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卫急忙跑上来查看,一摸枪管,确实挺烫。
他更在意枪机卡顿情况,随手拿来一根铁棒敲了敲,枪栓内壁残留的残渣掉落出来。
“记下来,膛线抛光还要再精细半度,枪栓工艺还需改良……”
周围的技术员们都唰唰唰记录。
老周提醒道:“苏所,刚才我打到第十八发子弹时听见枪里发出吧嗒声,应该是金属部件热胀冷缩的异响,然后枪机就卡顿了。”
苏卫笑着点点头,“老周,试了这么多枪,耳朵还这么好使,你真是天生的试枪员!”
“这算啥,除了耳朵,我的鼻子更灵,苏所,我说句实话你不会生气吧?”
“畅所欲言。”
“这枪的铁腥味很冲鼻,还有硝烟味,包括枪声,你们可能听着沉闷,我听着有些尖锐刺耳,而且几发之后有耳鸣,当然,如果在战场上这些无伤大雅,炮弹手榴弹爆炸的,这倒不算啥……”
“不!这些细节都很重要!”
苏卫认真道:“细节决定成败,就算决定不了成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为进取之道也,老周,多谢你提出的宝贵意见,还能继续试吗?”
“没问题!”
整个一下午,苏卫都在带人进行试枪和相关数据记录,并针对性给出了改良方案。
首先就是改良钢材冶炼工艺,因为我军现在的土法炼钢质量不稳,所以很多武器质量参差不齐。
“刘福贵,你记一下,我作如下优化调整:
1,利用土法熔炉时,增加石灰石等溶剂去除杂质,延长冶炼时间,减少枪管钢中的夹渣和气孔,提升金属韧性。
同时尝试回收日军弹壳、炮弹壳等优质钢材,与轨道钢混和冶炼,缓解轨道钢含碳量过高导致的脆性问题。
2,枪管热处理上,调整淬火温度和时间,通过多次低温回火减少内应力,避免枪管连续射击过热而崩裂或变形……”
苏卫给出的优化改进方法十分详尽,有些工时甚至精确到半分钟!
这还仅是材料上的优化改进,工艺升级也不可少,我军必须从手工升级到标准化生产!
“苏所,膛线加工精细化需要精密的镗床代替手工打磨才行,比如增加导轨校准装置,确保膛线深度、缠距均匀、减少子弹与枪管的摩擦损耗,提升精度并延长寿命,而咱们的镗床是自制的,没法跟专业的比……”
“专业的己经在路上了。”
苏卫之前让李云龙给楚云飞的那份清单上,不光有高级炸药制作设备和材料,更多的就是一些精密机床,但我们不能一味的求助外界,自制的机床不够专业,那就一点点的抠、搓,哪怕每天精进一点点,只要前进即可。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争的是生生不息!”
“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开拓,创新进取,总会有出头日!”
苏卫鼓舞道:“先生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相信咱们兵工人的意志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团结就是力量,下去后大家都各司其职,齐心协力,自制机床的专业水平提升我会亲自跟进,并且会制定严谨的工艺标准,我希望大家都能用心去做,做错了不要紧,只要大家不放弃,我就不会抛弃任何一个想上进的同志!”
“是!”
不抛弃,不放弃。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番话让部长对苏卫的思想觉悟又有了新的认识,他处于人群外并没有打扰苏卫给大家讲解优化细节,只是默默的点头,宠溺的目光仿佛在看待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
好孩子,好同志。
苏卫自从来到水窑,不仅给兵工厂带来了技术装备上的跃升,许多时候他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处于迷茫和困难中的同志指明了道路,带动了思想意志上的进步!
奇花异树千仞壁,疾风劲草万尺寒。
最美的花,往往盛开在最恶劣和最险峻的环境中,温室里的花朵,很难抵御风寒。
而我军就处于这样的野蛮生长状态,兵工人用土法智慧与战争需求的结合,许多改进并非依赖高精尖设备,而是基于因地制宜的实践,用经验积累弥补技术短板,用标准化生产替代粗放手工,最终让土枪土炮从能用走向耐用。
“今天就先到这吧,老周,辛苦你了,过几天还得麻烦你这个专业人士进一步试验改进版本。”
“说啥呢苏所,我知道你待人客气,可你对我太客气我会不高兴的。”
“……”
苏卫叮嘱道:“咱们的‘新七九枪’毛病很多,除了硬件和技术提升,平时使用方面也要呵护一些,如射击后及时清理膛内残留的铁渣、火药残渣,避免高温下杂质嵌入枪管内壁。”
“还有制造时关键部位的公差控制,针对枪栓卡壳问题,如铁渣卡住闭锁突笋,一定要用样板规严格测量机匣、枪栓等部件的配合间隙,手工修磨至公差小于0.1毫米,减少因热胀冷缩导致的卡顿。”
“……”
这下轮到许多技术员无言以对了。
0.1毫米的公差,还是手工打磨,就算自制机床和想办法外界搞来点专业设备,毕竟不全乎,充其量算是半手工,这个标准可不低。
但苏卫刚才说了嘛,错了不要紧,今天精进0.1,明天精进0.1,做每一件小事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当有一天回过头来看,嚯,好家伙,曾经的小草己经成为让人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其实这己经是苏卫的最低标准了,在他看来,最好的公差,就是零公差!
可人毕竟不是仪器,就算是再精密的仪器也无法做到绝对的标准,所以他也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强行标准别人,毕竟同志们己经很辛苦,很努力了。
此外,他在55式步枪的结构上也进行了一些改良,主要提升实战可靠性,例如弹仓与供弹系统优化,扩大弹仓入口弧度,减少子弹装填时的刮擦,改进托弹板弹簧强度,避免低温环境下供弹失灵,因为现在己经快春天了,但如果在寒冬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会更多。
散热与耐用设计上,在枪管外部加装散热片,用薄铁皮冲压,或设计可拆卸的木质护木减少握持时的高温影响,枪机部件改用铜合金或渗碳处理,增强耐磨性。
后期维护体系上,为了延长强制使用寿命,建立标准化保养流程。
这晚苏卫又熬了个通宵,彻夜制定了《步枪维护手册》,提出射手每次射击后最好用煤油清洗枪管、涂抹羊油防锈,定期检查膛线磨损情况,如通过观察弹着点散布判断。
还有战时快速维修方案,兵工厂会在出厂时随枪配备便携工具包,含铜棒、锉刀、备用击针等,针对卡壳、膛线轻微损伤等问题,可在前线临时处理,严重磨损的枪管及时更换,这就需要兵工厂储备备用枪管。
这一点上有些像mg机枪,尤以mg42为甚,别的枪是换子弹,mg42是首接换枪管。
最后就是实战导向,要想平衡55式步枪性能与量产,还需简化非核心结构,去掉多余的装饰性部件,将生产重心放在枪管、枪机等关键零件上,通过“模块化生产”提升效率,如统一枪管口径、通用弹仓组件。
所以,枪族化、模块发展真的很重要,是大势所趋,不光是我军,各国各阵营都绕不开这个问题。
书桌前,完成了一系列优化改进方案后,苏卫忽然只听一阵咕咕叫,一摸肚子,这才反应过来天都亮了,从昨天中午到现在他滴水未进。
恰好这时部长推门而入,还端着一盘炒鸡蛋和小米粥,以及几个白面馒头。
这早餐规格,太哇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