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百物志
夜行百物志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夜行百物志 > 第十七章 墨魂记

第十七章 墨魂记

加入书架
书名:
夜行百物志
作者:
雲影流光
本章字数:
2902
更新时间:
2025-05-03

南宋时期,临安城的雨季来得格外早。连绵的阴雨将青石板路泡得发亮,"翰墨轩"檐下的铜铃在湿气中生了层绿锈,却依然会在夜半无风时自行摇响,声如呜咽。

余清远是在惊蛰那日开张的。这瘦削的中年男子总穿着浆洗得发白的青衫,十指却异常白皙,像是从未沾过墨。他铺子里最惹眼的当属那方摆在紫檀架上的"状元墨",墨锭通体乌黑,迎着日光却能看见皮下流动的蓝芒。有老主顾凑近嗅闻,说这墨香里混着股子陈年血腥气,倒像是从古墓里刨出来的陪葬品。

会试前夕,穷书生陈玉堂在翰墨轩前徘徊良久。他盯着那方标价十两银的"状元墨",攥着钱袋的手微微发抖。余清远从里间掀帘而出,玄色衣袖扫过砚台,带起一阵阴风:"公子可是要赴考?这墨用终南山古松烟灰,掺了蟾宫桂子粉,最利文思。"说着取来张宣纸,用墨角轻轻一划——纸面顿时浮现出整篇《滕王阁序》,字迹竟与真迹无异!

当夜,陈玉堂在客栈就着油灯研墨。墨条触水即化,却无半点渣滓,砚中墨汁黑中泛蓝,映得他眉心血痣格外妖冶。提笔才写三行,忽觉腕上微沉,笔锋竟自行游走起来。宣纸上《论语》章句渐渐扭曲,化作一首陌生的《葬花吟》:"...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窗外分明是初夏,却无端飘进几瓣梨花,落在纸上"咚"地砸出响动。书生拾起一瓣细看,花蕊里竟裹着半片人指甲!

三更梆响,砚中残墨突然翻涌,立起个三寸高的墨人。这小东西头戴儒巾,腰悬玉佩,提笔便往陈玉堂眉心点来。书生想要躲避,却发现西肢如灌了铅,只能眼睁睁看着朱砂笔在额间画了朵梅花。墨人发出声轻笑,声音像是隔着水缸传来:"柳某的状元,且借你一用..."

放榜那日,陈玉堂果然高中解元。簪花游街时,他额间朱砂突然爆裂,溅出的墨汁如活物般钻入七窍。众人只见他手舞足蹈,喉咙里发出"咯咯"声响,突然从口中喷出三尺长的宣纸。那纸卷在半空展开,密密麻麻全是血写的"冤枉",笔迹狂乱如癫,最后竟浮现出二十年前落第举子柳文渊的私印!

新任知府严明德带着仵作查访翰墨轩时,正撞见余清远在后院熬墨。七口铁锅排成北斗状,每口锅里都翻滚着粘稠的黑浆。严大人看得真切——那哪里是什么松烟,分明是人的头发与指甲在油中沉浮!墙角堆着的陶瓮突然齐齐震动,瓮口封着的考卷渗出褐黄污渍,散发出腐肉般的恶臭。

"严大人可知'墨刑'?"余清远突然扯开衣襟。他苍白的胸膛上布满黥面文字,细看竟是篇《谏逐客书》!"那年科场舞弊案,我们这些替考的寒门学子..."话未说完,架上墨锭突然爆裂,黑烟凝成陈玉堂的模样扑向严大人。混乱中,严明德抓起案上的雪浪笺,纸上竟自行浮现出考场图,七处血渍恰对应着历年暴毙举子的位置。

西厢房的门在阴风中自行开启。西壁悬挂的人皮刺着锦绣文章,居中那幅突然鼓起,显出赵主考的面容:"严兄,别来无恙啊?"严大人这才惊觉,三年前外放的赵大人竟被做成了"活墨"——余清远将活人嵌在特制模具中,每日灌以墨汁,三年后剥下的皮便是上等"翰林墨"!

狂风骤起,所有人皮猎猎作响。墨汁从字里行间渗出,在空中凝成七道枷锁。余清远取来新制的"朱砂墨",笔尖蘸的是严大人当年受贿的罪证:"那七份被调包的考卷,可还记得?"蘸饱墨的毛笔点向知府眉心时,窗外突然电闪雷鸣——二十年前被腰斩的柳文渊冤魂,终于借这场雨显形了...

翌日清晨,衙役在翰墨轩发现七具端坐的无皮尸,围着的墨缸里沉着块未完工的"青天墨",隐约能辨出严大人的五官。而临安城的书生们从此多了个忌讳:再不敢夜读至三更,因为烛火摇曳时,砚中的残墨常会突然立起,在墙上投出个戴儒巾的影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