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脱离哈顿家族的消息传出,首都星其他的权贵都觉得莫名其妙,搞不清楚哈顿家族是怎么想的,怎么会允许家族这一辈最有出息的成员离开。
然后,他们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在一次事件中,哈顿家族坚定的站在了诺顿公爵这边,而莱茵依旧站在大皇子一边,大家这才明白,原来是站队不同啊。
当然,也有聪明的家族一下就想明白了,哈顿家族这是在两边下注呢,不少族长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也开始筹谋起来。
之后的日子里,皇太子一派和诺顿公爵一派私下的斗争越发激烈,而莱茵,也在一边继续划水,一边努力找寻调离首都星的机会。
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帝国阿拉奇防线传来消息,仪器探测出,阿拉奇黑洞的另一侧有大量生物聚集,怀疑很可能是阿拉奇虫族又要对帝国发起进攻了。
现在驻守在阿拉奇防线的是帝国的第十集团军,其军团长己经在防线驻守了快八年,因为雄主没有随军,这位军团长目前的精神海状况不太好。
这位军团长担心目前的自己抵挡不住阿拉奇虫族的进攻,因此向帝国申请换一个军团长过来。
阿拉奇虫族是虫族帝国目前最大的敌虫,他们来自于阿拉奇星系。
阿拉奇虫族长得有点像没有进化的原始虫族,当然,是巨大版,最小的阿拉奇虫族都有三米高。
阿拉奇虫族是一个纯粹的战斗种族,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当作武器来用。
阿拉奇虫族内部也划分了不同种类,领袖是虫母,负责繁育后代以及统管整个种族,在虫母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阿拉奇虫族,可以首接对应不同的兵种。
比如脑虫能够通过脑电波与其他阿拉奇虫族联系,指挥作战,是类似于指挥官的角色;步行虫对应着步兵;飞行虫对应着航空兵;还有能够发射激光炮,攻击星舰和飞船的激光虫。
阿拉奇虫族不喜欢生产建造,他们以侵略为生,没有食物资源就去其他种族那里抢。
又因为他们战斗力高,虫母的繁殖能力超强,所以哪怕是对于同样战斗力强大虫族帝国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头疼的对手。
而之所以会招惹上这么一个对手,说起来还是帝国自己的锅。
大约三百年前,帝国掌握了通过黑洞跃迁至其它星系的技术。
扩张的天性让帝国立刻派出了数支探险队,去探索其它星系。
总体原则就是,如果找到的星系里没有智慧生物,那这个星系就会上虫族帝国的旗帜,归属于虫族帝国。
如果找到的星系里有智慧生物,但很弱,不是虫族帝国的对手,那就要看看这个星系里有没有虫族帝国需要的资源。
如果不幸有,那么虫族帝国就会大军压境,然后这个星系就会上虫族帝国的旗帜,归属于虫族帝国。
如果找到的星系里有智慧生物,且很强,打不过,那虫族帝国在其它星系就会多一个友好的盟友。
派出探险队的决策让虫族帝国的领土扩张了不知道多少倍,同时给帝国本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益和海量的资源。
就在帝国上下都高兴不己的时候,一支探险队跃迁到了阿拉奇星系。
探险队的成员最开始低估了阿拉奇虫族的杀伤力,把他们当成没有智慧的种族对待,甚至还有成员想要抓一只活的阿拉奇虫族回去做研究。
然后探险队就被阿拉奇虫族杀的死伤惨重,最后探险队只剩下一个成员,成功逃回了飞船,并驾驶着飞船通过黑洞跃迁回了帝国本土。
一回来,这个探险队成员就立刻请求帝国想办法封锁掉让他逃回来的那个黑洞,避免阿拉奇虫族追过来。
可他还是晚了一步,阿拉奇虫族紧跟着他的脚步,通过黑洞来到了虫族帝国所在的星系。
因为阿拉奇虫族里有一种星舰虫,可以肉身穿越黑洞,还能运载其他同伴,这也导致探险队的成员前脚刚逃回来,后脚阿拉奇虫族就追了过来。
阿拉奇虫族的到来打了帝国一个措手不及,给帝国造成了重大的损伤。
开战不过一个月,帝国就有三个星球被阿拉奇虫族占领,沦为一片废墟。
不过好在帝国虫族本身的战斗力也不弱,在熟悉了阿拉奇虫族的打法,同时又积累了足够多的情报之后,帝国就开始了反击。
最后在付出了数万名高等级雌虫和数不清数量的普通雌虫的生命,以及十几个星球沦为废墟的代价之后,帝国终于把大部分阿拉奇虫族赶回了阿拉奇星系。
不过阿拉奇虫族还是顽强的在黑洞附近留下了一个据点,保护这个能通往阿拉奇星系的黑洞不会被帝国封锁或炸掉。
一旦帝国准备对黑洞下手,就会有阿拉奇虫族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出来,把试图动手的帝国虫族杀的片甲不留,哪怕是以同归于尽为代价。
帝国也实在是拿剩下的这一小撮阿拉奇虫族没有办法,不论怎么杀都没办法把他们全部干掉。
而且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阿拉奇虫族就会通过这个黑洞过来对帝国发起侵略,抢夺帝国的资源。
为此,帝国给这个黑洞取名为阿拉奇黑洞,并在阿拉奇黑洞附近建立起了一条阿拉奇防线,用于抵抗阿拉奇虫族的侵略。
莱茵对第十集团军军团长的这个位置很是心动。
因为阿拉奇防线关系重大,所以驻守在这里的第十集团军军团长的权力也要大很多,防线附近的二十三个星球全都归于军团长统一管理,说一句土皇帝都不为过。
如果有这么大的权力在手,莱茵自信能够有办法瞒过精神海异常的事。
至于要和阿拉奇虫族对战,这对于莱茵来说完全不是个事,打仗莱茵从来都不害怕。
只不过他肯定是要把路远一起带走的,就是不知道路远愿不愿意陪他一起到前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