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镇的深秋,沉甸甸的柑橘压弯枝头,空气中浮动着清甜果香。沈霄站在镇办农产品加工厂的监控室里,盯着屏幕上自动化分拣线有条不紊地运转。对讲机里传来技术员的声音:"沈书记,第一批出口欧盟的柑橘己经装箱完毕!"他嘴角刚扬起笑意,党政办主任匆匆跑来,脸色煞白。
"省纪委的调查组到了!"主任的声音带着颤抖,"说...说有人实名举报您在加工厂招标中收受贿赂!"
沈霄握着对讲机的手骤然收紧,金属外壳硌得掌心生疼。三天前刚收到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奖牌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此刻却像一记耳光。他深吸口气,快步走向会议室,皮鞋踏在地面的声响在寂静走廊里格外刺耳。
会议室里,省纪委调查组组长将一摞材料推到他面前。举报信上的字迹工整得诡异,详细罗列着"受贿时间、地点、金额",甚至附有两张模糊的监控截图——画面里,一个身形与他相似的人正从某企业老板手中接过黑色手提箱。
"沈书记,解释一下?"组长的目光如刀。
沈霄逐页翻看材料,指甲几乎要戳破纸张。这些伪造的证据看似天衣无缝,但作为曾在特种部队破译过无数情报的人,他敏锐捕捉到截图中路灯倒影的细微扭曲。"这些都是伪造的。"他调出手机日历,"举报信中提到的9月15日,我正在省农业厅参加乡村振兴研讨会,随行人员、会议签到表、酒店监控都可以作证。"
然而事态远比想象中严峻。当晚,"河口镇书记贪腐"的词条登上同城热搜,配图正是那些伪造的截图。评论区里,匿名账号煽风点火:"难怪这两年河口镇突然冒头,原来靠的是不正当手段!"沈霄看着手机,后槽牙咬得发酸,周敏的电话适时打了进来。
"别碰网络,我马上到。"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三小时后,周敏顶着暴雨冲进沈霄办公室,头发和大衣全被淋透,怀里却死死护着个防水文件袋。"省公安厅的图像鉴定专家正在路上,"她掏出几张复印件,"我连夜查了涉事企业的银行流水,发现他们近期有笔三十万资金转入一个空壳公司,时间恰好与举报信吻合。"
沈霄展开流水单,目光如炬:"有人想做局,先把钱转出去,再诬陷是我收贿。"他突然想起半月前的一次招商晚宴,邻镇镇长王富海曾不怀好意地敬酒:"沈书记风头太盛,小心遭人记恨啊。"
凌晨两点,河口镇派出所灯火通明。沈霄和周敏守在审讯室外,听着里面传来的争执声。被收买作伪证的企业会计终于撑不住心理压力,痛哭流涕地交代:"是王富海...他说只要扳倒沈书记,加工厂的项目就归他!"
证据链逐渐清晰,可舆论的伤害己难以挽回。第二天清晨,沈霄走在镇中心街道,卖早点的刘婶别过脸不与他对视,几个村民聚在墙角窃窃私语。他攥紧拳头,转身走向村委会——柑橘节开幕式只剩三天,绝不能让全镇百姓的心血毁于一旦。
周敏则马不停蹄赶回市里,在市委组织部的办公室里,她将厚厚一摞证据拍在桌上:"李正书记,沈霄是被陷害的!这些证据不仅能证明他的清白,还牵扯出更大的贪腐网络!"李正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银行流水、鉴定报告和审讯记录,眉头越皱越紧。
柑橘节当天,乌云压得很低,仿佛随时会降下暴雨。沈霄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望着台下稀稀拉拉的人群,喉咙发紧。"乡亲们,我知道最近的谣言让大家失望了。"他举起话筒,声音沙哑却坚定,"但今天,我想用事实说话!"
大屏幕突然亮起,省纪委的调查通报逐条播放。当王富海在镜头前忏悔时,台下响起零星的抽气声。沈霄趁热打铁,展示加工厂的财务报表、出口订单,还有村民们的分红记录:"河口镇能有今天,靠的不是歪门邪道,是我们一起流的汗、熬的夜!"
掌声渐起,越来越响。周敏不知何时挤到台前,冲他比了个大拇指,眼里闪着泪光。突然,天空裂开道缝隙,久违的阳光倾泻而下,照在漫山遍野的柑橘树上,金灿灿的果实折射出耀眼光芒。
半个月后,市委组织部的考察组悄然进驻河口镇。村民们自发排成长队,举着"沈书记冤枉"的横幅;企业代表送来锦旗,上书"清正廉洁,振兴功臣";甚至邻镇的干部也专程来取经,学习河口镇的产业发展经验。
当周敏把副县长候选人公示名单递给沈霄时,他正在查看新引进的冻干生产线图纸。"你看,"他指着电脑上的规划图,"等这条生产线投产后,柑橘的附加值能提升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