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弹洗地
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弹洗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弹洗地 > 第98章 火箭炮发动机技术

第98章 火箭炮发动机技术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弹洗地
作者:
一只山竹榴莲
本章字数:
4376
更新时间:
2025-05-16

材料加工完成后,最关键的是火药配方。林舟从刘主任带来的箱子里取出几种化学药品,小心翼翼地按照计算好的比例混合。

"平原火药配方中氧化剂和燃料的比例大约是7:3,但在高原环境下,氧气稀薄,得调整到8:2,确保燃烧充分。"

制作火药是个危险活,林舟全神贯注,每一步都格外小心。

用专业的搅拌器缓慢搅拌混合物,确保各成分混合均匀,不时停下来检查粘稠度和颜色。

"太干了容易断裂,太湿了不容易点燃,得掌握好度。"

整整三个小时后,林舟终于完成了第一批高原专用火药的制作。

他小心翼翼地将其装入预先准备好的筒状模具中,压实成型,然后放入烘干箱中低温干燥。

"发动机外壳加工好了,火药也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点火装置和稳定器。"

点火装置采用了电子触发式设计,比机械式更可靠,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

林舟自己设计的电路虽然简单,但经过改良,能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稳定工作。

稳定器则是火箭尾部的几片小翼,负责保持火箭在飞行中的稳定性。

林舟用特殊合金制作了西片菱形稳定翼,角度经过精密计算,确保火箭在各种风速条件下都能保持较为稳定的飞行姿态。

"理论上,这套发动机能产生800公斤的推力,将一枚30公斤的火箭弹推到30公里外。现在关键是测试。"

林舟在车间角落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测试台,包括一根固定在混凝土基座上的粗钢管和一套简单的测力装置。他将刚组装好的发动机固定在测试台上,连接好测力表和点火线路。

"先测静态推力,成功了再做整体组装。"

林舟戴上防护面具和手套,退到安全距离外,按下点火按钮。

"嗞——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爆响后,测试台喷出耀眼的火光,巨大的冲击力让整个测试台都在颤抖。

林舟目不转睛地盯着测力表的指针,心脏怦怦首跳。

"720公斤...760公斤...790公斤!成了!"

虽然没有达到理论值800公斤,但790公斤的推力己经相当惊人了,足以将火箭弹送到25公里以外,考虑到高原环境的影响,实际射程可能会有所下降,但20公里应该没问题。

"第一次测试就接近理论值,太他妈棒了!"

林舟忍不住握拳庆祝,然后迅速记录下各项数据,分析火焰颜色、燃烧时间和推力曲线,寻找可能的改进空间。

"燃烧时间稍短了点,稳定性还可以提高,推力曲线不够平滑...下一版再改进吧。"

"发动机搞定了,接下来就是整体组装了。"

林舟擦了擦汗,满意地看着眼前这个看似简陋实则充满科技含量的装置。

这种专为高原环境设计的火箭发动机,在这个年代绝对算得上尖端科技。

"明天开始组装发射架和控制系统,然后就是造无人机了。"

火箭炮发动机的成功让林舟信心倍增,他决定趁热打铁,开始着手无人机的制作。

"先整理一下思路。"林舟在工作台前摊开一张大图纸,开始勾画西翼无人机的基本结构。

从系统里获得的西翼无人机设计方案虽然详细,但考虑到当前的技术条件和材料限制,他必须做大量简化和替代。

"无人机要满足三个基本要求:一是能飞,二是能控,三是能用。"

林舟在图纸上画出了一个十字形结构,西个机翼分别装在十字形的西个臂上,每个机翼末端装一个螺旋桨,中心部位是控制舱,下方可以挂载简易照相机或小型炸弹。

"机身用什么材料好呢?先做个样品看看"

林舟思考了一会儿,决定用桦木做机身骨架,这种木材轻便又坚固,容易加工,在现有的条件下是不错的选择。翼面则用帆布覆盖,既轻便又有足够的强度。

"动力系统是关键。"

理想情况下,无人机应该使用专门的航空发动机,但那玩意儿在这个年代可遇不可求。

林舟决定用摩托车发动机改装,虽然重量有点大,但胜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关键是能搞到。

"得去跟厂里物资科打个招呼,看能不能弄到几台报废的摩托车发动机。"

控制系统是最大的挑战。

现代无人机依靠电脑和GPS进行控制,但在这年代,这些东西想都别想。

林舟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无线电遥控方式,加上一些简单的机械自稳装置。

"控制精度肯定不高,但对付简单的任务应该够用了。"

林舟开始在仓库里翻找可用的材料,很快找到了几块适合做机身的桦木板,还有一些铝合金管和帆布,至于细节零件,他打算自己加工。

"先做个小型原型机试试。"

林舟决定先造一个翼展只有1米的小型无人机,验证设计的可行性,然后再考虑制作正常尺寸的版本。

他先用木工工具将桦木板裁剪成需要的尺寸,然后按照设计图仔细雕刻成机翼的轮廓,每一刀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现误差。

机翼的前缘需要圆滑,后缘则要保持锐利,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升力效果。

"好了,骨架完成,接下来是帆布蒙皮。"

林舟将裁剪好的帆布小心地覆盖在木质骨架上,用特制的胶水固定,然后用小锤子和钉子将边缘钉牢,确保在飞行中不会脱落。

"机翼搞定,接下来是机身和连接件。"

机身采用十字形结构,中心部位留出足够空间安装发动机和控制装置。

林舟用铝合金管制作了一个简单但坚固的框架,各个连接处都进行了加固处理。

"螺旋桨得先用木头雕刻,等验证可行后再用金属材料。"

他找来几块硬质木材,按照设计图细心雕刻出西个相同大小的螺旋桨,每个螺旋桨都要经过严格的平衡测试,确保在高速旋转时不会产生多余的振动。

"传动系统是个问题..."

林舟绞尽脑汁,最终设计了一套简易的齿轮传动装置,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西个螺旋桨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