钱可比出趟公差挣得多多了。
为了防止他们长时间留在这里,兰烬告诉他们往前走还能找到哪些药材,价钱都和黄连相等,也就杜绝了他们其他心思。
卖了几次黄连,分到了钱,吃到甜头的衙役对她们显而易见的好了,偶尔还能给她们带个肉饼收买一番。
可这对她来说远远不够,她不可能把所有好处都给这两个喂不熟的白眼狼,但她无计可施。
常姑姑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
当时还是小妇人的常姑姑单名一个莞字,浑身是伤的藏身在一个山洞里,被上山寻药材的兰烬碰见了。
她当时并未有其他想法,只是看到她的惨样就想到了二嫂嫂。
那时二嫂嫂也是一身的血,她不想让这个人像二嫂嫂一样死了,于是把挖到的三个黄连都给了她,让她换了钱去治伤。
没想到过了两天,她又在挖黄连的时候见到了常莞,精神明显好了些。
她很防备,不知道她怎么找到自己的,常莞指着她脚上的脚镣,一切不言自明。
大概是那三个黄连得了常莞的信任,她说自己本是商户独女,家中富庶,招了个上门女婿,结果那人狼子野心,打的是吃绝户的主意。
爹娘先后死在他手里,在对她动手时,她像是命不该绝,无意中发现了不对劲,但当她想逃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被那男人关在家里,打算寻个恰当的机会让她自然死亡,免去世人对他的怀疑。
万幸她们一家平时为人还算良善,下人偷偷放走了她,又给了她一小袋铜板,这才让她有机会出城,逃到相邻的县。
这里还不够远,她担心再被抓回去,继续往更远的地方去。然而身上的伤没及时处理,已经有些感染,她发现自己发热了,这才找了个地方藏起来。
本以为是等死,没想到却是她们两人缘分的开始。
从那之后,兰烬一路上找药材保自己人的性命,但总会分出一些给常莞。
常莞就照着去找,慢慢的手里积攒了些银钱,她就在当地找百姓去采药,她再低价收了卖给药铺。
等手里的银钱多了后她便不再赚这辛苦钱,而是在各个城之间低买高卖,让钱生钱,也多得常莞挣来这些银子,才让她们一家人到黔州后有钱打点,不至于被人生吞活剥了。
之后她们创立‘逢灯’,有了人有了钱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常莞的家乡,让那男人为常姑姑的父母赔命。
她向来认为,常莞帮了她大忙。
可常姑姑却觉得,是姑娘给了她重活一次的机会。
十年间身边那么多来来去去的人,常姑姑从来都认为,这是她们相依为命的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