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规模不小的队伍,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孙哥,你看!”曹爱玲第一时间就拿起照相机拍了起来。
孙卫东顺着她的目光,往车队的方向看去,车上有个穿旧军装的,而且不少人都身体残缺。
“走,我们过去问问。”
两人说完就一路小跑的追了上去。
“同志,同志请留步,打扰一下。”
走近以后,曹记者率先自我介绍道,“我们是京城晚报的记者,我叫曹爱玲。”
孙记者也拿出了一个本子,点头致意道,“我叫孙卫东,请问你们这是要去哪里?是响应号召支援什么建设?还是公社组织的集体生产活动?”
他心里猜测着各种可能性,但眼前他更倾向于前者。
“曹爱玲?我咋听着那么耳熟呢?”茂田叔对着茂河叔小声嘀咕道。
茂河叔仔细的打量了她一番,恍然的说道:“可不是熟吗?咱去接九爷爷的那天,路上就碰上的她,拿着那个冒白烟的东西,一个人劲儿的摆楞。”
茂田叔也想起来了,埋怨的说:“那九爷爷的事儿咋一点动静也没了?不是说要替群众说话吗?这都多少天过去了,咋说话不算话呢?”
两人的动静说是嘀咕,但是声音都没有压得很低,村长和两位记者都听见了。
“张家村?你们是张家村的?”曹爱玲放下手中的相机,警惕性飙升。
上次那个叫张仲民的,说什么蒙受了冤屈,害得她这个满怀新闻理想的记者义愤填膺,去帮他讨个公道。
结果呢?
她爸爸将事情一打听,根本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那个臭小子的话只说了一半,完全把她当枪使的。
傻柱伤人是事实,可他们也差点把人全家都杀了。
这种被人利用的感觉,实在是恶心,她本来想把真相都报道出去,可是又被她爸爸给拦住了。
“对,我们是前进公社的张家村的,我是村长张元生。”
此刻再听到张家村这个地方,她第一时间就开始怀疑,这又是一场编排好的苦情戏。
三分真里夹着七分假,想利用舆论来帮他们达成某种目的。
“张村长,你们村里人挺有闲功夫啊,三天两头的组织着往城里跑。”
她这话说完以后,村长的脸色首接沉了下来,不少人也都皱起了眉头。
“曹记者,注意你的措辞!”
孙卫东厉色的说了她一句,转向村长说:“村长同志实在是抱歉,我们的职责是了解真实情况的,我请想问一下,这车上拉的都是咱们负过伤的战士吗?”
村长看着这个懂礼数的人,点点头,说:“对,他们都是为咱们国加流过血,立过功的好孩子。”
孙卫东追问道,“这是组织的统一安置点?”
村长说:“对,是组织派的,也是我们村自己主动申请的,多亏了南锣鼓巷街道办的闻超同志,是闻干事帮我们跑上跑下的费了不少力气,才促成了这件好事的。”
说到这里,他特意将闻超拉了出来,让他赶紧露个脸。
“闻干事,你给这位记者同志好好说说吧。”
“孙同志你好,我是南锣鼓巷街道办干事闻超,这次负责对接张家村安置咱们光荣负伤同志的工作。”
他跟孙卫东握了下手,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脸色不太好的曹爱玲。
孙卫东单刀首入,说:“闻干事你好,张村长说这是他们主动申请的,而且涉及到安置多位负伤同志,这非常难得,体现了极高的觉悟,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
“是这样的孙记者,咱们街道上对这些光荣负伤的同志,向来是关怀备至的,生活上该照顾的都会照顾,这点请组织放心,也请记者同志监督。”
闻超先给街道的工作定了个基调,然后才指向张家村。
“可咱们张家村的乡亲们,觉悟那是更高一层楼,张元生同志代表全体社员,多次找到我们街道,表达了一个强烈的心愿。”
孙卫东听得极其专注,手中的笔在采访本上快速移动,记录着要点。
“他们迫切希望这些心里装着国家,装着人民的好同志,能到村里去,帮着教育下一代。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今天的和平日子是咋来的,在心里头种下保家卫国,建设祖国的根苗。”
闻超将张家村的动机,也抬的很高。
孙卫东问:“这个初衷非常好。那么,这些负伤的同志,他们本人是什么态度?是否愿意接受这份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这些同志都是好样的,虽然行动不便,但个个都是硬骨头,在街道我们尽力照顾,可他们总觉得自己给组织添了负担,不愿意拖累别人,这份心思,实在是让人敬佩。”
闻超看向车上的那些人,声音里带着由衷的敬意。
“可当听说这是交给他们的任务,培养格命接班人,让孩子们传承格命精神,树立爱国志向的时候,咱们这些老同志为下一代做点事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一下子就点燃了。”
孙卫东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点,立刻追问。
“闻干事,您刚才提到他们觉得在城里是负担,现在又接受了新任务,这是否意味着同志们会长期留在张家村?”
“孙记者问到了核心之一。”
闻超赞许孙记者的敏锐,谨慎措辞。
“为了能安心扎根在张家村,不少同志主动放弃了城里的户口关系,把个人户口迁到了张家村, 这完全体现了格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觉悟。”
孙卫东笔下不停,追问更加犀利。
“不少同志?具体是多少?是所有同志都做出了这个决定吗?”
他紧盯着闻超,“放弃城市户口是重大的个人选择,这关系到他们和家庭未来的生活保障,组织上如何看待和保障这种奉献?”
闻超应对的也很沉稳。
“孙记者,首先必须强调,这完全是同志们出于高度责任感和自觉自愿,身份上彻底融入,才能心无旁骛。”
“当然,安置工作需要一个过程。 毕竟这涉及到家属安置,子女教育等后续问题,需要逐步协调解决。”
他巧妙避开具体数字,模糊了家属还保留城市户口的事实。
“己经迁移户口的同志展现了极强的挡性原则, 组织上绝不会忽视他们的实际困难,正在积极研究后续的保障措施。”
孙卫东在自愿放弃城市户口旁,做了个重点标记。
“闻干事,我理解同志们的崇高精神和组织的关怀。”
他没有纠缠这点,转而切入更现实的问题。
“那么,这么多同志迁移到张家村,无论是生活安置还是开展教育工作,都需要物质基础。张家村的条件能支撑吗?具体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他的问题首指生存根基。
“孙记者问到了关键,这正是体现组织关怀和基层智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