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魂归蜀:刘承信中兴记
汉魂归蜀:刘承信中兴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汉魂归蜀:刘承信中兴记 > 第二十四章·连弩改良

第二十四章·连弩改良

加入书架
书名:
汉魂归蜀:刘承信中兴记
作者:
黄小峰
本章字数:
2808
更新时间:
2025-06-02

墨家工坊内蒸腾着刺鼻的铜腥味,青铜齿轮咬合的咔嗒声混着工匠们的号子,如同永不停歇的战鼓。韩信踏过满地木屑,玄铁枪杆随意敲打着悬挂的半成品弩机,惊起梁上栖息的夜枭。

"陛下!"白发苍苍的墨家长老抱着裹着黑绸的长匣疾步上前,银须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改良后的诸葛连弩,可解剑阁之困!"

匣盖掀开的瞬间,寒光迸射。新弩通体黝黑如墨,檀木弩臂上雕刻的云纹间嵌着银丝,扳机处的青铜兽首栩栩如生。韩信接过连弩,指腹触到弩身冰凉的金属,竟比寻常铁器轻了三分。

"试射!"随着令下,工坊尽头的靶墙升起。韩信拉动机关,只听"咔嗒"轻响,十支弩箭化作寒星,精准钉入百步外的靶心,最中央的箭簇甚至穿透木板,钉在后方土墙之上。

"射速提升一倍,且不易卡弦?"韩信抚过弩身流畅的曲线,突然注意到弩臂连接处隐约的接缝,"这构造..."

墨家长老转动弩身暗扣,内部精巧的弹簧装置缓缓展开,青铜齿轮咬合时发出细密的嗡鸣:"此乃机关术与连弩之结合。但..."老人突然压低声音,"若要量产,每日需精铁三百斤。"

韩信望向工坊外堆积如山的铁矿,盐铁官营后收缴的原料正被源源不断运入。他的目光扫过正在熔炼的高炉,火焰映得众人面容通红:"一个月,我要五千张。"

"陛下!"长老急得跺脚,"三百工匠日夜赶工,也需三个月才能制千张!钟会大军压境,时间..."

"所以才要争分夺秒。"韩信将连弩重重拍在案上,震得墨斗、曲尺纷纷坠落,"传令下去,凡献改良之策者,赏百金;延误工期者,军法处置!"

工坊外突然传来嘈杂声。李丰带着十余家仆撞开木门,手中文书被攥得发皱:"陛下!南中铁矿乃我李家祖产,前日墨家强占矿场,这是明抢!"

"从今日起,铁矿归朝廷所有。"韩信将刻着"军器监"字样的令牌抛向空中,金光闪过,李丰慌忙接住,"想要股份?用你私藏的'百炼淬火法'来换。"

李丰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那套秘传工艺藏在祖宅地窖,连儿子都未曾见过,皇帝竟...他突然想起前日墨家匠人在李府附近转悠,当时只道是偶然,此刻想来后背冷汗首冒。

"陛下,这是强取豪夺!"李丰扯着嗓子喊道,家仆们也跟着鼓噪。

"强取?"韩信举起改良后的连弩,枪尖挑起李丰的下巴,"邓艾偷渡阴平时,你李家可曾捐出一斤铁?钟会二十万大军压境,你的私矿却在给东吴走私兵器!"

工坊内顿时死寂。李丰望着对方眼中森然杀意,想起江油关下被玄铁枪贯穿胸膛的魏军将领,双腿忍不住发软。

"我给你两个选择。"韩信的声音冷如冰霜,"交出淬火法,任军器监丞,享三成红利;若不然..."他突然将连弩对准李丰心口,"这新弩还未试过射活人。"

李丰盯着黑洞洞的弩匣,喉结上下滚动。墨家工匠们己悄悄围拢,手中的凿子、锉刀泛着寒光。他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叮嘱:"与帝王博弈,不可硬抗。"

"臣...愿献淬火法。"李丰咬牙跪地,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羊皮纸,"但陛下需应允,李家祖宅..."

"保留你三成私产。"韩信接过秘方,随手扔给墨家长老,"不过军器监的每一块铁、每一张弩,都要刻上监造者的名字。"他望向工坊内熊熊燃烧的熔炉,火光照亮剑阁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钟会以为凭天险可守,却不知..."

李丰退出工坊时,暴雨倾盆而下。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望着雨中忙碌的运铁车队,突然意识到这场军备改良,不仅是为了对抗魏军。当墨家工匠开始研究他的淬火法时,李家最后的技术壁垒,也在皇帝的谈笑间轰然倒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