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召唤千古人杰铸仙庭
异界:召唤千古人杰铸仙庭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异界:召唤千古人杰铸仙庭 > 第0092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0092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加入书架
书名:
异界:召唤千古人杰铸仙庭
作者:
麻辣挑午
本章字数:
4314
更新时间:
2025-06-08

廖承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深思,道:“子安兄所言极是。我以为,‘明德’不仅需要内省,也需要外修。

正如<大学>所言,‘格物致知’,唯有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才能真正明了自己的本性。

比如我们在此读书论道,便是一种‘格物’的过程。”

陈子安眼睛一亮,接着问道:“那么,‘亲民’又当如何理解?是仅仅指亲近百姓,还是有更深层的含义?”

廖承渊思索片刻,缓缓说道:“‘亲民’不仅仅是亲近百姓,

更是以己之心推及他人之心,以己之德化及他人之德。

正如<大学>所言,‘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唯有以仁爱之心待人,方能真正实现‘亲民’。”

陈子安仰着头,沉思片刻后,表示赞同,道:“正是如此。‘明明德’是内圣之道,

‘亲民’则是外王之功。唯有内外兼修,方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廖承渊沉吟道:“子安兄所言极是。‘止于至善’虽为终极目标,但追求至善的过程本身便是一种修行。”

说着,廖承渊指着青玉讲坛上字迹,又道:“正如<大学>所言,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陈子安听后,不禁抚掌赞叹道:“承渊兄的见解果然深刻。

‘止于至善’虽然做为终极目标,但也并非是遥不可及。

只要我们每日修身养性,不断追求进步,终有一日能够接近至善之境。”

两人的讨论渐渐深入,从三纲领延伸到八条目。

廖承渊指着“格物致知”西字,说道:“‘格物致知’是修身的起点,

唯有通过观察万物、探究事理,方能真正明了自己的本性。

我以为,这不仅是对学问的要求,更是对心性的磨炼。”

陈子安细细体悟,道:“‘格物致知’固然重要,但‘诚意正心’更是关键。

唯有心诚,方能知行合一。唯有心正,方能不为外物所扰。修身之路,说到底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

廖承渊深以为然,点头道:“正如<大学>所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身份高低,修身皆是根本。”

两人的讨论声虽不高,却引得周围学子纷纷驻足聆听。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

廖承渊与陈子安回头一看,只见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

月白长袍,大袖飘飘,缓步而来,身后跟着几位气度不凡的中年人。

少年正是李破苍,身后跟着高熲、张居正、董仲舒、谢安等一众朝廷重臣。

他也是一时兴起,自己只是看过微缩版的稷下学宫,洞天世界未曾一见。

趁着考生都在,想着亲自来学宫参观这个洞天世界,顺便看看这个世界的学子们。

此番听得两人的研讨,他心中十分欣慰,面带微笑道:

“恰才无意之间,听到两位的讨论,见解深刻,实属难得。”

廖承渊心思敏捷,立时明了眼前这个少年的身份,郑重地拜道:“学生胆大妄言,实在诚惶诚恐。”

李破苍笑道:“<大学>乃儒家经典,两位能如此深入剖析,

可见学问功底深厚。尤其是‘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之论,颇有见地。”

张居正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鼓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修身为本。二位有此觉悟,实乃大周之幸。”

廖承渊与陈子安对视一眼,廖承渊施礼道:

“多谢诸位大人的赞赏,学生才疏学浅,只是略抒己见,不敢当此赞誉。”

李破苍意味深长地说道:“学问之道,贵在知行合一。两位不仅要明理,更要能身体力行,未来必成大器。”

他身后诸卿皆笑而不语,但眼中满是期许之色。

廖承渊与陈子安两人躬身行礼,心中既激动又惶恐。

廖承渊恭敬地说道:“多谢先生指点,学生定当铭记于心。”

李破苍摆了摆手,语气温和地道:“不必过谦。学问之道,贵在交流与思辨。

二位今日之论,不仅令我耳目一新,更为咱们学宫增添了几分光彩。”

董仲舒笑道:“两位若有兴趣,不妨日后多来青玉讲坛,与众人分享心得。”

廖承渊与陈子安齐声应道:“学生谨遵教诲。”

待李破苍一行人离去后,廖承渊长舒一口气。

虽然对方没有自我介绍,但以他的聪慧,又如何猜不到这些人的身份。

他能感受到,自己的见解得到几位大佬的认可,又或许自己会进入几位相公的视线之中。

他转头看向陈子安,发现对方眼中同样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陈子安低声说道:“承渊兄,今日之论,令我受益匪浅。

我们当以此为勉,不负大王与诸位大人的期望。”

廖承渊也轻声道:“正当如此。”

两人相视一笑。

青玉讲坛上的《大学》铭文在星空下熠熠生辉,仿佛在默默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与蜕变。

李破苍离开青玉讲坛后,微微侧首,对身旁的高熲说道:

“方才那两位学子,见解颇深,倒是难得的人才。”

高熲抚须点头,附和道:“大王明鉴如炬,闻其言,此二人不仅根基深厚,

尤难得者心性沉稳,颇具担当之志。若能栽培,他日必成国器。”

李破苍微微一笑,希望如此。

他抬手示意,身后锦衣卫千户丁知秋立刻上前,躬身听令。

李破苍低声问道:“方才那两位学子的姓名与背景,可曾查明?”

丁知秋恭敬答道:“回大王,己查明。那位身材高些的学子名为廖承渊,

出身豪门。其祖曾为一州刺史,其父曾为地方小吏,家风严谨。

廖承渊自幼聪慧,据说谋略不凡,一年前凌州刺史郁则离聘为长史,两月前凌州落陷,他便来了安京。”

李破苍讶然,想不到还有这么一出,问道:“那另一位呢?”

丁知秋答道:“另一位名为陈子安,海州道县贫穷农户子弟,

于私塾偷师,因聪慧而得先生指点,其余信息尚且不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